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孩子你慢慢走讀後感

孩子你慢慢走讀後感(一)

《孩子,你慢慢走》,作者龍應台,是一本散文集。這是一本母親的書,恬淡、樸素地紀錄了龍應台和她兩個孩子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字裡行間透著純真、超脫、浪漫的人性光輝。

如其中一篇:

《黃昏》

秋天的黃昏,葉子鋪得滿地,厚厚一層美麗的金黃。空蕩蕩的枝椏映著清冷的天空,彩霞的顏色從錯綜的枝椏逢里透過來,小河的清水流著涼涼的聲音。

媽媽騎車載著華安往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道古舊斑駁的小木橋,橫枕著悠悠的流水,心裡有點淒涼,於是側臉對華安說:「小橋——」

「小橋——」華安用脆脆的聲音回答。

「流水——」

「游水——」

「人家——」

「鴨鴨——」

「古道——」

「五道——」

「西風——」

「蜜蜂——」

「瘦馬——」

「狗狗,媽媽你看,狗狗——」

腳踏車上兩個影子,沿著小河漸行漸遠,漸漸融入了天的顏色,就看不見了。

諸如此類,《孩子,你慢慢走》主要是記錄她大兒子華安和小兒子華飛的成長曆程。書不厚,都是短短的篇章,還夾雜著許多照片,顏色斑駁著,仿佛歲月。

孩子你慢慢走讀後感(二)

《孩子你慢慢來》向我們展現了一位,母親的母愛是多麼偉大,多麼美好。這位母親記錄了孩子的成長記錄。她用心去感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用心去感受孩子成長的經歷。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悅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龍應台一般耐心、細心。

這箇中國媽媽教育小孩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整本書寫出了龍應台對她孩子的關心和愛,從中也看得出小孩的想法和大人的有著天差之別,比如說她帶孩子出去玩,孩子看見一條飄著的彩帶就說是龍,媽媽剛要糾正,一陣風吹來,扭來扭曲的彩帶確實像一條龍。還有龍應台和小孩子講水滸傳,三國演義時,有些情節否定,這哪能講給孩子聽呢!下次乾脆把書偷偷藏在櫃頂上講別的書。還有就是德國的幼稚園雖然是講究玩耍,沒有正式的教孩子什麼固定的知識,但孩子在無拘無束的玩耍中也學會了認識各種事情。

龍應台是一個聰明的媽媽,她的孩子是幸福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她有自己的智慧。

孩子你慢慢走讀後感(三)

台灣作家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早在一年級(上)時,我就看過了一遍。

我很喜歡充滿傳奇色彩的作家一家。媽媽是台灣人說漢語,爸爸是德國人說德語,爸爸媽媽相互交流用英語。因為爸爸工作的原因,他們一家現住在瑞士,華安就是在瑞士上的幼稚園。在不知不覺中,安安從學會聽到學會說,在不同的場合說不同的語言,漢語、德語、瑞士語、英語套用自如。真是太可愛、太搞笑了!

我羨慕安安有這樣一位通情達理、理解我們、充滿耐心的好媽媽。在《序》中,龍應台寫下了這麼一段美妙的文字: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慢慢來」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三個字呀!

而我可以說每天都是在「快一點」的催促聲中度過的。早晨還在迷迷糊糊中,就聽到媽媽「快一點起床,否則要來不及了」的叫聲。我穿好衣服,正想順便看一下桌上的書,媽媽又催我快一點刷牙、洗臉。接著就是催我快一點吃飯,在狼吞虎咽、食物還未完全到胃的時候,就一手拿著一片麵包,一手拿著一盒牛奶,在「快一點,否則要遲到了」的催促聲中走上了上學的路。一到學校,又是在老師「快一點坐好、快一點交作業、快一點排隊……」的指揮下完成各種各樣的事情。放學了,奶奶來接我,回到家後奶奶的第一句話是「快一點洗手」,第二句「快一點吃點心」,接著是「快一點做作業」。直到晚上,在「快一點洗腳」、「快一點睡覺」的催促聲中,才度過了急匆匆的一天。

我自認為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但是我不喜歡填鴨式、功利的學習方式,而是喜歡瓜熟蒂落、功到自然成的龍應台那樣的教育方式。我做過一個夢,夢中龍應台一會兒變成我的媽媽,一會兒又是我的老師。

真的,「慢慢來」有時候並不是壞事。由於氣候的原因,東北大米生長周期長於南方大米,所以其口感就要比南方大米好得多;飼養40天就可宰殺的速成雞,它的鮮度和營養無論如何都比不上農家養一年才食用的土雞。

「慢慢來」,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慢慢來」讓成長變得更加快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