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讀後感(一)
當我讀到余秋雨先生《問學》一書談論孔子的章節時,不禁為之一震,余先生用極其優美的散文筆調,把原本很艱澀的語句,論述得極其簡約形象。洋洋灑灑即使用幾百萬字的篇幅,幾十本的學術著作也難以論述清楚。但是,余秋雨先生用很凝練的語言這樣瀟灑地闡述道:
在找真實的孔子章節中,對孔子的記憶大多是他的一些話而不是他這個人。我們的記憶是穿過千年迷霧,去尋找真實的他。看了這本書之後,我在網上找尋了孔子一生的磨難坎坷。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孔子3歲喪父,隨母親顏征在移居闕里,並受其教。孔子幼年,「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少時家境貧寒,15歲立志於學。及長,做過管理倉庫的「委吏」 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虛心好學,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並在闕里收徒授業,開創私人辦學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愛人」。他把「仁」作為行仁的規範和目的,使「仁」和「禮」相互為用。主張統治者對人民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進而實現他一心嚮往的「大同」理想。
這段話是何等的精準和優美,說出來即是詩情,寫下來不輸美感。當代文化研究學者,我看已極少能有餘秋雨先生這樣的才情和學識。有的學者的論述,會生硬得讓人感覺是啃了花崗岩石頭,而散文家們,即使有這種化理性為感性的文筆,也少卻了學者的學養。余秋雨先生恰恰有著極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又有尋常學者們所不及的文筆,闡述得如此飄逸。而海洋文明呢,余秋雨先生用了「彼岸」這個意象,很簡單,很有想像空間。用任何繁雜的比喻,都沒有這種簡潔來得開門見山而讓人過目難忘。當余秋雨先生論述到農耕文明時,這就更細膩和娓娓道來了,他認為,中國的農耕文明在乎精耕細作,在乎秋後收成,那就必須聚族而居,因此最容易形成中國自己的分配結構、倫理結構,這種結構經過時間固定、積澱,()便形成了中華文明的農耕特徵,孔子的儒家文化也相應而生。
看了這本書,我才更深地了解對孔子的一生經歷,讓我感慨。《問學》這樣一本書裡,如此高屋建瓴的學術判斷和思考結晶,隨處可見,雖然當我看到有幾篇章節中還不夠領悟透徹,但我從中也有些收穫。這本書的形式,是採取「課堂互動」的對話,在書中都是一些北大高材生,然後和余秋雨有問有答,用關鍵字講就是特「和諧」。而採取這種互動的「問學」方式,余秋雨也是瞄準了「百家講壇」這塊兒靶子做類比,認為「問學」顯然比「百家講壇」有趣。
問學讀後感(二)
時光荏苒,逝者如斯,人生百年如白駒過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滄海一粟。浮生若夢,斗轉星移,時間在指尖不經意流走,更讓人珍惜讀書的可貴。
《問學》以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為主線,從甲骨文的發現說開去,從先秦諸子講到唐詩宋詞,從書法、繪畫講到西方文明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從古代政治體制講到歷史的演進,涉獵之廣,讓人嘆為觀止。
本書夾敘夾議,通過余秋雨與北大學生關於中國文化的對話,在這裡進行了辨析與思考。生動的課堂氣氛,令人心馳神往、如沐春風。這是一本面向當代大學生的讀物,這更是為廣大讀者朋友準備的精品大餐。《問學》是一張帶領讀者穿越到過去領略中國文化的導遊圖,而帶著我們進行文字之旅、遊覽各個時期歷史景點的講解員就是余秋雨和他的那些北大學生。讀者觀後身心愉悅,魂靈暫脫軀殼片刻,世俗之心也略得升華。
秋雨先生梳理了以《詩經》、莊子、司馬遷、唐宋詩詞、元代戲劇、明清小說、白話文運動為里程碑的中國文學史;又簡述了以先秦諸子、儒道之爭、佛教匯入、南宋重整中國哲學、明清心學、近代中西之辯的中國思想史。視角廣漫而深刻,語言生動而平實,對文化史中重要人物的精彩評述使歷史線條更加豐滿,著實可作為一部中國文化史的簡明讀本。
這本質地厚重,內容豐沛的《問學》,是一部課堂問答集。近十餘年來,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親身歷險的方式考察著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過電視和書籍在全球華文界造成巨大影響。本書淵源就是余秋雨老師在鳳凰衛視主持的文化類座談節目《秋雨時分》。余秋雨在自序中寫道:「我以整整一年時間與北大的中文、歷史、哲學與藝術院系的學生在鳳凰衛視演播室做了以師生問答為形式的文化節目,此節目持續了一年有餘,好評如潮。《問學》一書,即是此電視系列節目的文字整理。」
余先生用童年的歌聲,來形象地比喻甲骨文所代表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他用巨觀比較的視野來展示東方的稷下學宮與雅典學院的文化差異;他將老子的哲學思想放到世界性的哲人群中進行全方位的比較,且用魯迅的小說來深入淺出地刻畫出老子的超越和飄逸;他用文學的胸襟來觀照先秦諸子百家,得出莊子是先秦百家裡文學品質最高者的結論。
我很欣賞他在書中說的這句話:「一個比較負責的老師,每次思考問題的時候,眼前都有一群學生,我們會想學生會提出什麼問題。很多學生也會這樣,不管他到哪裡,心中永遠有這麼一個師生相遇的教室。」
正文後面的「閃問」其實挺值得一看,關於中醫是否「偽科學」的問題,余老師的反應頗為得體,「世界歷史上人口最多的族群,是由中醫佑護下來的,佑護的時間比科學的時間長得多。科學不會這麼狹隘,把自己一時解釋不了的「存在狀態」判定為人為科學。當天文學還沒有發現很多行星的時候,它們已經存在了。未被天文學關照的行星,並不是一種非科學的存在。」
最後我引用一位讀者的讀後感言:
「歷史已經收起了它往日的一本正經的面容,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臉,它像一道風景,招徠著過往的每一個向它窺望的人……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本歷史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解讀歷史的方法,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坐標觀察曾經的起起伏伏的歷史風雲……
中國歷史,以她的特有的寬厚和容忍,接納了人們對她的正解、反解、戲解。在一片嘻嘻哈哈的娛樂聲里,歷史,就像蒙娜麗莎一樣,用微笑注視著每一個在她面前路過的人。她的笑,仿佛在鼓勵著每一個走近她的人去親近她,去解讀她。然而,在她的笑里,我們又不難讀出其中含著有多少的蔑視!()
中國歷史,實在是太深奧了。就像斷臂維納斯那支不知遺落在何方的臂膀一樣。也許正因為深奧,才引來了這麼多人的解讀。
我想,最近出版的余秋雨先生的五年來唯一新著《問學》,也應該是屬於對中國歷史的一種解讀吧。不過,他是用中國文化史的視角來一探中國歷史的衰盛走向。
與他的其它敘述文化史的著作不同的是,這一回,余秋雨先生試圖在他的新著里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為我們展開中國文化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