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傳讀後感(一)
春秋佳作,道破諸侯爭霸,寫盡滄桑歷史,推究天地之本。入德之門,透橋風雲戰事,彰顯聖人之禮,探求民生之基。此書妙也,凝聚諸子風流,體悟世事變幻,有言道,「左氏敘事,紛者整之,孤者輔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運化之力,斯為大備」。果真如此。
《春秋左傳》這本書記敘了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時期各重要歷史事件,從東周遷移到三家分晉,春秋時期雖然互相爭戰,但不失禮信德行,這是我對春秋時期感興趣的原因。各諸侯互相爭戰,才成為霸主,但他們時刻不忘修身,修行,修德,這是難能可貴的。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落難時受到楚國的優待,當上君主也不忘諾言,避三舍,晉文公就做到了守信。
《春秋左傳》中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道理。在為人處事時這些道理就會發揮用處,像「晏嬰叔向論齊晉季世」這篇文章,通過齊國疋相晏子與大夫叔向的交談來反應春秋末期的社會現象。晏子說:「山上的木材運到市場,價錢不比山上高;魚鹽蜃蛤運至市場,價錢不比海邊高,百姓的人才財一分為三,兩分歸於公室,只用一分維持生計。」而叔向也嘆息「我們公室也是末代了。戰馬不駕戰車,卿不統領軍隊,公室的戰車沒有御手和車右,步兵沒有得力的長官,而王室愈加奢侈,百姓睏倦疲病,昔日能隨便發出萬餘的百金,王室卻還用著千金、萬金之類的額票。」作者通過幾句話便寫出了不用賢者的後果,實為妙筆,也讓世人知道一心貪圖享受,即使再多的財力也早晚會枯竭的。
《春秋左傳》,實為絕筆,不得不看。
春秋左傳讀後感(二)
兩千多年前,吳國公子季札來到魯國訪問,請求觀賞周朝的音樂和舞蹈,魯國人做了精彩的演出,魯國的史官紀錄下來,這就是那篇文章《季札觀樂》的由來,筆者最近讀來,亦覺別有風味,感觸頗多,現說出來以饗讀者。
一、演出的盛況。
演出約二十首歌曲,都是《詩經》中的詩歌,分別是十五國風,小雅,大雅,頌。還有六種舞蹈。歌曲聽的季札是讚不絕口,先是說:「美哉,淵乎」「美哉,泱泱」後又說:「美哉,盪乎」「美哉,碸碸」。還有「思深哉,廣哉,至矣哉」等。樂舞看的季札是目瞪口呆,特別是對周武王,商湯,夏禹,虞舜等朝代的樂舞感興趣,誇讚之詞更是多多,這裡不在贅述,請觀原文。
二、季札觀樂時的評論。
隨著歌舞的美妙演出,季札即興發表了對歌舞的評論,其要點是:
1、對周朝各諸侯國音樂的表揚多於批評,特別是對一些大國充分肯定。
2、對(小雅),(大雅),(頌)評價極好,說:「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3、對樂舞的看法是越年代久遠的舞蹈越好,說:「樂舞反映了各朝代的德政」。
三、史書對季札觀樂的評價。
史稱季札竟能「盡知其意」,邊觀邊評,妙語珠連,議論風生,乃至轟動了周文化中心,使魯人敬焉。他精於音律,不直聽聲而已。就是說季札能辨樂聲之正邪興衰,從音樂中聽出國家的興衰的徵兆來。
四、我的感想。
1、筆者認為,季札是以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這場演出,他把歌舞看作是和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大事,音樂舞蹈在他眼裡是禮教盛衰的反映,也是國家政治盛衰的反映。他從歌曲里能聽出百姓的辛苦和怨恨,統治者的恐懼。他在舞蹈里看見了朝代的興盛和先聖的偉大和德行。他是思想界的先行者。
2、季札是一個懂音樂的奇才,他對音樂和舞蹈的理解之深,在當時乃至現代也不多見,說明其有高深的文化素養,其音樂知識的淵博無人能及。十五國的音樂他都懂,不然怎麼能作出精闢的評論,相信他不是忽悠大師。
3、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特別是關於音樂的古文本就不多,值得一看。語句優美,辭彙豐富是該文的特點,對提高學習古文能力有所幫助。筆者曾在聊天暱稱和部落格日誌里,多次引用該文章的原句,感覺良好。
4、季札在春秋時期也比較有名,他的淵博學識,特別是幾次放棄王位繼承權,專注於學術研究,曾被孔子贊為「至德之人」。試想,若沒有高尚的道德,焉能對樂舞作出這樣精闢的詮釋。為此,我勸大家一讀為快。
春秋左傳讀後感(三)
一個暑假都在研讀《左傳》,只因為對這段歷史不能條分縷析,確切地講是不太熟悉。這段時間是中國文化大繁榮的萌芽發展期,我卻知之甚少,所以總想了解一些概況。書籍很難讀,文言辭彙太生澀,人名地名國名多而雜亂又離奇古怪,每一個段落都得硬著頭皮去反覆咀嚼,玩味。因為是編年體的,每一個年代發生的事又不連貫,讀完一部分,腦子裡沒有清晰地脈絡,沒有完整的情節。只好先放下書,到網上去搜尋有關這段歷史的電視劇。還好,有一部1996年、1997年拍攝的《春秋列國》,包括春秋篇、戰國篇共62集。我對照著書全部看完。終於把春秋戰國這段歷史粗略的穿成了一串項鍊。
最讓我傷感的是伍子胥掘開楚平王墳墓鞭屍的情節。一個只有家仇不顧國恨的人留下了永遠的的悽惶,成功換來的是最大的失敗,最大的痛苦。讀歷史讓我明白:沒有勝者!齊桓公看似勝利了,作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何等威風,卻在饑渴中悲慘死去。桓公死後,眾公子忙於爭奪王位,直到67日後才在老臣的建議下發喪,其時,桓公之屍已腐爛不堪,蟲蛆爬出戶外,惡臭難聞。齊國霸業隨之衰落。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何等英明大膽的改革使趙國國富兵強,強大的秦國都非常震驚。可是後來趙武靈王一個人被困在沙丘宮,沒有人給食物,也不給水。英雄末路的趙武靈王餓的只有在宮裡爬樹掏鳥窩,他居然堅持了很久。三個月後,趙武靈王被餓死。
吳國暫時勝利了,使越王勾踐忍辱卑躬屈膝,臥薪嘗膽,最後卻自縊而死。()
在歷史長河中,我發現了仁者如鮑叔牙,知人理解人;智者如范蠡,低谷中不逃避成功後急流勇退贏得另一片艷陽天。最愚蠢的莫過宋襄公,戰爭中講仁義,不攻擊過河的部隊,不攻擊沒有列好陣的部隊,最後幾乎命喪黃泉。豈不知「春秋無義戰」。
讀史使人明智,一部春秋讓我更深刻地體味到了社會的弱肉強食,各個時代都如此,形式不同罷了,有的明刀暗箭,有的冠冕堂皇,人性大都是醜陋的,猙獰的面目往往被溫情脈脈的面紗所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