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一)

周國平先生的哲學散文集《朝聖的心路》,字字珠璣,醍醐灌頂,讓我如若新生的嬰兒,方才感覺到無盡的光芒。

關於信仰,我一直偏執地認為只有形如「守望」或者「追求」的字眼才能與之相匹配,守望自由、追求光明……總是嚴肅而神聖的。我不知對錯與否,我很難否定這樣的想法,這讓我直到今日,依然堅信這個想法具有存在的價值。

任憑思緒車馬星空,我總是想起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中的那個主人公,他是被學校開除的中學生,玩世不恭,甚至有些憤世嫉俗,他厭惡這塵世平庸的一切。但就是這樣一個被認為一無是處的「不良青年」,卻有著偉大的理想:他想像懸崖邊有一大塊麥田,一大群孩子在麥田裡玩,而他就站在懸崖做一個守望者,專門守護著孩子防止他們掉下懸崖。主人公的理想,更是一種信仰,今日的孩子們何嘗不是在懸崖邊的麥田裡玩,麥田的有童趣和純真,懸崖下是空虛和物慾的深淵,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怎麼能夠守護人類的未來。

帕斯卡爾說:人是被廢黜的國王,否則就不會因為自己失去王位而悲哀了。周國平先生在《朝聖的心路》裡對此作出了進一步解釋:人的高貴靈魂必須擁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而這種精神生活,在我看來,便是我們的信仰。

有人質疑信仰存在的必要,但卻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根據柏拉圖以來西方哲學的傳統,每個人的存在都由肉身生活和靈魂生活,兩者分別對應動物性和神性。一個懷疑信仰的人,對自身就是一個懷疑。

信仰無疑使人高尚。一個有信仰的人,首先便是有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愛情……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但卻不能不相信神聖。在有信仰的人心目中,總有一些東西屬於人格與尊嚴的根本,是褻瀆不得的。不論他們身在怎樣的物慾橫流中,他們始終明白,心中的神聖是不容侵犯的。

信仰還讓人感知愛和信任。周國平先生在其《在黑暗中並肩行走》一文中與思想家史懷澤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才會對別人充滿最誠摯的愛。」的確,我們都走在不同的人生軌跡,而正是這種信仰,讓我們感知到相互追求光明的努力,使我們相互鼓勵,相互給予愛與信任,而「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

信仰更讓我們有勇氣去面對困難。在尼采挑明「上帝死了」這個事實之後,信仰何以立足?這始終是困擾靈魂的難題。德裔美國哲學家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氣》一書中談道:有精神追求的勇氣便證明了信仰的存在。這似乎可以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得到證實:片中男主角安迪在經過20年的冤獄之後,終於靠著自己的力量,獲得自由。人生是不斷救贖自己的過程。

唯用筆、用心記錄人本生存狀態,或好或壞,或悲或喜。周國平先生在書中也寫道:真正的信仰不在於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別的什麼神,而在於相信人生應該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目標。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二)

在讀這本書時,感覺自己就是一個虔誠的學習者,在畢恭畢敬地接受心靈雞湯的灌溉。我覺得自己的水平,也不知道如何從理性方面評價這本書的好壞,只能從感性上來談自己讀後的感受。

這本書總體來說是周國平先生的讀後感,是他對一些問題的思考,而於我而言,則是讀後感的讀後感。我將從幾個點來談談我的想法,因為我覺得他說的這幾個地方最引我感觸。

周國平先生在《有所敬畏》中談了他看了史懷澤的《敬畏生命》後的感悟:在看那本書前,周國平先生認為環保只是人類從自身利益出發去提倡環保的,如果不是環境已經惡劣到很多人不能好好生活了,人們估計不會有環保的意識,在他看了《敬畏生命》後,他被史懷澤的思想影響了,使他發生了思想轉變,認為環保應該是人們主動學會了敬畏生命。而這兩個觀點卻讓我認真思考了人們為什麼環保,從高中到現在一直處在環保社團中的我,也一直以為環保迫在眉睫,人們如果不環保,人類在地球生存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大。我們為什麼會想要環保?毋庸置疑,這是一個挺大的原因。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呀,比如國家一直在提倡可持續發展,然後長期灌輸導致自己也產生某種不清晰的認識,但事實上我們是不確切地認識到我們這麼做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的,或者是有的人確實有很強烈的生命意識,所以他們提倡敬畏生命。這麼一想,其實環保不管出於什麼理由,人類辦事也常是被動+主動的。

《在黑暗中並肩行走》中,周國平先生認為「每個人對於別人來說都是一個秘密,我們應該順應這個事實。相愛的人們也只是'在黑暗中並肩行走',所能做到的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並互相感受到這種努力,互相鼓勵,而'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這些話讓我不禁想到我身邊的很多人,人確實就是這麼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人不帶一物地來,也將一個人孤獨地走。我們也不知道經過的每個人是否能跟我們有同樣的目的地,我們都在不斷地追求心中的光明,也許有一天,我們就走到了各自的十字路口,從此分道揚鑣。愛並不能消除各自的孤獨,愛只是推己及人地領會別人的孤獨,當人和人的孤獨得到交匯的時候,溫暖的光交匯,於是就結伴而行走一段路。路的長短,則是由自身的那說不清道不明的聖地決定的,每個人朝聖的聖地也決定了他的同行者。

在《救世與自救》中,周先生說「真誠的救世者和自救者都是寶貴的,我們之缺乏有感召力的傳道士和啟蒙思想家,一如缺乏埋頭於自己園地的耕耘者。」正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救世者是用他廣博知識或金錢來救濟天下,而自救者有自救的意識可獨善其身,這便是最好的。可是這個世界上總不乏痳木者,正如魯迅筆下阿Q、孔乙己和看客們。

《在義與利之外》中,周先生對肖伯納的「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這個觀點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很意外地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合了,我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是沒有先看先生的觀點自己先思考的,我認為理解為悲劇,是因為得不到的永遠在搔動,擾的人心痛,得到了,滿足了,沒有追求反而覺得痛苦了。那麼反過來想,這不也是喜劇麼,得不到時你會去追逐,在追求中你有勃發、樂觀的精神,這是極其幸福的,在你不斷地努力後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你也會極其滿足,這是很多人都追求的大團圓結局不是嗎?當然,肖伯納是更深一層的理解了這兩句話的,這兩句話就好比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與陽,樂極生悲,否極泰來,是一種互換的關係。()

看完這本書,總還是會有些意猶未盡,突然覺得「喝雞湯」也是極好的,因為總能有自我的思考空間,享受好自己與他人的交流。有時候雞湯擱那,也並非要求人們一定要按照他的想法辦事,但是也能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活躍,人到了一定的年紀都是有自己選擇意識的個體,書本能觸發人的某些想法,我認為就是一本好書。我享受這樣與書本靜靜交流的時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