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爾王的讀後感(一)
《李爾王》講的是個簡單的家庭故事,一個父親與他的三個女兒的故事。李爾王是個富有的國王,他有三個女兒,有一天他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能再很好地管理國家了,於是他決定把國家分給三個女兒。他問大女兒:「說說你有多愛我吧!」大女兒說她世界上最愛的人就是父親,她願意用所以的金錢與權力來愛父親,李爾王聽了很滿意,分給了大女兒一半的土地與兵力。接著他問二女兒:「你有多愛我呢?」二女兒說她願意為父親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所以她最愛的人是父親。李爾王也很滿意,又分了剩下的一半土地與兵力給了二女兒。輪到了三女兒了,李爾王問她:「你願意用什麼來愛我呢?」三女兒很誠懇地回答說:「我現在一無所有,所以沒法拿什麼來愛你父親,但請相信我是愛你的。」李爾王很不滿意三女兒的回答,認為她是在敷衍,根本不愛自己。於是決定不再要這個不孝順的女兒了,當然也不會分給她半點財產。故事講到這裡或許沒什麼吸引人的地方,但精彩還在後面,分光了財產的李爾王一無所有,有一天他想去大女兒那裡看看,卻被大女兒嫌棄厭惡,掃地出門。他在二女兒那裡也是一樣待遇,最終是三女兒出現了並願意奉養李爾王,這裡是故事的高潮,當初說怎樣愛他的大女兒和二女兒在他沒財沒勢後開始露出醜陋的嘴臉,忘恩負義地將老父親拒之門外,不善言辭沒分到任何財產的小女兒才是最愛父親的,她願意用自己現在擁有的東西去愛父親。看到這裡,我不禁有些動容,李爾王的糊塗,大、二女兒的陰險狡詐,三女兒的真誠孝心形成了對比,這個故事表面看起來是發生在英國皇室,但實際卻在我們身邊。
你的身邊也有這樣類似的故事吧,不孝的子女,淒涼的父母,令人心寒,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父母教我們說話,走路,吃飯,耐心地教會我們成長,父親付出了多少辛苦,在父母年老體衰該由我們反過來奉養他們的時候,有的人卻早已經忘記了父母辛辛苦苦養育了他十幾年的恩情。當烏鴉還知道反哺之情時,我們應該感到慚愧了。當滴水之恩能換來湧泉相報時,作為父母,他們會十分幸福。而我們要做到飲水思源,用感恩之心回報培育我們成長的父母,回報幫助過我們的朋友們。
李爾王的故事還讓我想到了真誠,人與人的交往中,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有的人說得很好,但轉身就把你出賣了,而有的人是真誠對待你,不會對你說甜言蜜語卻能在你困難時拉你一把,前一種人不能交,後一種人要好好把握,千萬不要像李爾王那樣唄甜言蜜語蒙蔽自己的雙眼,看不清他人的內心,最後悲慘的還是自己。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只有長期相處,才會辨別真善美假醜惡。
大學生活沒有了高中的緊張的學習壓力,我們可以在愜意的午後,捧著一壺熱茶,品一本好書,用讀書充實自己,不負美好的大學青春年華。
李爾王的讀後感(二)
《李爾王》:這本書寫得氣勢恢宏,讓我這個也算博覽群書,從不流淚的人,也不禁有些熱淚盈眶。只是,曲高和寡。
李爾是一個英國傳說中的國王。年輕時英勇善戰,年老時卻好大喜功,喜歡別人阿諛奉承。他準備把自己的國土平分給三個女兒,因為偏愛小女兒考黛蓮(哪兒的人都偏愛最小的孩子),所以三分國土之中有一份是最肥沃的,他想聽一聽三個女兒誰最愛他。
大女兒和二女兒極盡阿諛奉承之能,說得天花亂墜,像什麼愛父親勝過愛自己的生命(太誇張了)。李爾王聽了之後非常高興,輪到考黛蓮了。當時法蘭西國王遠道而來,想與李爾王聯姻,從三個公主中選擇一個作為自己的妻子。
只有考黛蓮心無城府,實話實說。她說自己愛父親只和世界上所有的女兒對父親的愛一樣,當有一天她結婚生子之後,會把自己的愛分給她的丈夫和子女,給父親的愛自然就少了(很現實,一點也不虛偽)。李爾王聽了之後勃然大怒,和考黛蓮斷絕了父女關係,給考黛蓮的那份國土也被她的兩個姐姐平分了。不過這個世上最有真正的慧眼,法蘭西國王說他請求娶考黛蓮為妻。李爾王說你可以把她帶走,不過可什麼嫁妝也沒有,法蘭西國王說考黛蓮本身就是最珍貴的(說得好!)。
考黛蓮走了之後,大公主和二公主也並沒有遵守自己對父親的諾言,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之後,很快對李爾王冷若冰霜,最後竟把他趕了出來。可憐一代國王,最終只能在狂風暴雨中怒吼,控訴人世上的不公(我就是看這段時熱淚盈眶的)。旁邊還有個小丑,名叫傻子(其實一點兒也不傻,只不過是對現實看得太透徹,就好像《紅樓夢》中「好了歌」唱的那樣)在一旁安慰。
說說另一條線索,李爾王的一個大臣,有一個兒子,叫靄特加,同時他還有一個私生子,叫靄特孟(可能名字是顛倒的,記不太清了)。靄特孟因為私生子的身份耿耿於懷,決心要報復,最後搶奪了父親的家產,並設計陷害將靄特加趕出家門,靄特加因而和李爾王流落在一處。
那個大臣也被靄特孟趕出家門,流落街頭。就在大臣想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靄特加出現,大臣並沒有認出這個流浪漢就是自己的兒子。靄特加說「我們的生命,就像樹上的樹葉,到了秋天,自然會飄落。何必操之過急呢」。於是大臣也和李爾王在一塊兒了。
與此同時,李爾王的兩個女兒都已成婚,但都愛上了那個狠毒又英俊的靄特孟,成為了情敵。在得知了李爾王的淒涼境地之後,法蘭西的王后娘娘(看得我好解氣啊)特來搬救兵要把老國王接走,父女重逢的場面,感人至深。
不幸的是,考黛蓮的軍隊還是輸了。考黛蓮還是被吊死了,李爾王抱著小女兒的屍體心碎而死。另兩個公主因為靄特孟自相殘殺,同樣沒有好結果。靄特孟機關算盡,怎麼死的我忘了,反正和他父親及靄特加重逢了,靄特加對他進行了一番審判。最後,活下來的靄特加獨自走向未來。
我對這本作品唯一覺得有缺憾的地方,是作者沒有對傻子的結局進行交待,不過這樣也好。流浪也罷,工作也罷,故事最讓人震撼的地方已經講述清楚了。
李爾王的讀後感(三)
莎士比亞有四大悲劇,可我總覺得《李爾王》寫得發人深省。作為一部流傳百年的經典劇作,內容自不必贅述。一個英勇有為的賢君,竟被自己的親生女兒迫害,淪落到如此地步,實在是可悲可嘆!
故事的起初,就指出了人性的一大弱點:人都喜歡聽好話,都喜歡被奉承。尤其是人到了老年,總喜歡居功自傲,也因此總被遮蔽了耳目。正如大清帝國的乾隆皇帝在一片奉承和盛讚中自封為「十全老人」一樣,大女兒和二女兒竭盡所能地渲染,令這位不列顛國王陶醉了,醉得飄飄然,醉得一塌糊塗,醉得忘乎所以。中國有句老話:「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不列顛與我國相去甚遠,大概很難懂得這個道理。於是那個講真話、說實話、向父親真誠坦白的小女兒成了悲劇。這似乎和我國的一個小故事有些相似:某人得子,大喜,眾人探望,皆以「此子富貴」「此子長壽」「必有大才」謂之。唯一人曰:「此子終為死焉。」眾皆愕然,鄙視之。說了實話而慘遭厭棄,而那些虛情假意、口沫橫飛、恨不得將所有溢美之詞基於此子一身的人卻廣受歡迎,甚至以高尚者自居,而講真話趕出門外。這與考狄利亞慘遭兩位姐姐的鄙視和父親的厭棄如出一轍。人性的弱點也正在於此:人都喜歡被讚美,都喜歡溢美之詞。但人們還希望這些話都是真誠的。於是乎,就又形成了悖論:美言絢爛而多虛假,真話逆耳而多誠意。正如飲料和白開水之於人,飲料儘管味美如飴,但真正解渴的還得是白開水。李爾王最後總還是依靠著自己的小女兒,不正是如此嗎?
接下來的故事便是「孝義」和「貪婪」的問題了。身為中國人,在看待子女對待父母的問題時,自然而然地要從「孝」的角度出發去探討——好像在我們眼裡也只有這一個角度。
當然,李爾王的兩個女兒高納里爾和里根在用花言巧語騙得了李爾的國土之後,對待自己的父親就不僅僅是「孝」與「不孝」的問題了,而是忤逆與大逆不道了。從大女兒高納里爾要求裁減父親的侍衛,到二女兒里根對父親避而不見,一直到最後李爾在暴風雨之夜衝出宮廷,終至瘋狂。這中間兩個女兒的冷酷與無情表現的可謂淋漓盡致,在這些情節中,還穿插著一個「小李爾王」的故事:愛德蒙為了奪取繼承權,誣陷兄長,陷害父親,終至父親流亡的故事。這兩個故事交織在一起,將利益世界中人的貪婪本性表露無疑,狠狠地鞭撻了利益世界中權利和利益的爭奪和人性的冷漠。正如愛德蒙為了繼承權不擇手段一樣,兩個已婚的女人為了爭奪愛德蒙而自相殘殺,更是給予這種人性的泯滅、道德的淪喪以極大的諷刺:這三個臭味相投沆瀣一氣的人聚在一起,最終「惡有惡報」,這些都是後話。作品中暴風雨的出現,恰到好處。連天的狂風暴雨,營造出一種黑暗的、恐怖的氣氛——人性泯滅了,道德淪喪了,世界成了地獄··· ···
當然,光明終究還是會到來的,考狄利亞就是光明,就是「善」與「美」的化身。其實從一開始,考狄利亞就表現出了她真誠善良的一面。雖然父親對他有些無情,但當她得知父親的悲劇,還是興兵討伐。還有愛德伽對自己的父親葛羅斯特,雖然自身慘遭誣陷,被父親通緝,當葛羅斯特也被流放,他還是去暗中保護,這樣的情節與李爾王和考狄利亞似乎是雷同的。同前邊「惡」的重複一樣,這種「善」和「美」的重複也將人們心靈的震撼最大化,「善」和「美」依然還在,在考狄利亞和愛德伽身上就體現著這種「善」和「美」。對於父親李爾來說,考狄利亞的出現,帶著「雪中送炭」的意味,讓已經瘋狂了的李爾內心有了一絲安慰。但我覺得,在這種安慰的背後還應該有一層矛盾的心理。畢竟他曾經厭棄她,他曾經剝奪了她繼承國土的權利。不論如何,父女和好如初。有什麼能比親情更加寶貴呢?即使在那個為了爭權奪利而自相戕殺的恐怖時代,親情依然是一縷陽光。但這種幸福感終究還是短暫的,隨著考狄利亞被縊死,李爾也在這種悲痛之中離開了人世。這樣的結局雖然曾遭到人們的非議,但,這就是世界,這就是現實,在那樣一個人性被泯滅、良知被泯滅的黑暗邪惡的世界中,怎麼能允許「美」和「善」全身而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