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瓦爾登湖》墨綠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蕩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正如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寂 寞的書,是一本孤獨的書。他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當你的心靜下來的時候,再去拜讀這篇神的思想吧!
這本書寫於19世紀中葉,那時正是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時期,在當時的背景下,人們追逐利益,想盡一切的辦法來使自己,獲得更高的權利和更多的金錢。工業文明、喧囂社會擠壓著人類、侵蝕著人性。而在這個大背景下,畢業於哈佛的這位智著,他單身隻影,拿了一柄斧頭,跑進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他特立獨行,懷著一顆嚮往自然的心,寧靜地踏上了這段心靈的路基。而在這個被成為「神的一滴」的瓦爾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間裡,孤獨在思想中!
「我喜愛我的人生中有閒暇的餘地。有時,在夏季的一個清晨,我像往常一樣沐浴之後,坐在陽光融融的門前。從紅日東升直到艷陽當頭的正午,坐在這一片松林,山核桃樹和漆樹的林中,坐在遠離塵囂的孤寂與靜謐中,沉思默想。」
他靜靜的卸載城市的喧囂,用心寫下孤獨。每次看他的書都是一種震撼,他思考人生,讓我的心如淨水般澄澈。他讓我感到敬畏,原來一個人的生活這裡是這樣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簡單而又芳香撲鼻,雖然短暫而又意蘊深遠。他的精神世界絢爛多彩,而且是精妙絕倫,世上這樣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許吧。
梭羅短暫的一生中,他試圖鼓勵人們要簡化生活,將時間 騰出來來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世人不要被繁紛複雜的生活所迷惑,從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義。做生命的舵手,揚帆遠航。他認為:假如人們能過宇宙法則規定的簡樸生活,就不會有那麼的焦慮來擾亂內心的寧靜。所謂明天,即使時間終止也永不會來臨。使我們視而不見的光亮,對於我們就是黑暗。當我們清醒時,曙光才會破曉。來日方長,太陽只是顆啟明星。
他提倡儉樸生活,並不是讓我們要粗茶淡飯或是節衣縮食,而是想要讓我們多聽聽新的節奏,這也許就是一個人的價值,只是孤獨,恬靜,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
作者在瓦爾登湖畔追求孤獨,實際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獨的心境中對人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孤獨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給我愛,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這是他的心裡呼聲。
去拜讀這本心靈的教科書吧!它會讓你不虛此行。
儘管我們不能夠像梭羅那樣去體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儘管瓦爾登湖已經永遠的消失,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們在自己的內心裡擁有一泓清澈的瓦爾登湖,時刻都能讓心靈得到淘滌,按梭羅所說,到你的內心探險去吧!
外國名著讀後感1000字(二)
《俄狄浦斯王》讀後感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創作,故事本身就有一個悲劇性的開始,在這個科學理性和商業理性壓倒神權與命運之敬畏的現代社會,在人們無數次以「沒有預見其結果」或「未曾明了其緣由」作為開脫自身錯誤的藉口之時,俄狄浦斯式的崇高更顯得彌足珍貴。本文是由出國留學網中外名著讀後感頻道為大家提供的《俄狄浦斯王讀後感1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魯迅先生有言,「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古語則有雲,「不知者無罪」。秉持著這兩種觀點來讀索福克勒斯悲劇《俄狄浦斯王》,便對俄狄浦斯產生了一種淺陋而矛盾的解讀:一方面,他是勇於挑戰命運的強者;另一方面,他又是無辜受害的弱者。然而真正細究索福克勒斯的用意,卻會產生另一種解讀:「無知」本身,恰恰就是罪過所在;也正是因此,悲劇恰恰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呈現給人看。
俄狄浦斯因為解答了斯芬克斯之謎,給出了「人」的答案,一度解救忒拜城邦;然而因為未能明晰「自己」的身世,因一時血性殺死生身父親,又不加辨識輕易迎娶了親生母親,所以最終將忒拜城推向「麥穗枯萎」、「牛得瘟疫」、「婦人流產」這般生命湮滅的絕望境地,可見確是一位罪人,而罪惡的根源,就在於他對於自身的無知。
那麼悲劇中「人生有價值的東西」究竟在哪裡呢?說是俄狄浦斯所代表的人類大體對於命運的頑強抗爭,可能並不準確。我認為,其價值所在,一是正義的最終勝利,二是對於罪責的主動攬承。
無論是不是神明的肆意安排,畢竟是俄狄浦斯弒父又弒君、僭越了父權與王權、淆亂了維持城邦生活的人倫秩序、犯下了不可原諒的重罪。因此神明置俄狄浦斯於失喪親人、黯淡雙眼、流放他鄉的悲苦境地,而對忒拜這座罪惡之城降下瘟疫,如同舊約中上帝降下洪水滅絕被罪惡之血污染的一切生靈。可以說,治罪本身即是為了揚善,苦難本身就是「正義」得以彰顯。由此悲劇教化觀眾去認清自身,警示觀眾遠離罪惡,並以罪惡自身的毀滅給人以欣慰與安然之感,正如黑格爾所說,悲劇的快感來自於「永恆正義的勝利」。
更重要的是,「罪大惡極」的俄狄浦斯同時也有著英雄的閃光。一旦他洞悉了事實的真相,便不加猶疑地刺瞎雙眼,自我流放。他說:「是阿波羅使這些兇惡的,兇惡的災難實現的;但是刺瞎了這兩隻眼睛的不是別人的手,而是我自己的」(見於退場,約第1330行),明知自己也是命運的玩偶,神明操縱了他作惡的雙手,但是對於罪責的懲戒,卻是他自己主動施行的。他當然可以以一句「我不知道」來自我開脫、來苟延殘喘、來置瘟疫中的忒拜於不顧,但是他選擇了承擔。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是真正自由的(又不免使人聯想到後世康德所謂「自由意志」),他自由地選擇了負擔罪責,用無邊的黑暗和漫長的流落來贖罪。
在今天,在這個科學理性和商業理性壓倒神權與命運之敬畏的現代社會,在人們無數次以「沒有預見其結果」或「未曾明了其緣由」作為開脫自身錯誤的藉口之時,俄狄浦斯式的崇高更顯得彌足珍貴。至於弗洛伊德以「俄狄浦斯情結」來解釋弒父戀母的暴行,用「力比多」置換掉「原罪」,最終為俄狄浦斯和人類的罪惡免責,不正是將這部悲劇最具價值的思考抹煞了麼?
外國名著讀後感1000字(三)
《安娜·卡列寧娜》讀後感
第一次看安娜這本書,是在高二的時候,而最初看這本書的原因,應該是源於對托爾斯泰的感興趣,而這個興趣的形成,則是來源於巴金的成名作《家·春·秋》這部小說裡面介紹到的《復活》這本書。
故事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位端莊美麗的婦人,在前往為其兄長奧布朗斯基夫婦調解家庭糾紛的時候,遇上了英俊瀟灑的年輕軍官沃倫斯基,而沃倫斯基在第一眼看到安娜的時候,就被安娜獨特的魅力所吸引,並由此展開了對安娜的瘋狂追求。在起初迫於社會及家庭壓力,安娜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情感,但在沃倫斯基的窮追猛打之下,安娜最終選擇離開對於自己來說沒有感情生活的家庭,而與沃倫斯基共同創造屬於他們二人的情感世界。但故事的卻並非是以二人的完美結合為結局,而是描寫了在此後安娜所面臨的來自感情生活和社會壓力的痛苦,並最終以安娜的和沃倫斯基的雙雙「自殺」的悲劇結局。
和所有人一樣,在故事中我們都看到了作者筆下的安娜,不僅是一個端莊美麗的婦女,同時更是一個敢於追求自我情感,掙脫社會禁錮的思想解放先鋒,而這也是安娜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優美豐滿的女性之一的原因。
但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在這個美麗勇敢的女性形象背後,婦女在當時社會上所處的無助地位的悲哀的現實。安娜勇敢的掙脫了社會加之於婦女的禁錮,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但在這之後呢,她還是躲避不了社會對她的毒害,她在上流社會遭到「封殺」,親友拒絕和她來往,甚至遭到了人們的公開羞辱,而更把安娜逼上絕路的是沃倫斯基的冷落,這一切,無情的把安娜送上了臥軌的結局。而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正是當時社會婦女所處的無助地位。儘管掙脫了不合理的社會禁錮,儘管離開了與自己沒有感情的丈夫,但她卻始終無法逃離這個無情的社會,也無法不依賴於善變的沃倫斯基,而當她在這兩者中都找不到自己生存的理由及空間,她便只能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求徹底的掙脫這一切的束縛及其帶來的苦痛。
我們提倡勇敢地追求自我,掙脫思想禁錮,積極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但我們卻不能忽視在我們掙脫了禁錮、追求到了自我之後,我們是否能夠承受其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掙脫之後,是海闊天空還是遍體鱗傷?如果是海闊天空,命運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樣的追求才能體現出其提倡的價值所在;而如果是遍體鱗傷,在此後的生活中舉步維艱,那是不是應該思考,我們的追求是我們力所能及的目標,還是天方夜譚的空想。
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是一個悲劇,這不僅是對社會不公的揭示,更是對我們在追求個性追求解放的過程中的一個警示。而已逝的詩人海子,亦是為我們敲響了這個警鐘。海子在其對詩歌及愛情的追求上,亦是勇於追求自己的個性,試圖掙脫當時社會的固有模式,但其代價是不被世人所理解,導致其在文學創作及情感生活上的落寞和孤獨,最終只能長眠于山海關的鐵軌上。
再看回當代社會,即使個性追求已成主流時尚()所被提倡,但卻還是會有我們所難以改變的無奈與悲哀。且說與我們大學生最是相關的教育問題,儘管許多人都依然意識到現代的教育日趨功利化、應試化,讀書只為文憑,考試只為證書,但這種固有的制度以及風氣確是我們所無法改變的,我們可以對這種社會現實表示不屑,在大學畢業後,大聲喊道「我不屑去擁有這些所謂的證書」,但我們卻始終改變不了「文憑證書即是敲門磚」這樣鐵一般的事實,如果沒有其他有利的因素的幫助,那麼我們在社會上可以說是寸步難行,而這樣的代價確實我們所難以承受的。
我們提倡勇於追求,勇於挑戰,但卻不能缺乏理性的思考,如果在追求的過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我們所無法承受的,那這樣的追求必須進行認真地斟酌,社會不需要那麼多無謂的犧牲者,後人的成功更不須踩在前人的屍首上。只有理性的追求,才能實現我們追求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