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親職教育

讓孩子做留守兒童,當心你以為的成功不過是暫時風光

寫過幾篇原生態家庭與子女關係的文章。後台有微友留言講了她的故事:

我就是一個擁有樊勝美這樣的女兒,同時也擁有一個不爭氣兒子的媽媽。別人不知道的是,兒女不成材,做父母的內心如何千瘡萬孔,心如刀割。看著兒子墮落到萬丈深淵,越陷越深,我不能不救,哪怕是讓自己也身陷囹圄。但有一點,我不會去連累我的女兒,因為我知道,自己淪落到這一步,完全是因為自己年輕時候對孩子的疏忽。所以,我想告訴你我的故事,希望年輕的媽媽們不要重蹈覆轍。

我們暫時稱這位媽媽為慈母心。慈母心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慈母心的女兒六歲,兒子三歲時,她和老公加入南下泱泱打工大軍,成為背井離鄉下「南洋」的一批農民工。當時,離開年幼的孩子們的理由是,負債纍纍,無法養活孩子,所以只能把孩子留給老人,外出謀生。

慈母心很能吃苦耐勞,她和老公在城市裡省吃儉用,倆人同時做三份工,平時還做下「撿垃圾」的副業。很快,就掙了一筆錢,還清了所有的債務。

慈母心想,既然出來了,就再努力一把,掙點錢,把家裡的房子蓋起來。

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除了年底回家探望孩子一次,慈母心保持著一個月和孩子通兩次電話的習慣,剩下的時間一門心思撲在掙錢上。她老公就不用說了,更是勤奮努力掙錢。不久,慈母心在老家蓋了一棟漂亮的小洋樓,非常的漂亮,讓所有村里人都羨慕不已。

慈母心內心非常自豪,覺得有能力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

但這次再次離別時,他們的女兒卻哭了,女兒說,弟弟想爸爸媽媽。慈母心抱了抱兩個孩子,狠心地離開了,她想,很快,我一定能把這倆孩子接到身邊。

很快,的確很快。不過卻不是很快把孩子接到身邊,而是她老公看中了一商機,覺得做垃圾回收生意會有大前途,能掙大錢。於是,倆人一合計決定做這個生意。但一開始需要投入資金,於是找親戚借錢,哪怕是帶利息的錢,這倆膽大的人也借了,他們下定決心要將這個生意跑起來。

生意是一年比一年紅火,孩子也一年比一年大。但在慈母心心目中,兩個孩子永遠還停留在六歲與三歲。似乎,永遠都還沒有長大。

直到有一天,家裡打來電話,說讀國中的兒子被學校開除了。慈母心才從忙得不可開交的事業中抬起頭來,有點恍惚,孩子居然國中了。在她的心目中,兒子似乎才三歲。她的老公更甚,女兒明明快高考了,十八歲的姑娘了,他一次兩次地問女兒是不是快過十二歲生日了。

在回家的火車上,她內心湧起深深地愧疚,覺得對不起這倆孩子。這些年,除了給他們寄錢,幾乎很少抱過他們。倆孩子性格迥異,女兒隱忍,感情深沉,兒子卻離經叛道。

回到家,慈母心苦口婆心地勸說兒子,未果。母子倆第一次起了衝突,小小的兒子居然離家出走了!她心都碎了,決定把兒子帶到身邊,好好教育。結果,從此就展開了母子倆人的拉鋸戰。

她發現她自己一點都不了解這孩子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那個可愛的小人兒,滿嘴謊言,厭惡說教。只要她說他,他就憤憤不平,脾氣非常大,不服管教。

慈母心的老公缺乏耐心。兒子不服管教,他就會對孩子實施武力管教。結果當然是,南轅北轍。看上去,孩子聽話了。他們每次下班他都在家好好寫作業,他們說什麼他都唯唯諾諾。

但是他們依然忙碌啊,孩子雖然帶在身邊,實際上和放在老家沒有區別。孩子只不過是在他們身邊繼續過「留守兒童」的生活罷了。慈母心和老公經營的垃圾資源回收筒,生意越做越大,養活十幾號人,忙得找不著床。兒子呢,自己去上學,晚上也回家,好像很聽話。但忽然有一天,兒子失蹤了,一連好幾天沒回家。

慈母心找到學校才知道,孩子早被學校開除了,因為逃學曠課打架鬥毆。一家人到處找,到處張貼找人啟事,未果。直到有一天半夜,有人敲門,是血淋淋的兒子。那一刻,慈母心嚎啕大哭,心碎不已。

原來,兒子因為打老虎機,欠了高利貸的錢,沒錢被人打了。慈母心替兒子還了債,又是苦口婆心的教育,這次她還放棄了在夫家事業上的掌控權,一門心思撲在兒子身上。

可惜的是,故事有一個讓人傷心不已的結局。

慈母心在兒子十六歲放棄事業做全職媽媽,並沒有讓兒子「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反而讓老公有了出軌偷腥的機會。後來,兒子又是吸毒又是打架又是坐牢,慈母心的老公不肯出錢「撈人」,為了拿錢救兒,她離了婚,用自己的那份家產,一次又一次地為兒子填坑。

然而,坑根本就填不完,她自己放不下這血脈之情,很快就傾家蕩產。彼時女兒已經大學畢業,有了體面的工作,她看母親如此難過,儘管母親不同意,但她還是一次又一次拿錢補貼家用救濟母親。

後來,後來,這位微友沒有細說。大概就是兒子沒了,女兒呢,雖然救濟她,但也只是錢的關係,母女倆壓根就親不起來。她才知道,她當初以為給錢就可以彌補的愛,原來如此不是滋味。

心酸不已。

心痛不已。

慈母心的故事,讓我想起我自己的爹娘和弟弟。我弟弟這些年沒少忍事生非,給家裡人添堵,雖然爹娘一直在想辦法遏制其任性發展的苗頭,但弟弟和我娘的衝突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很是讓人煩悶不已。他的任性胡作非為,讓我爹娘的老年生活過得提心弔膽,我娘甚至因此感嘆:這一輩子過得非常失敗。

無獨有偶的是,我的爹娘也是在弟弟很小的時候就南下謀生了。我和弟弟都是爺爺帶大的留守兒童。

這讓我深思。更讓我堅定地要將朵兒姑娘留在身邊,即使放棄事業,也要將孩子帶在身邊,並且不能讓她做「城市裡的留守兒童」。

讓孩子做留守兒童,看起來是給自己提供了很多便利,讓自己有了更多時間和精力忙事業,但有的時候,就拿慈母心來說,她以為風風光光,叱吒風雲,一心前行,即使忍受相思之苦,即使沒日沒夜勞作,可是,這不是一件「撿了芝痲,丟了西瓜」的事嗎?

我們以為自己事業有成,兒女雙全,可是,那些以「犧牲兒女成長的陪伴時光」換來的財富,根基牢固不牢固,真的是不可知。有人拿慈母心的女兒說事,說她同樣留守,卻聽話懂事,這就是命。也許是命吧?你要願意賭這一把,誰也攔不住?

再看看一個正面的故事。學霸何江的故事。

何江,他作為2016年優秀學生代表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使他在朋友圈刷臉了。他是哈佛畢業典禮登台演講的首位中國大陸學生,與他同台演講的,是著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我並不是說讀哈佛就怎麼人生正向了。但至少「寒門學子逆襲」這件事,聽起來讓人覺得非常正能量

在對何江的報導中,我讀到了何江父母在教育方面的智慧,特別是「絕對不能為了錢讓孩子變成留守兒童」這句話,讓我感動不已。

我敢說,有的父母,壓根還不是為了錢讓孩子變成留守兒童,他們不缺錢,他們圖的就是自在輕鬆,不想扛起這份瑣碎和責任。

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人們熱衷於蓋房子並沉迷於將房子改造改造再改造,並因此而樂此不疲。對他們來說,房子是讓他們與家鄉發生聯繫的重要根基,是他們存放在家鄉的安全感,是顏面,是尊嚴,是榮譽。

但何江父母意識到,絕對不能為了錢讓孩子變成留守兒童——「幾年過去,外出打工掙錢的人家,又是砌磚瓦房子,又是給孩子帶禮物;但是何江的家,仍是一個土坯房子。」何江父親不出去打工,卻每晚堅持給兩個兒子講睡前故事。

教育是父母的能量,無法憑空而來,更不是命中注定,需要父母付出代價,做出犧牲。就因為何江父母的付出,就因為他們堅持「再苦再窮也不讓兒子成為「留守兒童」,才培養了一個知難而行,向陽而生的兒子。

上世紀80年代的湖南農村,像當時中國所有的農村一樣,以土坯房為主,孩子的零食以糖水為主。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第一代「留守兒童」就在那時誕生,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到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城市打工,老人照顧幾個年幼在家的孩子。

我也是這一代「留守兒童」,我雖然沒有長歪,但是即使已經成年,那種童年時代父母關愛的缺失,使我一直在尋找「愛」,渴望得到「愛」,並因此有了婚姻的不和睦。但慶幸的是,這些年我一直在積極的「自愈」,因為我堅信「要養育,先治癒」,我首先得是一個擁有完整人格的媽媽,才能養育一個健康的寶寶,才能擁有幸福人生。

慈母心的故事,我的故事,送給你,我不想批判什麼,我也從來沒有埋怨過我的父母,但是我希望我們都能給孩子更多豐碩的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