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讀後感(一)
「再強的陽光下也有黑暗」。
孤獨,也許有時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壞。它不是「悲傷」,也不是「無聊」,而是詩中令大家屏息的那個詞——「秘密」。
每個人都會有「孤獨」。生活好忙,好累,使我們在奔波中喪失了本該有的天性——「孤獨」。
《孤獨》的作者愛倫。坡,是一個不到三歲就成為孤兒的孩子。「在重重磨難的一生的開端」,也就是童年,愛倫。坡就先於他人感受到了孤獨。「他們的視域與我不同——我難以隨同」就很好的證明了這個觀點。愛倫。坡孤獨,但卻孤獨出了一種美。
愛倫。坡給這個世界下了「善」與「惡」的定義。不難想像,一個孩子,抱膝坐在草坡上,眼睛裡充滿了孤寂的歡樂;山泉,秋日裡的金光圍繞著他,遠處的藍色穹窿和頭頂上的烏雲交織出善與惡的童話。
那,這麼忙,稍微停一下,看看你心裡布滿了灰塵的孤獨,將它拿出來曬曬太陽,悠悠地度過一段時間,任時光從指尖划過。
孤獨,也是一種美。
孤獨讀後感(二)
讀一本書,不單單需要這本書好,而且還要擁有孤獨。
這種孤獨是心理上的孤獨,並不是心理上的孤僻。心裡沒有任何雜念,做到心靜如水的境界。四周如果如一汪水一樣那就是最高境界了。在夜晚時,柔和的燈光照在書上,臉上,目光停在書上優美句段時,你會被陶醉,會陷在裡面無法自拔。捧著一本詩集,讓我們體會作者的人生百態;拿著一本《古代傳說故事》讓我們品到了嫦娥奔月的無奈,夸父追日的鍥而不捨,女媧補天的捨己為人,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無私……;手端四大名著,好像我與孫悟空一行人降妖除魔,取回真經。又與諸葛亮借東風,草船借箭。又與寶玉等()人見證一個門府從富強到衰敗。又似與宋江等好漢在一場場戰鬥搏殺。
手上的書換了又換,可換不了的是閱讀時的孤獨心境。身無旁人,心如止水。在月光下的揮灑下,我在讀書;在鮮花盛開時,我在讀書;在百鳥爭鳴聲中,我在讀書。我在孤獨的心境下讀書。我在孤獨里獲得了閱讀的快樂,在閱讀里獲得人生真理。我用人生真理鋪成通向光明的大道。走在通向光明的路上,我仍會在孤獨里獲得閱讀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