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紅樓夢的讀後感600字

紅樓夢的讀後感600字(一)

《紅樓夢》,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戲,《紅樓夢》所呈現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這是一個不朽的人生悲劇。

我從去年開始,就一直琢磨著《紅樓夢》,雖然幾個月就把它給看完了,但我還有許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紅樓夢》主要以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述了賈家榮、寧國府之間,表現在婚姻、建築、文化、財產等各方面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其中最讓我羨慕的則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階層的人物形象。比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雲,就連作者寥寥幾筆勾勒的晴雯、紫鵑、雪雁等丫鬟,都成為了我國文學畫廊中的著名藝術典型。

《紅樓夢》所講述的,是一個令人稱羨的大家庭,原本榮華富貴,後來因家庭成員獲罪以致被抄家,逐漸走向沒落,終於繁華成空的大悲劇。

因此,將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故事作為主力呈現,也適度傳出了《紅樓夢》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寶玉的悲劇,肇始於封建社會中,婚姻大事向來由父母決定,子女本身並沒有資格決定。賈寶玉的父親命他娶薛寶釵,他就非娶不可,儘管實際上他心裡喜歡林黛玉。婚姻大事他無法自主,最終導致了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三個人的悲劇。

當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斷痴情 薛寶釵出閨成大禮》和《苦絳珠魂悲傷離恨天 病神瑛淚灑相思地》時,聽著悲傷的音樂。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淚來,那不爭氣的眼淚始終還是把那頁給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為結局會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與公主生活只是童話故事而已,然而,這麼悲慘的結局我卻怎麼也想不到。

當黛玉聽完傻大姐的話後,就直吐鮮血。不住地流淚。因為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黛玉她恨寶玉,恨他為什麼不理解自己。她把寶玉送給她的那絹子往火上一撂,頓時化為灰燼。熬了一天,黛玉已經奄奄一息。突然,她高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狠心兩個字還沒來得及說,只見黛玉兩眼一翻,一縷芳魂就這樣隨風而逝。

黛玉死的時候,正是寶玉娶寶釵的同一個時辰。只因瀟湘館離新房很遠,聽不到瀟湘館這邊悲慟的哭聲。

這真的是個不朽的悲劇啊!

我為黛玉和寶玉感到悲哀,寶玉最後竟然出家當了和尚,因為他知道林妹妹是為自己而死的。便在靈柩前放聲大哭。

一個風光顯赫的大家族,就這麼沒落了!不知看過《紅樓夢》的朋友們,是否都和我一樣,為他們感到悲哀、痛心?

紅樓夢的讀後感600字(二)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本值得我們好好品味的好書。

在《紅樓夢》中,作者寫了近一千個人物,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被人稱為「女曹操」、「胭脂虎」的王熙鳳。

別看王熙鳳貌賽天仙,她可是真正的面艷心狠,對待下人是心狠手辣,絕不留情。在秦可卿剛剛去世不久,她被請到寧國府來料理家事。她剛去,就把寧國府管理得井井有條。一次,有一人遲到了一會,鳳姐不念臉面,讓人拖出去打了二十大板,還扣了一個月的銀子,那人明明挨了打,還得近來叩謝,鳳姐說,以後再遲了翻倍挨打。大夥知道了鳳姐的厲害,個個都服服帖帖的。

但是惡人終有惡報,這位女霸王的下場是很悲哀的。這一切都是她自取滅亡。

雖然我還小,不是很能讀懂,但《紅樓夢》裡還有許多故事值得我們一讀喔!

紅樓夢的讀後感600字(三)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小說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閒情為中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描寫了金陵十二釵的人性美和悲劇美。紅樓夢所呈現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這是一個不朽的人生悲劇,「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蘊含人間悲歡情愁,讓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作者曹雪芹。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籍貫瀋陽(一說遼陽),生於南京,約十四歲時遷居北京。曹雪芹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遺腹子(一說曹頫之子)。曹雪芹出身在一個由盛轉衰最後徹底敗落的封建貴族家庭里,他親身經歷、體驗了貴族家庭敗落過程中的種種矛盾鬥爭,因而對地主階級的腐朽沒落和封建社會的必然衰亡,有著深切的感受。《紅樓夢》集中地描寫了賈府這個封建貴族大家庭由盛轉衰的過程。這個賈府是四大家族的代表,也是正在走向衰亡的中國封建社會的縮影。曹雪芹通過對這個貴族大家庭日常生活細膩而真實的描繪,形象地展現出當時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也就是說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也是他當時的生活寫照。

在這本書裡最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林黛玉。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釵之首,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真身,榮府千金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林黛玉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因母親早亡,賈母疼愛,接到賈府撫養教育,與賈母、寶玉同住。後來又死了父親,從此過上了寄人籬下的生活,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裡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林黛玉、賈寶玉因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真心相愛。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林黛玉與薛寶釵之間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爭,思想上的忠叛之爭,婚姻上的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之爭[1] 。在封建禮教壓迫下,林黛玉曆盡風刀霜劍,最後在寶玉、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說花謝是自然規律,又那樣假惺惺的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嘆自己會不會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的落下,沒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暗示了最後她悲慘的結局。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認為。因為在這背後,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為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凶凶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為太難受,於是她只有用詩來發洩內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裡,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就有掙脫不了的傷感。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當所有人都沉浸在與親人團聚時的喜悅中,只有黛玉在哪獨自一人傷心。沒人會懂她,自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她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說錯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當賈府一片喜氣洋洋時,所有人都在為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做準備的時候。瀟湘竹院卻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蒼白的黛玉等著賈寶玉的到來,沒想到等待的卻是心上人要成親的訊息。哭,恨已經無濟於事了,黛玉帶著無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為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痴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著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認為書中的每個人的性格,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真實寫照,而每個人的性格、生活和命運又不盡相同,即所謂的典型環境不同。如林黛玉的憂鬱、愁苦,妙玉的乖僻、不和時宜,惜春的執拗、孤介,李紈的「槁木死灰」,史湘雲的樂觀、純真……不同的性格就鑄造了不同人的生活()。以黛玉為例,由於黛玉的愁苦、憂鬱致使她的生活索然無味,於是也就有了「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奇妙詩境。黛玉不為之是一個才女,可以說她還有一點矯情,而她恰恰是她的性格,在那個年代使的她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如果在現代社會中,黛玉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可能和寶玉有情人終成眷屬,衝破了封建的束縛,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作者之所以著書為紅樓夢,是希望世人能夠從人生大夢中清醒,不要被功名、金錢等所誘惑,去理解人生的真正價值,人生的真諦所在,紅樓夢為夢,人生何時何地不似夢境一樣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回想一下過去,曾幾何時,誰不是被夢境所縈繞,只是有些人能從夢中清醒,而有些人還繼續在夢中沉迷。其實,無論是世上的人或事物,都在順其自然地變化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事有順逆成敗,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並非人的主觀意識能夠左右。它教會人們要坦然地面對現實,這樣才能做到活的坦然,活的自在,才能在窮的逆境中,鍛鍊自己,而產生超人的抵抗力,去努力拚搏,改變自己,從而獲得常人永遠體會不到的那種闖過逆境的心靈解脫感和輕鬆自在感的深刻體驗。作者的這些感悟對我們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希望大家也可以領悟到一些道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