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季羨林讀後感

季羨林讀後感(一)

《我的自傳:季羨林》這本書已經放在書桌上一個月了,但是我只翻過一點點。昨晚想著今天要去還書,所以就乖乖的沒開電腦看完了這本書。

季羨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艱辛而又豐富多彩。用季先生自己的話說:「在這一條十分漫長的路上,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旁邊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路太長了,時間太長了,影子太多了,回憶太重了……」

我看這本書,最主要的是看季羨林大師一生的三個階段。第一個是他留學期間。「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這兩句他提到的唐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可以想像那種場景。看這段經歷時,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已其老師的深刻感情。師之愛才,皆可看出。而季本身也因此感激不已。

我關注的第二個階段是文革時期。他說他是一個沒有政治細胞的人。在政治上他的分辨能力不強。但是他對於國家是特別地忠實的。但是,他也一樣沒能逃過文革這場浩劫。他曾經想過自殺,就在他準備實施自己計畫的時候,紅衛兵趕來又帶他到一個地方進行了一場折磨式的批鬥。這反而使他放棄了他的計畫。既然這都能挺過來,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呢?就這樣,他繼續生活了下去。

(看這段經歷的時候,我對文革總算是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了。我可以理解為什麼當時那麼多人受不了而選擇自殺。生命失去了尊嚴,生活失去了希望,生存也就沒有意義了。但是勇敢的選擇不是結束自己生命,而是敢於面對。)

第三個階段,改革開放後至今。這段時間他的創作最多,他的學術研究也達到了頂峰。說實在,我對他的那些關於梵文之類的著作並不敢興趣。我感興趣的是他是如何創作出來這些作品,又是選擇了何種生活態度的。大師果然就是不一樣,在耄耋之年仍這樣專注於學術。他把學術都置於一切之上了。就是在晚年生病的時候他依然不改他多年來的習慣,每天四點半起身,開始寫作。現在找到一個像他這樣勤勉的人真的不容易啊。

總算是看完了這本書了,但是我有一個地方不解。那就是他很少提到自己的家庭。雖然在留學期間他很表示了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但是到後來提及的卻越來越少。在我看來,家庭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自傳中怎麼能少了它呢?帶著這樣的疑惑,我上網查了關於他的家庭。最終,我還是有點失望的。很明顯,他和他的家人溝通很少。

他兒子季承認為「父親道德高尚,情操豐富,勤奮刻苦,樸實無華,愛國愛人,熱愛人生,熱愛自然,受人敬仰,生命後期成了一位公眾人物。但是,作為一個常人,父親的性格同樣是複雜的。」 「由於他的成長經歷和其他一些因素的關係,父親的感情世界有一個極大的缺陷,那就是他一直和家人保持著的是一種朋友的關係,一種朋友的情感,而缺少親情。對叔祖母、母親、兒女都是一樣。」「他對外人,不管是誰,一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但對家裡人,總有點冷若冰霜。對我們,包括孩子們的事情,一律不聞不問。」 對於這種冷淡,除了季承外,他的姐姐婉如也是有意見的:「雖然,姐姐對父親的吝嗇、自私、充大,以及在家裡的許多不近人情的地方很有意見,忍耐不住的時候總想和他攤牌,但還是克制住了,保持了表面上的和氣。父親並不知道自己的女兒對自己有那麼尖銳的意見。姐姐去世後,父親寫了一篇散文《哭婉如》,知道姐姐對他有意見之後,就沒有發表。姐姐不喜歡父親寫的關於我們家庭的散文,因為她覺得與實際情形相去甚遠,又於事無補,看了只會讓人不愉快。」 「我們和他可以談天說地,論古道今,可是就是談不了心裡話,交流不了感情。大家表面上一團和氣,可心裡卻隔著一段牆。」

無疑,看完這個之後,我對季老又有了另一番看法 。無疑,在學術方面他是無比優異的,但是在家庭感情上似乎缺少了什麼。我覺得家庭很重要,所以我無法認同季老面對家庭的這種態度。就以卞毓方說說的來結束這篇文吧。卞毓方認為:「一個大師對社會來說是一種寶貴的財富,而對一個家庭來說則可能意味著一種災難,因為家庭成員都要做很大的犧牲才能成就一個大師的事業,而且我們也不迴避季先生的缺陷,因為這無損於他的光輝,只會讓他更真實、親切。」

季羨林讀後感(二)

讀季老先生的自傳竟用了一個月之久,自己是一個沒有長性之人,常讓讀書間斷而讓自己所做的努力付之東流,掩卷深思,最另我印象深刻地是季先生在德國、以及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兩段人生經歷。

在德國的經歷中,讓我有一種不自覺地嚮往之情,不是嚮往德國的優越生活,我嚮往地是德國人對文化的尊崇,對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只要你願意,你就能在浩瀚的典籍中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讓自己一頭扎在研究中而自由地游弋,而在中國卻很難有這樣一種純粹的環境,這種厚重的支撐,無疑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為什麼我們中國人沒有文化,文明程度低,不得不說與缺乏這種大環境是密切相關的,一個不讀書的民族,又怎麼會文明?

其實如果中國沒有文化大革命,我們也會不趨人後,但我們卻偏偏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在十年浩劫中,一切都被毀掉,它不但毀掉的是物質和文化,更重要是的他毀掉了一個個驛動的學者的靈魂,讓思維的火花不再閃耀,讓知識成為一種可笑的由頭,更讓人在那個年代中真正地變成了牛鬼蛇神,每每想到季老先生總是被迫低著頭、一聲不吭,一天到晚生活在一種恐怖之中,我的心就難過的不得了,在一種怪獸般地心態中,獸性得到了滿足,以迫害人為樂的行為竟然充斥了十年,誰還能說我們國人現如今的素質低只怪國人本身呢?難道不是更由於那些獸類讓我們無法做人開始嗎?

季老先生用他執著的做人做事感動著我們,他讓我們知道,只要能發一份光,我們就要獻出一份熱,哪怕祖國曾經給予他那麼大的傷害,他仍然把自己的生命火花獻給了自己的祖國,並戰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季老每天的日記,季老的至死決不封筆,讓人更受到一種生命的啟迪。

季羨林讀後感(三)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是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又是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季羨林6歲離開父母,跟叔父到濟南讀書。從私塾、一師附小到新育國小,因為認識「騾」字而直接讀高校12 歲考入正誼中學。15歲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山東大學的校長是前清狀元、當時的教育廳長王壽彭。季羨林因第一學年連續獲得兩個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長獎勵的兩件墨寶,「從此才有意識地努力學習」。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得到國文老師、著名作家胡也頻、董秋芳等人親切教誨和鼓勵。這裡學習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可見,好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教育事業是天底下最陽光的造福工程,人民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肩負著創造人類未來的歷史使命。為人師表率先垂範是老師共有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老師能夠幾十年如一日不但為人師表,還為學生以後的道路鋪滿陽光的紅地毯,就更值得可敬可親了。

季先生一生對親人和朋友都是十分真誠的。他多次提到自己的母親,他在自述中說到「母親的娘家姓趙,門當戶對,她家窮得同我們家差不多,否則也決不會結親。她家裡飯都吃不上,哪裡有錢、有閒上學。所以我母親一個字也不識,活了一輩子,連個名字都沒有。她家是在另一個莊上,離我們莊五里路,這個五里路就是我母親畢生所走的最長的距離。」我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笑容來,她好像是一輩子都沒有笑過。家境貧困,兒子遠離,她受盡了苦難,笑容從何而來呢?有一次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子告訴我說:「你娘經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簡短的一句話裡面含著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歸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母親去世時卻不在身邊是季羨林心中永遠的痛。季老在晚年每當談到母親就會淚流滿面。

季老文章里最大的特點是樸實,看他的散文就如同與一位熟悉的老朋友侃侃而談。你不會有生疏難懂的感覺,而且文字又不失優美。文學的最高境界是樸素,我想季老的文風與其他人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這樸素了。這樣的文風不知是否與他的出生與人品有關呢?我認為是有關聯的,另外留學德國10年也是有一定關係的。日爾曼民族就是一個很樸實講究規矩的民族,10年也許會在他身上有一定影響。

文化老人季羨林先生2009年7月11日逝世了,享年98歲。如此高齡去世,在過去被看作「喜喪」。老人一生歷經滄桑,有起有落,憂患過,也歡喜過,走時終究福壽全歸、功德圓滿。

季羨林先生走了,他也帶走了的一段讓人唏噓感慨的歷史。他漫長的一生經歷過清末、民-國和共和國幾個完全不同的時代。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仍筆耕不輟,思想常新,保持著良知與清醒,成為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精神導師。對於這個時代來說,相信大多數人看到他逝去的訊息時,都會感到他音容宛在。那個可愛的老人形象,在我們心中一定很久都不會磨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