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明朝那些事兒》五點感概

年前單位書櫥添置了些新書,其中有套《明朝那些事兒》。這套書共分九部,其中有幾部曾於2009年在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學習期間讀過,也曾寫過第一部的讀後感,知道這套書是極為適合用來消遣的。

借閱這套書時,單位管理的同事對我說:怎麼喜歡看明朝的東西?明朝都是些壞人!

他這句話,不敢苟同。第一,我並不是特別喜歡看明朝的東西,我只是覺得這套書適合當下的我用來消遣而已。第二,明朝雖然皇帝、太監以及一些權臣不怎麼樣,但好人,也就是忠臣義士還是有的,而且讓我看後會久而不忘的。譬如被「滅十族」的方孝孺、「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知行合一」的王陽明、被當年明月評價為「曾有一人,不求錢財,不求富貴,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渾之氣,萬仞加身不改之志,千年之下,終究不朽」的楊漣,當然還有存在較大爭議的抗清名將袁崇煥。

讀《明朝那些事兒》嚴格意義上不算讀史,因為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史書,但卻很適合像我這樣的人通過它去了解明史。雖然當年明月是以自己獨特語言風格來敘述的,但卻不是戲說,也雖有自己的評說,但歷史中的事件與人物都還有據可考,可以讓讀者輕鬆地消遣式地通曉串連起明朝歷代中的事件與人物。

閱讀是需要一些能力的,如我者,不大能看懂或看得進去較為高深的學術著作,只看一些于丹的書、易中天的書,還有當年明月寫的這套書,這不是不求上進,這其實是有一點不幸。正如香港文化人梁文道先生所說:「讀書讀得越多,越發現真正要讀懂我們心目中所謂的經典名著,你可能要有一點運氣。」顯然,我缺少一點這樣的運氣,無法像一些生長在家庭條件不錯的人,受到良好的書香薰陶,國小到大學都接受了不錯的教育,慢慢走過一條幸運的軌跡,漸漸培養出一種閱讀能力,幫助他們讀到很多人沒辦法讀進去的書。應該說,像我這樣的人極為大眾,但這不妨礙我們以任何目的、任何方式去閱讀。有一種讀書叫做無須求甚解,能讀,堅持著讀,其實就會感到幸福。

巧的是在我寫這個筆記時(),微信朋友圈中一小妹發了一條這套書的讀後感,無論有沒有道理,錄之算作結尾吧:

從其中的許多歷史人物中得出一個結論——一個人能否做成大事,起決定性因素的是人品。能力很強但人品不佳,反而誤事。更有甚者,能力差人品更差者,因自身擁有的籌碼站不住腳跟,便擠兌能幹實事的人以保地位,結果就是帶不了兵,更做不成事。既然同為一個目標奮鬥,就不應該站在制高點對平級的人頤指氣使,唯有團結一致才能建設好所謂的集體,做成想做的大事。

她在這段話後附了一句:個人見解,不喜勿噴。看得出她是個單純、要求上進的好姑娘,滿滿的正能量,在此為堅持閱讀的她,也為我自己點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