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白夜》讀後感:一生等待一瞬,一瞬已是一生

生活在19世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我第一次讀他的作品,《白夜》是個小小的中篇,情節單純,敘事乾淨。主人公是一個每天生活在幻想中的人,換言之,他在真實世界中從沒有過真正的生活,直到他偶遇了娜斯晶卡。娜斯晶卡因為有個多年來把她用別針別在裙子上的奶奶,也幾乎沒有過真正的生活,而她所有的真實過去只是一年前愛上了一個甚至並不很了解的人。兩個同樣缺乏生活的人在白夜裡一見如故。

我在今天凌晨讀完了故事,不困,回想了一下才發現整本書其實都寫滿了兩個字,等待。主人公曾經擁有的歲月與真實的這短短五夜相比,所有的意義濃縮成了一份等待,而這真實五天中,每晚十點以前的全部鐘點同樣全部是他焦心的等待;娜斯晶卡也差得不多,一生仿佛只在遇到那個男人時突然有了意義,而男人離開後約好的一年為期直到這最後五天,也全部是在等待中度過——讓人憂傷甜美,讓人積重難返,讓人無可所為只能盼著日升月落的等待。陀思妥耶夫斯基沒有過多的描寫白夜,我自己卻覺得這個意象適合極了等待,在連日升月落都再見不到的白夜,等待中所有的情緒變化都變得可視,都不再容易壓抑,就好象獸本來可以到草叢裡去舔舐傷口,而白夜就仿佛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

故事結局很波折,姑娘心愛的男人對自己不聞不問,超出了她等待的容忍限度,她認定他背叛了自己,她正常而自然的愛上了身邊這個陪她等待了五夜的曾經答應不會愛上她的幻想者。任何誓言都沒法阻止心底生出的愛戀,他無法壓抑的真實的愛上了娜斯晶卡。他們決定在一起,他們開心的在深夜在彼得堡逛來逛去總有說不完的話久久不願分開。故事沉浸在最幸福的情景中時,姑娘曾經心愛的男人出現了,毫無跡象的,而娜斯晶卡,她毫不猶豫的回歸了她的等待。小說的結尾,主人公又回歸了他的幻想者虛幻的生活,一切再次黯然失色。

收束句:「天哪!整整一段()短暫的幸福時光!但即使對於人的整個一生來說,這恐怕也不能嫌短吧?……」等待是欣喜的,你預感到幸福即將降臨,等待是悽苦的,你預感到虛無永恆占據,等待其實是沉靜的,就像李志那首1分12秒的小曲——《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