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書心得《傲慢與偏見》

  說到讀書心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傲慢與偏見》,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也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傲慢、偏見,這兩個毋庸質疑的貶義詞,讓簡.奧斯丁的作品成為精緻的象徵一時之間聞名遐邇,從而傲慢與偏見也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偉大著作。

  簡.奧斯丁生於一七七五年,卒於一八一七年。其間英國小說正處於青黃不接的時期。以范妮.伯尼為代表的感傷派小說和哥德式傳奇小說雖然風靡,但終究因蒼白無力而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此後奧斯丁發表了《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勸導》等六部小說。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傷感、哥德式小說的矯揉造作,使得現實主義小說的高潮開始啟蒙。    《傲慢與偏見》以男女青年的戀愛婚姻為題材,然而與大多數戀愛小說不同的是,它以男女主角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述了四起姻緣,通過對照與描寫提出了道德和行為規範的問題。

  當我讀完這部著作的時候,我為伊莉莎白和達西最終美滿的結為伉儷而感到欣慰和滿足。是的,是因為他們有傲慢,有偏見,才會有這一切的波折。伊莉莎白是個熱情、活潑、卻又不乏純真的鄉村少女。她不懂得勾心鬥角,不懂得如何區分真實和虛假,因而偏見在她心中產生。達西是一位上流社會的貴族,如此鋒芒畢露的顯赫地位,怎會使他不在心中擰成一份傲氣?他的傲慢正因如此,讓人們忽略了他身材魁偉、眉清目秀、舉止高雅、一表人才的形象,任憑他財產再多,人們也只會認為他自高自大、目中無人、不好逢迎。伊莉莎白也正是因為對達西的偏見,而才使她輕信了威克姆對達西人品的貶低之言。

  可欣的是,達西與伊莉莎白的矛盾最終融解了。構想,如果達西沒有向伊莉莎白示愛意,或是在遭到拒絕和人格的侮辱後沒有澄清,並放棄了對真愛的追求,那結果又會是怎樣?會是一個悲劇,也許簡與賓利執著的感情也會毀於一旦,莉迪婭的輕狂舉動會使貝爾特家庭蒙上羞恥的陰影,名聲敗壞。然而這一切都沒有呈現。因為達西用他理性的眼光看到了伊利沙白的純真,他原諒了她。因為愛她,所以他會不顧祖母凱薩琳的阻止,毅然選擇了她。

  這樣起伏跌盪的愛情,僅有真摯愛情的滋潤,他們是因為有了「愛」才走到一起,簡與賓利、達西與伊莉莎白。他們的愛是純粹的,而夏洛特與柯林斯的愛情則完完全全建立在金錢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愛情觀從側面也折射出了社會中兩種不同的人群的對立,反映了當社會中的某種矛盾。在本書中,女性的社會角色是很明顯的,即便是有錢的太太、小姐們,充當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婦而已,社會中男尊女卑的現象十分嚴重。比如班納特家中有6個小姐而沒有男孩,因而此班納特家的財產不得不由班納特先生的侄子繼承。這樣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妝只有從其母親當年的嫁妝中分得,嫁妝的卑微常常使的年輕的小姐們不得不選擇一條像夏綠蒂那樣的路,通過婚姻來為自己將來的溫飽作打算,自然會將婚姻視為金錢至上的買賣。如書中所描寫的,每一位太太在後半生最大的願望便是嫁女兒,讓她們未來在丈夫資產的庇護下得以生存。因此,郡里一旦來了一位有錢的紳士,母親們便認定他為自己的準女婿。所以當班納特太太得知伊莉莎白拒絕柯林斯的求婚後十分氣憤,責怪女兒不明智。以柯林斯在金錢方面的條件而言,可以保證伊莉莎白將來有安定、溫飽的生活,在其母親看來,放棄這樣一棵「搖錢樹」簡直是無理取鬧。在她年輕的時候,也是通過婚姻換來的衣食無憂,現在她更有義務要求女兒們以此獲得「幸福」,沒有原因,這只是一種規律,是英國社會當時的婚姻法則。

  沒有經濟能力的女性在當時的金錢社會中得以舒適生存的唯一辦法是,出生前就挑個名門旺族,但這僅憑機緣,更多不幸出生於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們從不發現這是社會的弊端,而一直認為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就像是花瓶,等著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闊綽的人買走,僅憑運氣,與愛情無關。 這便是那一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錢至上的一個體現。社會的不平等性註定了那一時代的婚姻結構,享受愛情是一種奢侈。

  《傲慢與偏見》通篇是伊莉莎白幽默的俏皮話,可是這種強顏歡笑下,隱藏的卻是那一時代人們無盡的苦惱、不滿、遺恨。令人羨慕、認可的「幸福」背後,堆砌著的又是什麼呢?是金錢、痳木、淚水、悔恨、遺憾,或許還有更多更多。這本書就是給了你一個這樣的空間,讓你去思考,去感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