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1000字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1000字(一)

讀完歌德的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可能由於對當時的社會背景不了解的緣故,只發現該書講述一個屌絲因情所困並且事業受挫而走上自殺道路的故事。

維特出生於一個較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喜好繪畫,嚮往青山幽谷、晨曦暮靄、村童幼女的鄉村生活,喜愛自然,並且多情善感。在一次舞會中偶然邂逅了心中的女神綠蒂,並且和女神有過一段甜蜜快樂的時光,但是幸福畢竟是短暫的。綠蒂早已是別人的未婚妻,隨著其未婚夫的歸來,維特的煩惱也隨之而至。他陷入情網不可自拔,如此的痴迷,以致寢食難安。看不見女神,就覺得世界黯淡無光,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引起他的興趣,他將女神當做自己生活的全部。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糾結與掙扎後,他決定離開這個讓他魂牽夢繞但又痛苦的傷心之地,到城市工作,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出一番成績。

可是新的工作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大的安慰,他發現自己的工作方式和領導的格格不入,然而他又是一個清高和自尊心極強的人,不願與現實妥協。在伯爵家的一次聚會中,他備受打擊,迫使他辭職而回到曾經的傷心之地。而此時的女神綠蒂已為人妻,他對她的愛不因時光的流逝而減少,反而更加的深沉。但同時他發現自己作為第三者的處境非常的尷尬,最後迫於壓力而走上自殺的道路。

維特之所以自殺有兩個原因: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內部原因是維特把愛情當做生活的全部,當自己所追求的愛情無果時,他就陷入了深深地痛苦之中,覺得生活沒有意思,活著也沒有意思。外部的原因是因為他作為一個敢想敢做,並且多才多藝的才俊,想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卻發現原來是自己太天真,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社會格格不入,要麼選擇妥協,要麼選擇放棄。他的事業受挫後,他發現自己一文不值,這是他自殺的另外一個原因。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後感1000字(二)

即使是再浮躁的年代,我們也不能少了做夢的理想,這個理想是關於「文學」,我們是孤單的一群,我們又是各有主見的一群,所以,更需要相互打量,用文學的理想相互打打招呼,無論是溫暖或者是刺痛的。

——題記

也許接下來我所說的將是瑣碎而繁雜的,又或者說是平庸而無聊的,更甚者有拾人牙慧之嫌,可是,它確確實實曾在我腦海中活躍喧囂著,讓我的思想陷入一種空前勞作的狀態。讀過《少年維特的煩惱》的人似乎都會明確的看到它愛情的主線,無可厚非,是愛情奏響了這本書的主旋律,讓維特的煩惱觸動每個少年心中對愛情的渴望和暗藏的情愫,讓我們在其中找到自己可以寄託的影子。可是除了愛情,維特還是煩惱的,或者說維特從開篇到結束一直都是煩惱的,而遇見綠蒂,遇見這段無果的愛情,讓他本不平靜的內心更添波瀾,這種煩惱是對人生的煩惱,對這個社會透析之後的無所寄託的煩惱。下面是我的感想,也許還是淺薄的,但希望它無傷大雅。

愛情是《維特》這本書的中心情節,而這部作品的巨大價值和魅力也來自於其中的愛情描寫。在那些書信的字裡行間都滲透著這份愛情帶給維特的苦惱,壓抑在心中無法宣洩,無法排解,得不到卻也放不開的痛苦和掙扎。那份愛情如同沸騰的熱血在他的體內叫囂,這些我們是可以切切實實的感受到的。

但是,讓維特痛苦憂傷的不只是愛情,讓維特走向死亡的也不只是愛情,讓這本薄薄的小書兩年間在德國印刷了十六次的不只是愛情,經過多少年依然能引起讀者內心共鳴的,也不只是愛情。其中摻雜著維特的人生。

人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中要獨立,而獨立這個過程勢必伴隨著孤獨,也許這就是人們對越長大越孤獨無聲贊同的原因。在現實中,我們作為獨立的個體總會由孤獨新生孤單,由孤單新生寂寞。一個孤獨的靈魂需要一個恆定的伴侶來傾訴內心的喜怒哀樂,而有思想的人孤獨會更甚,因為他會生出一種知音難求的想法,而維特正在此種行列中。

他有獨特的觀點,獨立的性格,他遊歷四方,看透了資本主義世界中各階級的明確界限,又不得不痛苦的看著人們在規定的階級範圍內小心翼翼的生活。他對資本主義世界中以錢、權至上的生活方式不屑一顧,卻又不得不深陷其中。他曾在信中說過這樣的話:「最令我感到不快的是,侯爵經常人云亦云,高談闊論,講一些聽到和讀到的東西。再說,他之重視我的智慧和才氣,也勝過重視我的心;殊不知我的心才是我唯一的驕傲,才是我的一切力量,一切幸福,一切痛苦以及一切一切的唯一源泉!唉,我知道的東西誰都可以知道,而我的心卻為我所獨有。」

這種時候他就會重溫綠蒂的善解人意,並且想念他們之間的相談甚歡。()這種時候他內心充斥的不僅僅是他所感受到的愛情來敲門的美妙情感,更帶著一種將現實世界失望苦悶轉移寄託到愛情上的使命。我曾想像維特這樣有著哲學思想的人應該會找到另外一種視角,比如說放棄這段愛情,正所謂天涯何處無芳草,可是他逃離了那個地方卻逃離不了那個心中的影象,因為這時候的綠蒂不僅僅是他的愛情更是他的寄託,就像魯迅說過的: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走。維特說:「一當我們失去了自主,便失去了一切,我有時甚至希望當個短工,以便清晨一覺醒來,對未來的一天有個目標,有個追求,有個希望。」他有要求改變現狀的熱望,可是他掙脫不開這如無形的網般密密纏繞的內心。

維特,彷如溺水的人,求生的欲望告訴他要攀上浮木,但現實總是清晰的擺在那裡無法碰觸,而腳踝上的水草在他每一次的掙扎中都要更緊的纏繞,無法掙脫,直至脫力,最後他的悲劇似乎是無可避免的。不要說他為了殉情,多傻。其中摻雜著他的無力,對這個社會,對自己的內心都是無力的。他已經沒有了寄託,人的精神支柱倒了之後,他該是多麼不堪一擊。他在信中這樣寫過:「我的生活缺少了酵母;使我深夜仍精神飽滿,一大早就跳下床來的興奮劑已不知拋到了何處。」

歌德自己也曾對《維特》做過評論:「幸運遭到阻撓,活動受到限制,願望得不到滿足,這些都不是一個特殊時代的,而是每個人都碰得著的不幸事件。假如一個人在他的生平不經過覺得《維特》就是為他自己寫的那麼一個階段,那倒是很可惜了。」也許這就是維特煩惱的要義,是世界上每一個維特的煩惱。我們都曾維特過,都曾在我們的青春中留下過那些無法釋放卻也無法吞噬的煩惱。

以上都是一家之言,只是如題記中所說的,藉此機會和大家打個文學上的招呼。而這也是我寫這篇讀後感的初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