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書筆記

《貨幣》讀書筆記

  宅在家裡的國慶長假,無意中翻出2012年購買的《貨幣》一書,這本書是當年央視紀錄片《貨幣》的同名書籍。再看一次,依舊收穫良多。跟上次不同,這次特地做了簡單的閱讀筆記。把書中散落在各個章節的內容,按自己的理解做了整理,再加上一些個人的想法。這也算是這個國慶最大的收穫了。

  貨幣有三個職能:

  一、是價值的尺度,或者叫做記賬的單位;

  二、是交換的媒介;

  三、是價值的儲存的手段。

  其中,貨幣的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充當衡量商品所包含價值量大小的社會尺度。貨幣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也具有價值,因而能以自身價值作為尺度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

  天平的兩端一邊是商品,一邊是貨幣。如果現在1元能購買1個雞蛋,也就是1元=一個雞蛋。理論上,如果幣值穩定,10年後,這個等式仍然可以成立。

  實際的情況是,金本位製取消後,貨幣的命運就隨之發生了改變——

  美國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隨意印刷出來的每一美元,都是對家庭、大眾以及公司所儲存的收入的剝奪,無異於一種偷盜行為。(美國猶他州眾議院議員肯。艾沃里)

  從1960-2011年年末,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28倍。

  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28倍,如果同時期美元總量也增加28倍,天平將自動保持平衡,1元=一個雞蛋,一切跟51年前是一樣的。

  現實的情況是,在這期間,美元總量增加了38倍。28*1.35=38,商品的價格必須被動增加1.35倍,天平兩端才能保持平衡。

  也就是說,1.35元=一個雞蛋。雞蛋還是那個雞蛋,卻需要更多的貨幣才能購買到。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放水。濫發的貨幣,導致了貨幣本身的貶值。用來丈量價值的貨幣這把尺子,自身的刻度發生了扭曲,已然不能準確丈量其他商品的價值。

  其他國家的情況也大體是這樣的。這期間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131倍,而日元總量增加了138倍;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32倍,而英鎊總量增加了240倍。

  那麼,中國的情況如何呢?

  1977-2011年年末,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41倍,而人民幣總量增加了991倍。

  34年間,1元的雞蛋變成了41.29元。(1977年雞蛋大概3分錢一個,現在1.5元一個,增加了50倍。)

  當然,這還不是最極端的情況。世界上最大面額的鈔票是1000億津元,1000億津元只相當於10美元。10年前,1000億津元可以購買10棟豪宅,現在只能買三個雞蛋。1000億津元只能買3個雞蛋,錢不值錢了。面對洶湧澎湃的貨幣發行量,我們該怎麼辦?

  1、  不能持有現金。

  貨幣的其中一個只能是價值儲存的手段。但是,在今天,它一定不是財富保存的最佳手段。持有1000億津元,10年間,10棟豪宅變成了3個雞蛋。希望這個悲劇不要發生在你我身上。

  2、  不能過早停止工作。

  80年代的萬元戶,如果停止工作,希望能籍此養老,到現在就已經是赤貧了。工作,不僅讓我們保持跟社會的接觸,也讓我們賺取屬於自己的麵包。

  生命不止,賺錢不息。想要維持一個體面的生活,要不就錢生錢,要不就依靠自身的體(智)力賺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跟上不斷發行的貨幣的步伐。

  (註:紅色數字來源於《貨幣》一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