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作者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特別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存心給他寫本傳記的念頭,已經存在心中有年。那時作者希望寫一本有關蘇東坡的書,或是翻譯些他的詩文。像蘇東坡這樣富有創造力,這樣守正不阿,這樣放任不羈,這樣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擺在書架上,就令人覺得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全書概要:
卷一——童年與青年
蘇東坡在兒時和弟弟蘇子由都受到了很良好的教育。蘇東坡更是第一次應試就中了高第。蘇東坡的妻子也很賢惠。父親也終於金榜題名。
卷二——壯年
蘇東坡在朝為官,反對王安石變法,盡力挽救彌補,可惜被貶。被貶期間,信奉了佛教,注重了養生,滋潤靈魂。
卷三——老練
蘇東坡年輕時的火氣已無,只剩下安靜平和的心態。兩耳不聞窗外事,與朋友對酒當歌,生活順心如意,倒也滋潤。後來重新當朝為官,致力於挽回王安石變法的後遺症。
卷四——流放歲月
蘇東坡的一生終於了盡,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是永垂不朽的。
摘抄及點評:
摘抄:
蘇東坡此人,是不可預測的。在詩的開端,習慣上總是出之以輕鬆自然,隨之用一兩個歷史上的典故,再往後,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麼出現,詩人他自己更是不知道。有時,他筆下寫出雖不相連貫的東西,卻構成了驚人的妙文;一首毫無用意的歌,記載剎那之間奇特的印象,然後忽然一變為苛酷、為諷刺、為育有深意的譏評。他不愧為詩文大家,動氣筆來,真是「如行雲流水,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止」。他的風格是屬於那全任自然一發不能自已的一類。
點評:
蘇東坡輕快、開闊、好辯、天真、不顧後果、直言無隱、玩笑戲謔,沒有什麼禁忌。在作者「行雲流水」的刻畫下,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蘇東坡詩歌的放蕩不羈,豪放自由。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他的詩歌,很難找到固定情調,他總是隨意的發揮,文豪之「豪」字也由此而來。
評價:
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對蘇東坡的的刻板印象就是一個天才的詩人、詞人,然後就沒了。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了解到我的觀點原來是這麼的淺顯。蘇東坡的文章雖然名揚天下,但是仕途坎坷艱辛,四次被貶,屢遭迫害。但是他卻始終不改他樂觀爽朗率真的天性。這「真」使他心中無所牽掛,胸懷坦蕩,雖累遭打擊而樂觀情懷不變。他身上具有的浩然正氣,讓所有騙他、在背後說他壞話的陰險小人自愧不如,只能以貶官的方式貶離蘇東坡,卻暴露了他們自己的齷齪。在黃州,在嶺南,在海南島,不管環境多麼艱苦,他都能苦中作樂。「酒足飯飽,倚於几上,白雲左繞,清江右回,重門洞開,林巒岔人。」如此悠哉游哉,比之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與灑脫,有過之而無不及。眼前皆美景,只因心中有陽光!
在官場上,他是勇敢的戰士,治病的醫生。 譴責卑劣的政治手法,主張廣開言路,廢止青苗貸款法,他單槍匹馬向朝廷之腐敗無能進軍,無情抨擊「官官相護」的虐政。這樣敢於為了百姓而戰的人,在那個亂世真的不多見。
如果你沒讀這本書,你永遠只記得宋朝那個「蘇軾」名字,卻不會記起他真正的這個人和那個一心報國的「蘇東坡」!
說話需要謹慎當心,切不可向一切人談論自己的心事。也不要一發現什麼不對,就像在飯菜里找到個蒼蠅一樣,非要唾棄不可。要了解說話的對象,不能跟所有人都暢所欲言。否則就有可能像蘇東坡一樣,空有自己的才華,卻無人幫忙施展,還要一次一次關入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