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兩天,各地的高考成績陸續公布,高考狀元相繼出爐。
一個需要直面的真相是:
狀元多集中在省會或次省會的名校,家教極好,家庭殷實,素質全面,光環等身。
比如,2018年的安徽高考文科第一名,是來自合肥一中的鄭辰筱,她以總分678分的成績奪冠。
接受採訪時,這位戴著眼鏡的文靜女孩說,她最愛出國旅行,國中時就跑遍了十多個國家,12歲時曾一個人隻身去美國旅行。
比如,四川省理科狀元周川,高考成績718分,來自四川省遂寧市,高三18次摸底考試他15次都是第一。
周川有個已經在北大醫學院讀書的姐姐,最崇拜的偶像是C羅,家境不錯,家教極好,極其自律。
再比如,以653分榮摘四川省文科第二名的卓汐聰,來自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
他長相英俊,愛好眾多,是學校主持人,喜歡模聯。
在成績出爐接受採訪時,他當場就秀起了英語劇《貓》中的片段,引來陣陣喝彩。
父母優秀,家風良好,自信樂觀,成績優異。
這些高考狀元所展現的特質,不禁讓人想起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的一段話:
「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
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
不管你承不承認,那些擁有合格父母、豐富資源的城市孩子,正在把那些家境貧寒、信息閉塞的農村孩子,遠遠甩在身後。
寒門難出貴子,是自古以來的現實。
但寒門如果不出貴子,又如何改變命運?
2
幾天前,一位在鄉村教書的讀者,給我發來微信。
周末,她到城裡辦事,順便看了幾家教輔機構。
看完後,她震驚萬分:
英語班,作文班,奧數班,口才班……每個班都人滿為患,異常火爆。
看完出來後,她痛心疾首地對我說:
當農村父母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離鄉四處流浪,把幼小的孩子留守在家,一年也見不上兩面時,教育已成為城市家庭的重中之重。
培訓機構里,到處都是滿臉焦慮的家長們,費盡心思為孩子彌補短板、製造特長的身影。
當農村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奧數,什麼是潛能英語,什麼是美聲唱法,什麼是一對一教學時,教輔已成為城市孩子的學習日常。
特長課堂上,到處都是一臉稚氣的孩子們,絞盡腦汁奮筆疾書、自信滿滿力爭最好的模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比之後,更加無奈。
農村孩子資源太匱乏,視野太狹隘,想走出去太難,想改變命運太苦。
是的,條條道路通羅馬。
但,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羅馬,而有些人一輩子也沒去過羅馬,更有一些人拼盡全力趕往羅馬,卻在中途丟了性命。
現實從來不平,只因起點壓根兒不同。
但是,對於窮人家的父母和孩子來說,如果不盡最大努力去縮短自己和羅馬的距離,那一輩子只好待在遠離羅馬的缺憾與短視里,活得艱難又委屈,辛酸又不易。
3
我是來自農村的孩子,出身地地道道的寒門。
但從小,我沒有怎麼讀過書的父母,就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農民家的孩子,除了讀書,沒有別的出路。」
我哥自幼聰慧,但國中時和一幫壞孩子混到一起,成績日益下降,懶散不思進取,甚至逃學曠課。
我永遠記得那個雨天,父親接到老師的通知後,把他從學校領回來,關到餵牛的西屋裡,揚起鞭子狠狠抽下去的心碎與絕望。
沒有誰比一個農民更知道,放棄讀書的孩子將要面對怎樣艱辛又粗糲的人生。
我哥15歲輟學,就北上南下地打工,曾經被老闆騙過,被工友黑過,被老鄉欺過,也曾因工傷險些殘廢。
一直人到中年,他才在省會開家小店維持生計,所賺的每分錢都飽含著辛酸與不易。
而我,在父母的教誨下,讀完中學,考上大學,參加工作,致力寫作。
雖然,我過得也不富有,但相比我哥要輕鬆開闊許多。
內心的光亮和見識,身邊的人脈和資源,也讓我能在父母和兄妹遇到難題時站成一棵樹,盡最大可能陪他們出謀劃策,渡過難關,找到出路。
每每這時,我都忍不住這樣感慨:
當初,父母之所以盡最大努力送我到更遠的地方,是希望我有一天不再如他們那樣,活得卑微又迷茫。
雖然,像他們這樣的寒門父母,無法給予我最好的條件和資源,但他們已經盡力把能給予的最好的一切,都給了我。
寒門或許難出貴子。
但如果寒門的孩子不去努力,不去爭取,不去奮鬥,就永遠無法從寒門來到朱門,由卑微變得尊貴,從困苦走向新生,從底層來到頂層。
4
高考狀元出爐,寒門子弟沉默了。
為什麼?
因為,出身寒門的孩子,想一鳴驚人太難了。
但我們為什麼不能放棄自己?
因為,只有一代又一代寒門孩子不停努力,咱家才能從農村來到城裡,從貧賤變得富裕,從清貧之家變成書香門第。
是的。
今日寒門裡,很難覓得高考冠軍的身影。
但明日冠軍里,一定有寒門之家的後代。
這,正是代代寒門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意義。
原題:高考狀元出爐了,寒門弟子都哭了。
來源:閒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情感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能寫親情愛情故事,會寫親子教育熱點,被讀者稱為「能文藝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