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夢想,負重前行
文/張戈
近日,看到一份媒體的調查報告:三千多名受訪者中,約75%的受訪者認為家庭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人的職業發展,同時,只有近三成的受訪者認可奮鬥能改變人生。這也就意味著,十個人當中,只有三個人認可奮鬥的意義,相信奮鬥能夠將他們從父輩的人生軌跡中帶離,從而得到比父輩更優越的社會地位與職業發展。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調查結果,在我們倡導用知識與奮鬥來改變命運的同時,很多人在努力過後,依然發現,現實境況是如此的難以改變、如此的無力,並且它所給予人的失望與無奈卻又是如此的沉重。
這種社會地位、職業發展上的「世襲」,是社會階層固化的體現,中國當下社會階層的分化與固化正逐漸描繪出一幅凝滯的圖景,下層社會向上層社會流通的渠道日趨狹窄,「貧二代」實現翻身做「富一代」的夢想,變得遙不可及而又萬分艱難。
曾經被改變命運的不二選擇——教育,其推動社會流動的能力已陷入低潮,當社會在對教育體制不斷質疑時,大家已經逐漸發現,中國當下的教育體系已經無法承載寒門子弟一躍龍門的夢想了,貧困的「世襲」已經變得頗為無奈。這種「世襲」並不只是從大學畢業後走上社會的那一刻開始的,從我們考大學、考高中,甚至是進入幼稚園的那一刻,這種「世襲」就開始如影隨形。強者從一開始就占據了豐厚的資源,從而一路領先,而弱者,必須付出難以計數的努力,也許才能和先天的強者「坐下來一起喝咖啡」。記得教育學者楊東平在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公平問題進行調研時所得出的結論:中國國家重點大學裡的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就開始不斷滑落。這個結論意味著,個人的出身同受教育水平之間的聯繫愈發得緊密,個人命運依靠接受教育來轉變也愈發艱難。
這是一個越來越多的人所能感受到的普遍現實,社會各個層面都在呼喚教育公平,然而決心與口號都是如此明亮的時候,現實境況還是令人失望。上次我曾提到過的痲城課桌事件,它反映出了城鄉教育之間的巨大差異,這些情況不只出現在農村,城市裡的邊緣群體,也在承受著教育不公平的種種。(勵志文章 )近期,就隨遷子女異地高考的條件所引發的爭論,所揭示的,正是招生中以戶籍來區別對待的不平等現象。一個為城市的發展做出多年貢獻的群體,他們的孩子在高考時,卻因戶籍、父母有無穩定工作等等原因,諸多受阻,甚至連參加高考的資格也岌岌可危,這是極其不合理的。
一直以來,我們在教育公平方面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對於盤根錯節的現狀,也許會有人企盼一場轟轟烈烈、徹徹底底的變革,能一下子將一切都變得美好順遂,這是童話。就連錢理群在致力於基礎教育的改革時,對於自己的「屢戰屢敗」,他也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潛移默化的,教育的改革也要遵循「慢而不息」和長期奮鬥的原則。促進教育公平,進而暢通和拓寬社會下層向上層流動的通道,這將是一場長期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最可悲的並非是這個過程所要消耗的時長,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眾多期望的打碎和夢想的泯滅。就像一開始就提到的那份數據一樣,十個同行者中,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三人堅信奮鬥的重要,堅信夢想還有實現的可能。
現實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夢想的打碎,倘若你屈服,那你就永遠只能臣服於叫做「命運」、「出身」的這些東西。很多沒有從父輩那裡繼承到財富、地位的人們所面臨的情況大多是:現實很沉重,未來很遙遠。對於這些人來說,改變命運就是在負重前行,在前行的路上,夢想不應該是肩頭的重量,而是助你飛翔的翅膀,它能減輕現實的疼痛感,能讓你看到奮鬥的意義。
無論如何,負重前行時,也請保持向上的夢想。
帶上夢想,負重前行
- 相關文章
- 推薦文章
- 熱門文章
- 您可能感興趣文章
-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四)
- 讓你的友誼保持一生的5大法則
-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 大學生十八條受益一生的定律
- 2013高三百日誓師誓詞
- 愛是藏不住的,閉上嘴巴,眼睛也會說出來
-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三)
- 在醒著的時間裡,追求你認為最有意義的事
- 你有沒有努力去當最後一個人...
- 看淡世間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 南方周末2013新年獻詞
- 你早該知道的十件事
- 記憶被吞噬的母親
- 2012十大經典段子
- 讓人奮發圖強的勵志語句
- 讓男人魅力四射的100個經典原...
- 高三勵志:把心放寬
- 經典QQ個性勵志簽名(五)
- 人生感悟:六個字提高個人修養...
- 怎樣提高孩子的聽力記憶力?
- 經典QQ個性勵志簽名(六)
- 孩子過於敏感和脆弱怎麼辦?
- 寫給年輕的父母:包辦的惡果
- 經典QQ個性勵志簽名(七)
- 心結
- 思念老父那幾次痛打
- 讓我陪你慢慢變老
- 父母心聲: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
- 春節回家應做的六件事
- 暖腳
- 行走的父愛
- 今後為父親做的事是陪父親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