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我們小撒老師說的時候,可能大家覺得北斗離我們很遠,實際上北斗跟我們很近。可能好多人今天過來,是不是坐了共享腳踏車,坐了共享腳踏車,實際上就用了我們的北斗,它通過我們的地基增強的高精度,只有我們亞米級、分米級的這樣一個精度以後,它就可以告訴我們的共享腳踏車你們車友,可以準確地停在什麼地方。它有一個電子圍欄,你們的共享腳踏車,如果不在指定地方存放的話,就有簡訊告訴你,你不是在指定的地方。我們的北斗,離你們實際上是很近的。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就是用了我們北斗短報文的這樣一個功能。地震以後,在地震災區裡面,所有的電力設備、通信設備,全部癱瘓了,裡面的信息傳不出來,外面的信息傳不進去,最後我們的救援的隊伍,就帶著我們的北斗終端,把當時災區的情況,實時地報告給我們的指揮中心。我們的指揮中心知道情況以後,實時地進行了搶救,這就實際上為我們災區的人民,打開了一條生命的通道。我們現在海上的漁民,也用了我們的北斗,他把我們的北斗,說成了是救護神,把北斗叫作是他們的海上媽祖,他們到了遠海以後,就可以通過我們的北斗跟家人報平安;同時,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還跟我們的應急指揮中心求救。我們的交通部門利用我們的北斗,形成了一個車輛監管系統,對我們的一些危險品的運輸車、長途客車、一些旅遊客車,進行實時地監管監控。現在跟原來同期相比,事故率和傷亡率已經下降了百分之五十。它的作用就是這麼厲害。實際上現在的北斗,是走入了千家萬戶。
我們的「兩彈一星」元勛,孫家棟院士,他是我們航天的「衛星之父」,實際上就是我的前任。他為了整個北斗嘔心瀝血,現在他88歲高齡,還是為北斗系統搖旗吶喊。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我記憶猶新,我們建設北斗關鍵還是在用。只有用得更加普及,更加深入,這才是贏家。
這個北斗系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系統,其實簡單地來說,在天上它是一個多顆衛星在多種軌道,組成的一個星座,同時在地面,也星羅棋布很多種監測接收機,這兩個網,天上一個網,地下一個網,形成了我們的天羅地網,這個天羅地網,就是我們的北斗系統。北斗人為了建設這樣一個系統,經過二十年的努力,走完了美國、俄羅斯四十年的歷程。在這個道路上,凝聚了成千上萬的科研人員,為之而奮鬥,我在這兒給你們透漏一個數據,乾我們北斗導航的人,八萬多人,三百多個研製單位。我們齊心協力,同心同德,擰成一股繩,為我們中國自主的衛星導航,探索一個廣闊的前景。
我想起一個讓我特別難忘的情景,2007年4月17日,我們有十多家研製的廠家,在一個大操場上面,把這個接收機擺成一線,等待著這樣一個信號。晚上八點鐘,下發第一組信號的時候,我們十幾個用戶接收機,同時接到了這樣一個信號,這個時候,我們整個操場是歡呼跳躍,同志們互相擁抱,來祝賀這個勝利。我也含著熱淚,向我們的首長報告了這樣一個勝利的喜悅,說我們勝利了,我們成功了,我們的頻率保住了,我們北斗二號持續發展的合法權益保住了。說句實在話,我每當說到這個情節的時候,我都有點動情,除了勝利的喜悅以外,還有一種壓力的釋放。
衛星發射之前,必須要獲得國際電聯規定的頻率資源和軌道位置,得不到這個東西,你發上去的衛星是不合法的。我們在2000年4月18日,請記住這個日子,向國際電聯申報了這個位置,獲得了批准,按照國際電聯的規則,在獲得批准以後,你必須七年內發射衛星上去,然後把所需的這個頻率信號發下來,才算你真正占有了這個頻率資源,就意味著我們的空間的這個國土,你才能拿得到。那就是必須要搶到2007年4月18日以前發射這個信號。
四月初,就是大概4月2日、4月3日的這樣一個情況,衛星伴隨著運載火箭,到了我們的發射場,到了發射塔架上面,準備發射。但是恰恰就在我們進行第三次總檢查的時候,我們的應答機出現了異常,信號不穩定。這個應答機實際上就相當於我們的一個手機一樣,它是天上和地下,進行聯繫的一個傳輸工具。當時進退兩難,如果要把這個問題徹底地解決,可能時間來不及,要不解決,衛星上去以後,可能就拿不到這個信號。我們必須把它拿下來,那拿下來又面臨著兩大難點,第一大難點,要在六七十米的發射塔架上面,還要把火箭的整流罩,我們衛星的艙板,都要把它打開,從這個裡面,把我們的應答機拿出來,如果有一點失誤,就可能造成我們整個任務的完不成;第二個難點,就是拿下來以後我們要歸零,就是要把出現的問題找出來,然後把它解決,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要進行大量的試驗,這個試驗在我們的發射現場是不行的,那必須要回到它所研製應答機的這個單位去,但是研製應答機的這個單位在上海,當時要歸零,只給了三天時間,這三天的時間,往返在上海和西昌是不可能的,那就必須要到附近,找一個具有這種試驗能力的地方去做試驗。
我們通過協調,在成都找了一個研究所,我們的歸零工作的同志,就從衛星運載上面,把應答機取下來,抱著這個應答機,坐著汽車,顛簸了五個多小時,趕到了成都。整整三天,七十二小時沒有合眼,通過各種各樣的試驗,把這個問題找出來了,解決了。時間已經到了4月14日,4月14日這一天,叫作是最臨近,必須只有在這個時候發射的。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第一顆首發的北斗二號衛星成功地發射了。
經過我們三天的在軌測試以後,就是在2007年4月17日晚上8點鐘,在頻率只有四個小時期限下,我們的衛星準確地發射了第一組信號,拿到了這個合法權益,使我們北斗二號衛星的這樣一個合法的地位鞏固了。這個承載著全國人民希望,承載著整個系統的希望,在這個時候釋放了。同時我還有一種感動的心情,為我們歸零的同志,在那個三天三夜裡面不合眼,為了搶到這個時間所感動。
我們的北斗系統,很重要的一個精神所在,就是追求卓越,實際上是追求一種極致。2004年我們這個北斗二號工程批准了以後,考慮了還是國際合作,想跟歐盟引進這個星鍾。當時在談判的過程中,進展還不錯,但是到了最後簽協定的時候,突然歐洲(公司)說,不能給我們提供了,那怎麼辦,這個北斗系統,不能沒有這個星上的原子鐘。
它實際上是我們整個北斗系統的一個核心。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們怎麼辦,只能自己乾。六七十年代,我們自己造出了核子彈,現在我們的北斗人,一定要造出我們的原子鐘。就是在這種信念的情況下,我們組織了三支隊伍,同時進行攻關。通過我們的三支隊伍你追我趕,最終通過兩年多的時間,把這個星載的原子鐘拿出來了。這個高精度到底多高?通俗的指標是什麼呢?星鐘的精度,十萬年只能差一秒,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三百萬年差一秒的精度。所以從那以後,我們的北斗的關鍵的器部件,一定要百分之百的國產化,這些關鍵的核心的東西,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我們的北斗終端,第一批出來的時候,外國人馬上把他們的晶片價格,由一千塊錢降到五百塊錢,我們的第二代終端出來以後,他們把五百塊錢變成了兩百塊錢,就這樣,我們的五年,生產出五個新的一代,他們的價格就從兩百塊錢、一百塊錢、五十塊錢、二十塊錢,現在降到了一美元。這實際上就是我們北斗人,把我們自己的晶片,做到了一個極致。
我們的北斗,應該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現在隨著「一帶一路」的倡議,我們和東協的一些國家,和阿拉伯一些國家,都積極開展了一些合作,無論在培訓、套用,還是他們的城市規劃、交通,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我們的北斗三號工程進一步地實施,我們的北斗服務全球的這樣一個理念,一定會實現,這個美好的未來,也期待我們在座的年輕人,為它付之努力,我們的北斗系統,也歡迎你們,謝謝大家,我今天就講這麼多。
【開講啦楊長風演講要點】:
1、我們的北斗,離你們實際上是很近的。
2、八萬多人,三百多個研製單位,北斗人為了建設這樣一個系統,經過二十年的努力,走完了美國、俄羅斯四十年的歷程。
3、歸零任務困難重重,整整三天,七十二小時沒有合眼,通過各種各樣的試驗,終於把這個問題找出來解決了。
4、星鐘的精度高達三百萬年差一秒,我們北斗的關鍵器部件,一定要百分之百國產化。北斗的目標是服務全球,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