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借高利貸買房、假離婚買房,到實體企業老闆拋棄主業投資房產,甚至一套房子能挽救一家上市公司,一場全民買房熱潮近年來激烈上演,有人唯恐趕不上這趟暴富列車,也有人驚呼泡沫經濟即將破裂,中國樓市到底怎麼了?
下面來看一個開發商是怎麼看待年輕人貸款買房的:
在中國,買房95%靠按揭貸款,而且年輕人買房的需求最大。估計只有不足5%是靠自己的實力,不需要家裡資助買房的。當然還有一些富二代全款買房的事,就另當別論了。
為什麼說窮二代,農二代,職二代,或者說普通青年為什麼不要著急買房呢?
先說下中國的房貸被透支得非常嚴重了,樓市泡沫大,年輕人做接盤俠要考慮清楚樓市崩塌的後果。
房貸收入比是房貸除以可支配收入,百分比越高代表老百姓還款壓力越重,此前中國房貸收入比已經快達到了40%,超過了美國在次貸危機時的32%,快接近房產泡沫時期的日本。
2016年月均房貸接近5000億,而且央行新增的貨幣幾乎都湧入了樓市貸款中。如果房貸擠壓了我們大部分收入,老百姓就沒錢去消費其他商品了,抑制擴大內需,對實體經濟也是一種打擊。所以說中國是將樓市槓桿用到了極限,已經存在一定風險了。那些使用高槓桿買房的年輕人,如果未來房價跌了,經濟不景氣了,你們貸下的房貸是否還還得起?
雖然我們都清楚房價已屬於非理性上漲,為什麼還有年輕人拼了命要去買房呢?有人抱怨:是中國的丈母娘,逼高了中國房價!
研究過鄰國日本,日本的青年是否也害怕丈母娘。日本青年結婚買房子也很貴,日本彈丸之地,人口密度很大,房價當然比較高(在世界上排名是位列前茅的),日本青年卻不著急買房。日本青年怕買房限制自己去其他城市欣賞美好生活的機會,也更不利於自己的職業發展,我們呢 ,為了一套蝸居不惜借貸做房奴。
除此之外,年輕人誠惶誠恐的買房,還有一個原因。
大多數人被高房價嚇住了——現在不買,以後還會漲,房價永遠比工資漲的快。現在不買,恐怕以後再也買不起了!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想先講個例子。
在70年代,電話剛剛興起時,就有輿論稱: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是富裕人群的象徵,是身份的標誌。那時候有一部電話,可以被神化到領導幹部的層次。但是,現在你看看,一個座機電話能值多少錢,如今已經是蘋果手機爛大街了。
在以前,結婚三大件。三大件,即腳踏車、手錶和縫紉機。而80年代,結婚時的「三大件」就變成了冰櫃、彩電、洗衣機。到了90年代,「三大件」水漲船高了,更新成電腦、空調和機車。 如今,結婚「三大件」被默認成「三大子」,即「房子、車子和票子。
每一個時代的商品工業的大發展,都有攀比的心理,新鮮事物一出來,大家都跟著攀比。大家想過沒有,昔日昂貴的電話,冰櫃,彩電,現在說起來是不是不值得一提?這裡面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
無非是供求關係。當整個國家在渴求一樣東西的時候,這個東西在一段時間內是稀缺的。大家爭搶,就有商人湧入這個行業,就有投機倒把的人炒這個東西。
70年代,有人囤腳踏車倒賣,現代人開始囤什麼了?房子呀。國家大力發展房地產,加上中國的傳統觀念,沒有房子就沒有家,還有一個原因是大家互相攀比誰家住的房子大。大家都在搶房子這個東西,搶的人多了,房子價格就漲了,一個月漲幾百上千都是常見的。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一個東西越被瘋搶看起來就越值錢。
從經濟學角度講:當需求被激發出來的時候,一段時間內,房子會瘋狂上漲,加上中間投機倒把人的炒作,房子更是非理性上漲。更多的人,資金,熱錢湧入這個行業,去瘋狂的買地蓋房子,更多的實體企業老闆關了工廠,瘋狂囤房,一個個瘋 了一樣湧入地產圈。而且,央企地王的頻出,更讓人看到了樓市的瘋狂。
做麵粉的,賣魚的,做鞋的,都湧入這個行業,瘋狂蓋房,瘋狂炒房。這個現象正常嗎?當房子的總量超過購房者的需求量時,結果會怎樣?一些三四線城市的鬼城已是前車之鑑。
大家想過沒有,在全國有多少套房子?未來5年會建多少套?
現在雖然放開了二胎,但是獨生子很多,再過10年。最簡單的估計:孩子父母一套房,老婆父母一套房,小2口還有1套房。還算平衡,等再過10年,雙方父母去世,這樣一家就3套房。再過10年,這個父母還會為孩子再買套房嗎?到時候房子還會永遠上漲嗎?大家有房子住了,房子賣給誰呢?如果未來再徵收個房產稅,未來誰還願意把房子砸在手上。
所以說:房子永遠上漲論,是謬論,照現在的速度,用不了20年,樓市該到頭了。
有人會說,城裡人不買,農民會買啊。那麼看看城市化進程到什麼程度?
舉個例子,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大搞新農村建設,農民增收,農村城鎮化,3-5年部分試點農民可以住樓房,大大平抑四線城市的上漲。農村城鎮化,這也是城市化的一部分,但並不是要所有的農民去城裡買房就是城市化了。
在中國,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傳統的農民將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新農民的增加,有土地,有鄉鎮企業收入,有樓房住,去大城市幹嘛?掃大街去?你可知道,很多有技能的農民工收入都比大學生掙得多。
另外國家十二五計畫規劃提出:每年在一、二線城市,新建600萬套經濟適用房,廉租房。5年就建3000萬套,可以解決一億湧入城市的新農民的需求。
還有數據顯示,現在不僅是大城市,樓房空置率高,甚至縣級市的樓房空置率也在迅速增加。例如,大城市一個城中村改造,有的村民一個人就能手握7套房子。所以很多農民根本不缺房。
為此,國家出手擠壓樓市泡沫,從限購已經到限售,決心是堅定的。在高位接盤,尤其是首付不夠,通過貸款或者高槓桿買房的年輕人要警惕風險。當視死如歸的接盤俠,要當心飛得高摔得重。
如果你相信,10年前上萬元的手機,電腦現在可以輕鬆買到,我們就有理由相信:10年後,房子也許沒那麼貴。
當然你有足夠的資金,想買幾套房子那隨便你,風險自擔。但是如果經濟條件不成熟,考慮租房也不丟人,不要用最具想像力的黃金10年(25歲-35歲)給銀行打工,而錯失了自己的職業成長期。
來源:鳳凰財經(finance_ifeng)綜合報導,部分資料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