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詩詞名句

抒發思念的詩句

1、獸爐瀋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張可久《塞鴻秋》

2、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3、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4、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李商隱《無題》

6、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杜牧《贈別》

7、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

8、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鄭愁予《賦別》

9、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納蘭性德《虞美人》

10、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

11、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間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12、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13、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二首其二》

14、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15、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宮曲·春情》

16、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曹植《明月上高樓》

17、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

18、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佚名《詩經·唐風·綢繆》

19、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啓超《台灣竹枝詞》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21、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歐陽修《玉樓春》

22、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

23、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張仲素《燕子樓》

24、最痛苦思念的詩句: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玉樓春》

25、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李冠《蝶戀花》

26、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枉凝眉》

27、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8、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

2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3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1、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箇不多情。——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

3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33、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34、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

35、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蝶戀花》

36、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司馬光《西江月》

37、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38、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

39、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陳陶《隴西行》

40、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李白《三五七言》

41、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佚名《鳳求凰·琴歌》

4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43、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溫庭筠《夢江南》

44、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

45、嗟余隻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陳衡恪《題春綺遺像》

46、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運算元》

47、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48、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49、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

50、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詩經·周南·關雎》

5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蘇軾《江城子》

52、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53、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54、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

55、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幹《室思》

56、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

57、誰在鞦韆,笑里輕輕語。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李冠《蝶戀花·春暮》

58、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59、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