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職場勵志

職場中必須具備的7種競爭力

所謂學歷,包括學校、科系、學位。若本身學歷不好,一個補救方法是出國留學或報考國內碩士班,用最高學歷「勾銷」先前較差的學歷。尤其現在國內研究院所廣開大門,從「碩士在職班」到「產業碩士班」,想要拿個好學校熱門科系的碩士學位,各種渠道多元暢通。另一個補救方法是選擇學歷門坎較寬的工作,例如部分服務業、成熟期的科技公司、或西北的地方企業,由於在人才競爭上處於劣勢,對學歷也不敢要求太高,不妨先在這類工作累積一定的資歷,因為「資歷」要比「學歷」更管用。

除了法律、會計、醫療等行業要有證照才能執業,目前包括金融業、信息業、房地產業、美容業、餐飲業、健身業這7個行業,以及製造業的環衛部門,也都逐漸走向「證照化」。如果你的學歷條件較差,專業證照可彌補學歷的不足。

在校期間所培養的專業,只是你踏上專業之路的第一步,許多行業所特有的專業技能,學校無法提供,只能在工作實踐中學習。所以,在最初的「學徒期」,薪水待遇是其次,學習機會才最重要,要把工作當成學校的延伸,把主管和資深同事當成良師,像海綿般虛心學習,專業技術的「馬步」才扎得穩。(  )過去所謂「一技之長」,現在成了「一技之短」,因為單一技能的人才過剩,如果能跨領域培養多重專長,將可拉開你的領先距離。

在日本,教導上班族如何培養「作文力」、「語學力」、「算術力」的書籍,這幾年大行其道;而傳授上班族「得體的話術」、以及教你使用敬語和打電話的書籍,也成為暢銷書。甚至搭捷運時,也可看到上班族埋頭在讀一些類似兒童智力測驗的圖冊,據說有助於大腦活性化,可提升邏輯思考力與數字運算力。

聽說讀寫算,是每個人從小就要培養的基礎能力,從生活到工作都離不開這5種能力,但新生代這方面卻有「退化」的現象。很多主管抱怨新進員工的電子郵件詞不達意、不知所云;行銷主管也發現年輕一代雖然創意十足,但連象樣的文案都寫不出來。此外,做事情「無厘頭」沒有邏輯,談吐應對粗俗無禮,也讓主管為之傻眼。

除了傳統的聽說讀寫算,辦公室文書軟體的運用,也成為新的基礎能力要求。很多企業以為新生代是計算機時代,徵才條件通常不會註明要熟悉辦公軟體,等到錄用後才發現不懂Powerpoint、Excel的新人,竟然為數還不少,有人甚至用Word繪製簡單的圖表都不會。

總之,文字表達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外語能力、數字能力、邏輯思考力、辦公室文書軟體運用能力,是你不可小看的職場基礎能力。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用在新人求職上,再貼切不過了。很多企業主領教過「草莓族」的不能吃苦耐勞、抗壓性與挫折忍受度低、缺乏小組合作精神、忠誠度與責任感低、追求卓越的成就動機不足,因此在新人的篩選上,更加重視性格特質,並且採取「3QVeryMuch」的準則,也就是說IQ(智商=專業技能)、EQ(情緒商數)、AQ(抗壓性)三者並重。而從性格測驗、社團活動紀錄、面試表現,都不難看出性格的端倪。

雖然科技業用人,基本上是技術掛帥,但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經常要不眠不休完成使命,因此工程師的毅力與抗壓性很重要。在服務業,性格特質更決定了服務質量,多數服務業都希望員工具備細膩敏銳的同理心、陽光般的熱情開朗與親和力、以及不耐其煩的溝通協調能力。

跨國公司栽培高級人才,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輪調」,讓你在不同部門與國家之間培養閱歷。歷練的多寡,決定你究竟可成大器,還是一顆小螺絲釘。對社會新人來說,包括社團活動、打工實習、校內外比賽、海外遊學、項目研究,都是有用的歷練。而對職場新手來說,對於上司交辦的高難度陌生任務,不可視為畏途,反而應該積極爭取參與各種項目,以及外派出差的機會,給自己更多職場歷練。

人脈,往往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提供你意想不到的一臂之力。但是「貴人」不會無端從天掉下來,平時就要勤於耕耘,而且眼光不要「看高不看低」。人脈是一種相互牽成的「共榮」關係,在你利用別人前,要先創造自己的「可利用價值」,一定先有付出才有回報。此外,人際關係學的另一門功課,在於建立360度的圓融關係,包括了面對同事、主管、部屬、客戶,就算不是朋友,至少不要樹敵,捲入複雜的辦公室政治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