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世界奇觀的作文(一)
《世界奇觀》
7月12日一大早,我們就驅車趕往了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一路上,我看到了著名的沙漠植物駱駝刺和蠟樹,。駱駝刺的根長可以達到它整個植物的十到十五倍,這樣它就可以方便地吸收到地下水,從而存活下來;蠟樹樹枝的末端有一層白色的蠟,所以人們叫它蠟樹,聽導遊說,只有在拉斯維加斯的這種沙漠環境中才能看到它。
到了那兒後,我們坐著大峽谷的專用觀光車,參觀了老鷹岩。老鷹岩是經過億萬年的風雨磨練而形成的巨大的、像老鷹的岩石,它的中間部分凹了下去,而凹槽中又有一個棱狀的岩石突起,仿佛就像一隻老鷹正張開它那碩大無比的翅膀,正向我們飛來。我們在老鷹岩下了車,隨後走上了一座巨大的玻璃橋。它以馬蹄形橫越大峽谷上方,我和媽媽走上去以後,媽媽一直在喊:「姚澤程,你趕快往旁邊靠,我不敢往下面看!」一開始,我也有點害怕,因為玻璃橋是透明的,從中間往下看,仿佛就像是一個無底洞,隨時要把我們吸進去,而且橋體還在微微顫抖著,所以我不敢往下看。直到後來,一位和我們同行的大姐姐告訴我說:「不要害怕,這座玻璃橋很堅固的,你試著往玻璃上面走走看,很快就會恢復自信的。」我聽了她的話後,試探地往前走了一步,我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沒有摔下去,於是我邁出了第二步、第三步…… 之後我們還在玻璃橋上拍照留念呢!
下了玻璃橋後,我覺得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冒險。太嗨了!
接下來,我們又來到了大峽谷里的印地安保護區。我看到了許多印地安人穿著現代服裝,在一個由巨石和木頭搭起來的棚子裡表演,我還看到一個印地安小朋友和老爺爺說了幾句我聽不懂的語言後,那個小朋友就高高興興地拿著棒棒糖跑開了。
路上我們又看到了貌似一隻大蝙蝠的蝙蝠岩,它也是經過億萬年的風雨磨練而形成的。夕陽西下,我們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了這美麗又宏偉的大峽谷。
再見!大峽谷!
關於世界奇觀的作文(二)
今天,我特別興奮。因為我親眼目睹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文奇觀——日全食。
早上,我們懷著激動、期待的心情早早地來到樓頂上,陽光依然沒有減弱,還是那麼刺眼,但看見許多人做好了充分準備工作,正在焦急地等待著日全食的出現。這時,月亮從西邊慢慢地向太陽靠攏。我們通過特製的「防護眼鏡」,看見月亮和太陽交接了一點兒,就好比一塊大餅被咬了一小口。這就是初虧,也是日全食的開始時刻。
接著,月亮的身子慢慢地擋住了太陽,就像一個大蘋果被吃掉了三分之二,太陽只留下一撮強烈的光線。這就是食既。
天空越來越暗,太陽與月亮重合的時刻就在此時了,大街上鴉雀無聲,都拿著照相機,準備拍下這最寶貴、最精彩的時刻。突然,月亮與太陽完全重合了,在黑黑的月亮周圍還剩一道微弱的光環。大街上的人群一陣騷動,都為這壯麗奇觀而發出驚嘆。大地一下子陰沉沉的,天空出現了幾顆星星。遠處隱隱約約能看見大山脈,氣溫低了,涼快極了。這就是食甚。
時間大約持續了五六分鐘,月亮朝東方移去,太陽露出了一束光線。這就是生光。
又過了一會兒,太陽與月亮完全分開,剎那間,太陽發出耀眼的光芒,重新普照大地,太陽復圓了。
我真遺憾,為什麼這個日子幾百年才有一次呢?不過,我也挺幸運,這樣難得的壯麗景觀卻被我趕上了。
關於世界奇觀的作文(三)
《埃及的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開羅西南面金黃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錐形建築物。它們巍然屹立,傲對碧空。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墳墓。大約在公元前27世紀,埃及古王國由法老統治。法老死後,他們的屍體都埋葬在巨大的石頭墳墓里。這些墳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後成為尖頂。因為它們的輪廓有點兒像漢字的「金」字,所以稱為金字塔。
古埃及各個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開羅近郊的胡夫金字塔。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於40層高的摩天大廈。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幹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
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築起來的呢?勤勞而聰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許多科學的方法。他們把石頭放在木橇上,用人或牲畜來拉。載著很重石塊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動,於是他們又專門修了一條石路。
開始砌金字塔了。當時沒有起重機,怎樣把這麼多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據說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層,然後堆起一個和這一層同樣高的土坡,人們就順著傾斜的土坡把石塊拉上第二層。這樣一層層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後,土坡變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後人們又把這座土山移走,讓金字塔顯露出來。
現在,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黃沙之中已經有四五千年了。它們是埃及的象徵,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