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有個習俗就是吃湯圓,寓意著讓每家團團圓圓,今晚奶奶「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因此心裡好像揣著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想起以前奶奶教我煮湯圓的經驗:先將糯米粉用開水調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會過稀;也不能過少,少了沒粘性。然後取一塊皮在手掌中搓成圓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個窩,把芝痲搗碎做餡,放在裡面「包」好。放餡時一定不可以太貪心,否則會把皮的「肚子」給撐破的。終於包好後,可以下鍋了。我又按照奶奶說的煮湯圓的四個訣竅:「開水下鍋,慢水煮,點冷水,勤換水」於是便將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進水裡。沒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蓋子,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浮在水上,彼此緊貼著,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將它們舀到碗裡,聞著那香噴噴的味道,忍不住先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剛把湯圓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開了。大家高興地吃完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奶奶還給我打了一個九十五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我心裡美滋滋的。
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覺得特別好吃,心裡特別開心。盼望著明年元宵節時再做更好吃的湯圓給大家品嘗。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二)
一轉眼元宵就到了,聽人家說,元宵一過,新年的氣氛就有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了。聽到了這一句話,我真是捨不得這個新年結束,希望永遠過新年。
元宵晚上的八點多,媽媽到廚房燒了一大碗的湯圓。我見媽媽拿了一大碗湯圓來,我就連忙跑過去。媽媽把湯圓放在桌子上,爸爸想出了一個主意:只要你說出了一個成語,就可以吃一棵湯圓。爸爸就先來了一個開頭炮:「又香又甜。」爸爸就迫不及待的把一個湯圓塞入嘴裡。媽媽緊接在後:「又大又圓。」媽媽也塞了一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說了兩個成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連吃了兩個。爸爸不服氣了,說:「要和吃的有關的。」後來,媽媽想睡覺了,就不參加了。我靈機一動:「美味……」剛想說可口,爸爸一個津津有味搶在我前頭先吃了一個。我不服氣了,說:「我先說了。」爸爸連忙說:「吃,快吃。」我趕緊吃了一個,又開始冥思苦想起來。這時,爸爸又開始搶答了說:「你媽媽燒的湯圓我吃了讚不絕口。」又吃了一個。我連忙反駁:「這時一句話,不能算一個成語。」爸爸說:「只要有成語就行,而且要對的上號。」我連忙說:「媽媽剛把湯圓拿上來,我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我趕緊吞下一個湯圓。爸爸又說了一句:「你媽媽燒的湯圓百吃不厭。」吃了一個湯圓。我定睛一看,只剩下四個湯圓。我一拍腦門,說了一句:「媽媽燒湯圓的技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又說:「臨時補充,媽媽燒的湯圓我愛不釋手。還有,媽媽燒湯圓名揚天下,哈哈,四個都我吃了。」後面,媽媽說:「這個湯圓的湯也很好吃。也可以比一比。」爸爸靈機一動,說:「你媽媽燒的湯圓如同美味佳瑤。」就喝了兩口。我也不甘示弱,說:「媽媽燒的湯圓千奇百怪。」然後就和爸爸一樣喝了兩口。爸爸決定把最後的一點給吃了,就說:「我把這湯喝的滴水不漏。」可是,我在笑,爸爸被我搶來了。
元宵真好玩。
元宵節吃湯圓作文(三)
元宵夜,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包湯圓。記得那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一起在廚房裡包湯圓。我們先準備好材料:糯米粉、水和芝痲餡。就要和面了,我先把白花花的麵粉倒在一個盆子裡,然後在麵粉上倒水,但我一不小心倒多了,麵粉幾乎成了麵粉湯。沒有辦法,我只能將計就計,多拿了一把糯米粉放上,這才好些。看著動作利索的外婆已經捏了許多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放在盤子裡,我也趕緊拿了一塊麵粉放在手心裡搓,小麵團在手掌間滾來滾去,越滾越圓,好像一顆大珍珠。接著我把它壓成圓片,在裡面放上芝痲餡,又用力一合,在手中滾呀,滾呀,不一會兒就變得又白又胖又圓,真像一張白白胖胖的小圓臉。就這樣一隻可愛的湯圓在我手中誕生了。跟大家的一比較,才發現我的湯圓整整小了一圈。爸爸風趣地說:「小孩子包的就是小孩子樣!」我反唇相譏:「這叫與眾不同!你瞧,多可愛呀!」()
經過大家的一番勞動,盤子裡的湯圓越來越多,沒多久就把所有的麵粉都包完了。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由外婆把關,在煮開了的水中把一顆顆湯圓放進去。過了一會兒,湯圓從鍋底慢慢地浮了上來,不時地翻滾著,猶如一個個小銀珠在鍋里跳著歡快的舞蹈。
「開鍋了,開鍋了!」我開心地歡呼起來。好香啊!我圍在鍋前,尋找到了自己做的湯圓,美滋滋地想:這鍋中的湯圓里包的不僅僅只是芝痲餡,還包進了無窮的歡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