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起點》讀後感(一)
《紅色的起點》的可貴之處在於,葉永烈在書中別出心裁地,讓建黨時期的各種思潮影響下的諸色人物,縱橫地在讀者面前一一亮相走過,由此而為讀者理清了黨的創建史的複雜的脈絡,形象地再現了歷史的本來面目。作為中共「一大」的「大機密」,本來寫到南湖會議結束,全書就可以結束了。作者卻在寫完1921年前後的歷史橫斷面之後,加了《錘鍊》一章,寫中共「一大」代表的最終結局,給人以歷史的縱深感。將建黨初期生氣勃勃的熱血的各色青年的歷史作了完整的交代。
這部紀實作品的可讀性,還在於領袖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與通常的「黨史讀物」不同,作者在書中,十分注意觀察、揣摩中共「一大」代表的性格。作者自謂:
「我發覺,沒有著意『塑造』,他們本身的性格便是十分鮮明的,一人一貌,彼此不同。」
「我在動手寫作時,在注重史料的準確性的同時,注重作品的可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以便使讀者、特別是年輕讀者,願意把這一『報告』讀下去」。
例如,寫到陳獨秀時,其灑脫不羈才氣橫溢好爭辯的形象寫得躍然紙上;而當時僅28歲的毛澤東則性格穩重,一副含而不露的樣子。書中,作者引入了陳獨秀的摯友汪孟鄒之侄汪原放的一段回憶,維妙維肖地勾畫出陳獨秀和胡適這對「老夥計」之間無可挽回的分裂。
作者注意到了像這類材料的細節的真實性,做到了「儘可能少地漏掉能顯示出平凡中的偉大的行為和事件,把思想導向內心深處的秘密,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細節。」使得領袖人物的「身外的一切附加物都被摒棄,人們互相超越僅僅依靠自身的聰明才智和美德。」讀完掩卷,當年活躍在這歷史舞台上的歷史人物仍清晰在目,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紅色的起點》讀後感(二)
記得三毛的一句話,很喜歡:"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中,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一年的大學生活使我漸漸養成了喜歡看書的習慣,而這次借著參加"青馬工程"的機會,讓我更加了解到許多關於馬克思主義的書籍。
《紅色的起點》這本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葉永烈先生筆下的文字把我靜靜帶回了那段刻骨銘心的烽火年代,時光如流水,在歷史的長河中,追尋昔日閃光的浪濤,那些人,那些事,歷歷在目,仿佛他們重來沒有離開過。在這本書中,作者對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過程的風雲人物一一描述,在他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作者以客觀的筆調,忠於史實,寫出這本《紅色的起點》,以三十多萬言篇幅真實展現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大釗,毛澤東,陳獨秀等共產黨人的謙和務實和強烈的救國愛國情懷。作者以真實的筆調,尊重史實,毫不避諱地描寫了建黨之初的另外一些真實細節:從孕育、誕生到搖籃期,中國共產黨所經歷的種種艱難困苦和危險磨難,共產黨人有堅定、也有動搖;有高潔、也有污濁;有忠貞、也有背叛,但這些並沒有阻擋共產黨人的救國夢,並且最終使中國共產黨發展成為改變並引領中國歷史的執政黨。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因為終極目的的不同,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於進行,則愈到後來,這隊伍也就愈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
記得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曾經這樣說過:"大學生不夢,中國何以夢。"類似的,的確,"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強則國強",作為一名大學生就應堅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遠大理想,這樣國家才會富強。在這本書中,從《新青年》的"一枝獨秀",到蔡元培的"三顧茅廬"群賢畢至北京大學,令五四的吶喊,讓世界聽見了來自中國的聲音。《共產黨》月刊,《中國共產黨宣言》等不斷湧現,張國燾,羅章龍,劉仁靜等許多我以前從未聽過的名字一次次的印入眼帘,使我倍受震驚。
如今,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和平與幸福中,不需要擔心戰爭,不需要擔心未來。但是,我細細想想,這些,都是在各個時期的革命者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不怕困難,不怕受傷,不怕犧牲,克服重重困難,戰勝各種敵人,哪怕犧牲,也要為了解放事業奮鬥到最後。現在的我們,作為大學生,當然不需要去革命,去鬥爭,我們在安逸的環境中學習,生活。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認真學習?從現在起,就應該認真起來,學好自己的知識,再走上社會之後,用自己的知識來貢獻這個社會,這個社會是那些革命烈士們換來的,這點我們應該銘記。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時刻、積極回響黨的號召,在校努力學習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全面的提高自己,樹立遠大理想,做好為人民服務的準備。
回眸歷史,我們走過了千山萬水,如今,我們應放眼未來,以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迎戰暴風驟雨。有矛盾也有機遇,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儘管形勢的發展常常是變幻莫測,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突發事件還會隨時向我們襲來,但我們要堅信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新一屆黨中央一定能夠帶領我們闖激流,繞險灘,把握中國革命航船的大方向,力挽狂瀾,化險為夷,駛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彼岸的。
《紅色的起點》讀後感(三)
讀葉永烈所著的《紅色的起點》,這是他著作「紅色三部曲」之一。此書以紀實文學文體所寫,讓我理清了黨的創建史的複雜的脈絡,形象地再現了歷史的本來面目,系統的敘述了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初期的前奏,醞釀,回響,聚首,成立到錘鍊的全過程,一個從「恆昌福麵坊」走出並壯大的政黨,從只有50多名黨員經過90多年的風雨歷程,現已有近8000萬名,中國平均每20個人就有一位黨員。
以前只是簡單的知道一些黨史知識,只知道黨的「一大」會址在嘉興南湖船上,現在具體的知道了會議的主要階段是在上海望志路106號、108號(李漢俊公館)。對「一大」召開的時間一直認為是1921年7月1日,讀此書才知道會議是從1921年7月23日開始到31日結束,7月1日建黨節是兩位中國共產黨「一大」代表毛澤東和董必武商定後所定。
「一大」使中國改變了方向,並且是中國歷史上「紅色的起點」,是15個赤手空拳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徹底改變了現在中國人的命運,所經歷了種種艱難困苦和危險磨難,有堅定,也有動搖;有高潔,也有污濁;有忠貞,也有背叛,但依然成為引領中國歷史的執政黨。有的人中途退伍,有的人落荒,有的人頹唐,有的人叛變,這隻隊伍經過磨練和洗禮,最終成為占世界總共產黨員一半以上的隊伍。
歷史是由人寫的,()它的面目是真實而嚴肅的,容不得虛擬和假設,必須經得起拷問和解讀。同樣一個企業也是如此,企業要持續良好的發展,也必須不斷審視曾經走過的路程,對以往要不斷地進行總結,查找經驗和不足,錯的地方要及時加以整改。
現如今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進行中,我們真的能做到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求的呢樣嗎?我們要想到黨從星星之火到燎原全中國,靠的的是什麼?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一腔熱血,堅定信念,無私奉獻得來的,在他們心中裝著是人們民眾的一切利益,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民眾利益永遠放到第一位。企業要想良好的發展,靠的是什麼?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發揮黨員模範先鋒作用,企業上下全體員工心往一塊想,勁往一塊使,向著美好的目標奮進。
知史明理,夏天過去,秋天就到來,讓我們穿透歲月的迷霧,去探尋人生的起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