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高原》讀後感(一)
《您在高原》是張煒老師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創作完成的、長達四百五十萬字的原創長篇小說《你在高原》。全書分三十九卷,歸為十個單元:《家族》《橡樹路》《海客談瀛洲》《鹿眼》《憶阿雅》《我的田園》《人的雜誌》《曙光與暮色》《荒原紀事》《無邊的遊蕩》。
去年的某次文學筆會上,學員們就從多角度熱議過《你在高原》,有學員提出當下生活節奏如此高速,寫作這樣一部作品的必要性?也有學員對它的讀者群提出質疑?比如,有多少人讀完?編輯,據說好幾個;評審,據說有評審一天就讀完了,四百五十萬字,一天,這樣的閱讀速度讓人質疑?
張煒老師的小說,以前讀過《古船》和《九月寓言》,據說這兩部小說在國外一版再版20餘次,《古船》還成為目前海外印量最大的大陸純文學長篇小說。《你在高原》拆封以後,我順手拿了擺在書架最外面那本,放在包里隨身攜帶,工作之餘抽空閱讀。有人說浮躁的當下:問者不讀,讀者不問。因為我有一些閱讀感受,故且讀且問並記錄下來,算讀後感吧。
我隨手拿起的第一部作品是《家族》。我在QQ群里討論過這部作品,有人說,在這十部組成的系列長篇中,《家族》是在思想和藝術分量上最厚重的一部作品;有人說,《家族》寫得好,散文一樣的語言;有人說,《家族》是一個傳奇故事,出場的人物那麼多,跨越的時間那麼長,不是凡人可以駕馭的;也有人說,作家對「綴章」和「尾聲」的使用出神入化!你應該先讀《海客談瀛洲》中的《致海神書》這個尾聲,或者讀《鹿眼》中的綴章《墨夜獨語》,你會發現它們有多出色,簡直天才之思!
《家族》記述了曲府和寧家這兩個大家族的興衰史,其中還穿插了另一個大家族:戰家。寧家是山裡的巨富,平原上的戰家花園是另一大巨富。在寧家老老爺和戰家老爺時代,人們拿兩家巨富對比。等到了曲家老爺時代,「人們開始拿平原上的兩個富豪對比,戰家花園和曲府,哪一個更為顯赫?」住在大山里依然名聲顯赫的寧家,因為寧珂,與曲家有了交結,這是歷史的安排,也是偶然的必然(「寧珂安慰岳父,不是道路問題,是因為他們的道路如此相近;重要的是組織上的決定,是組織上讓自己與曲府聯繫」)。
《家族》是這樣開頭的:「我們家從古至今就愛交一些有趣的人,這些人今天看不僅是可愛,而且還可疑;大概是他們害了我們。」這個家,指的是寧家。小說從「小寧同志」到著名的03所工作開始,整個小說,以小寧同志在面對家庭背景、工作困境的糾結和對幾個大家庭歷史的回憶和審視中展開。小說探討了人與人(閔葵為老太太找來仙桃,老太太卻因為兒子,要用捶布棒槌打死她);人與社會(寧周義利用寧珂謀害了曲予,殷弓利用寧珂抓捕了寧周義);人與歷史(殷弓平息了那麼多的殘暴,卻又不停地製造出新的殘暴;曲綪:我們家以全部的熱情、生命和鮮血投入的這份事業成功了,勝利了;但我們卻失敗了。)的關係。
「大概是他們害了我們。」他們,從寧家的一些「異人」開始:變戲法的、會武術的、算命的,還有下一手好棋的,無疼割雞眼的,做丹丸的……「我們」:身上纏滿故事、住到山上的寧老爺;騎著那批純色大馬去了南方的寧吉;沒有刻到碑上、也沒有記到書上,反而經受了數不清的屈辱的寧珂;為真理蒙受報復和審訊的「小寧同志」;被暗殺的曲予;自盡的淑嫂;失蹤的小慧子;被「徵用」和被抄的百年老宅曲府大院……發生了這麼多事情並非全無原因:「殷弓認為,曲府是一個奇怪的、罪惡的存在。這個歷史悠久的深宅大院曾讓他十分為難,不知該如何對待。讓他為難的是,這裡住了一位紳士,而且受到上級的明令保護。不過這個陰暗曲折的大宅既然存在了上百年或更長時間,那麼裡面必然隱藏了許多黑暗。那裡有太多的安逸和奢華;還有,漂亮女人也太多了!殷弓私下裡不止一次罵過粗話。讓他最不能容忍的是——自己的戰友竟然娶走了曲府的小姐。寧珂也來自另一個大家族,這些事情絕非偶然,這些人骨子裡渴望混血。清算和焚燒的日子為期不遠——這是規律、真理!」
小說中穿插著散文詩般唯美的景物描寫。相信這是張煒老師自序里說的抵達每一個城鎮和村莊後面對當時當景抒發的。這樣的敘述簡直是一個神奇迷幻的世界。這些景物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讀來賞心悅目,稍感影響小說閱讀流暢,有時我會先跳開不讀,等讀完連續的小說情節後再回來單獨閱讀。
小說到處充滿奇妙的敘述方式:「沒有一絲風,下午的太陽溫柔得像鄉下的大嬸。」「在這樣的亂世,一個人除了好好愛一個男人,還有什麼事情可做!」「他不信這是真的:自己的營壘中原來也匯集了最卑劣最無恥的人渣。這些人渣葬送了另一些人,接著還會葬送全部的希望。不信等著瞧吧。」
《家族》中有著特殊的指向「父親」(包括叔伯爺爺寧周義),他不光是倫理學上的稱謂,也是意識形態意義上的原型。這個具有抽象的意義的象徵,與「兒子」形成了鮮明而無法調和的對應。「兒子」在不斷地打破歷史,而「父親」卻在不斷維護歷史軌跡。相同血脈里背道而馳的道路選擇,留下被詛咒的抉擇。在宏大的歷史車輪面前,個人和家庭的力量是渺小的。
《你在高原》是一部報導、評論、獲獎頗多的作品。張煒老師說《你在高原》共有39卷,是39個相對完整的故事段落,讀者可以任意讀取。十個單元,是十個大的結構部分,都可以單獨把握。至於它們怎樣鑲嵌為一部450萬字的長河小說,那基本上是作者的事;當然也會有一部分耐心通讀全書的人,那將沉浸到一個極其複雜的世界中去。閱讀這部作品:恢復記憶,喚起激情,不忘他人的苦難。毫無疑問,閱讀的過程也是「一次長長的沉浸和感動」。讀好書,是樂活的新方式。
《你在高原》讀後感(二)
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讀完了它。看的第一本是它的第十部《無邊的遊蕩》,只因它的 名字很有意思,然後懷著一顆遊蕩的心情去讀,一開始很文藝,後來寫的越來越現實也越 來越深刻。改革開放以後出現的某些社會難點和熱點問題都在這裡有了充分的體現,在物 欲橫流,自然環境進一步惡化的情況下,面對這些錯綜複雜的變化,一些人陷入了重重矛盾中,一些人不得不背井離鄉,一些人開始了無邊的遊蕩,一些人丟掉了自己的良心,最 終一些人用生命扞衛了自己的尊嚴。
看完這一本後才知道它是一個系列總共十本書,接下來就按照順序去讀了。看完後給 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作者講故事的水平,有一段時間自己也被這種在不同時空中來回穿插的 故事情節所困惑,有一種讓人費解的感覺。隨著後來深入的閱讀才感覺到這種穿越時空的 對照是那麼的神奇,又是那麼的必要,不僅給人一種強烈的宿命感,也給人一種生生不息 的頑強生命力。
不管哪個時代哪一代人,人總是繞不開感情(包括親情、愛情和友情),繞不開家族 觀念,繞不開歷史軌跡,於是男人、女人、神人甚至是山怪精靈總是圍繞它們走來走去, 生生死死。世事變幻,有的人生的偉大,有的人死的光榮,活下來的卻不都是好人,死去 的也不儘是壞人。
《你在高原》讀後感(三)
「我們家從古至今就愛交往一些有趣的人。這些人今天看不僅是可愛,而且還可疑;大概是他們害了我們。當一場場痲煩——包括戰爭——過去了,有些人升了,成了,走了,成為人們交口讚譽的英雄;而我們家既沒有刻到碑上,也沒有記到書上,反而經受了數不清的屈辱。這真不公平。」
這是小說在第一章所描述的。剛開始時我並不能懂其含義,只是覺得這部長篇巨著應該有所不同,最起碼它是近年來少有的作品之一,在這個快餐文化滿世界充斥的年代裡,它應該是獨樹一幟的。但到真正的進入閱讀之後,才發覺這部書它並不好讀。其實,書的開篇已經把全書的中心做了交代,只是因了本人的愚笨而不得其意罷了。
於我而言,對該書的持續閱讀時間已有月余,算是時間比較長的了。今日,此書已閱完擱下,就想著要說點什麼。可怎麼開頭呢?還沒有想好。當我為自己調製好一杯咖啡坐下時,方才回味全篇。從開始的慢慢細讀、品味,到後來不耐煩的大幅度、跨越式讀法,以致最後的內心感覺 「沉重」,我自認為此書真的不好讀。
要說它不好讀,也就想擺點理由,算是給自己找個不好讀的藉口,以為有這麼三點可以說明:
其一,不大適合當今人的閱讀習慣,尤覺可讀性欠缺那麼一點點。本書從語言到故事,從形式到內容,還有講究的韻致和意境,均屬純文學寫法,也就是說它不是那麼的通俗易懂,總體感覺故事情節不緊湊。尤其是對書中地質地理環境的表述,更覺是那樣的含糊其辭(這或許是自己的認知和了解欠缺所致),我呢是一直也沒有搞的清楚而且還想搞清楚。
其二,是有政治的味道,但表述不夠坦誠。這個「派」別(作者說的很含蓄,並未表明)從開始之初到最後的勝利缺乏最基本的人性,缺乏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缺乏對人的關心,讓今人看來其完全是以利用之手段,等到被利用者效能已逝,再採取所謂的秋後算帳或是卸磨殺驢,真的是不公平,是不仁、不義之舉!其實,我以為作者可以明說啊,這樣或許會贏得讀者的尊重,不要讓讀者去猜、去假想,而是應該讓讀者更明白一些。一個「派」別有了問題不可怕,關鍵是要一步步改進才會有更好的發展,這就如同人一樣,誰又能無錯呢?
其三,獨立成書的故事性以及結局不能令人滿意。《你在高原》共有書10部,每本在460多頁,從字數到寫作時間都可謂最長久,應該是故事性更強一些的。可《家族》故事呢,描寫時的前後時光交錯,人物也是一會過去,一會現在,藝術性的描寫多、感想多,不少地方是散文詩的描寫方法;還有就是故事的結局難以滿足讀者的心愿。我以為故事既來源於真實的故事或作者的一些經歷,應該是故事性和結局更令人滿意。餘下的9部書我還沒有打開,希望讀後會有不同感覺!
不過,有一點要說明啊,如果你想快點閱讀完本書,想把它視為快餐書籍,也可以,那你就看本書的《卷三》,其人物、故事均可聯繫起來。就如我和友人閒聊時說的那樣:將文學名著快餐化,便於文學普及吧!
《你在高原》的作者將此部巨作稱其為心史,也罷,這是作者的書,作為讀者拜讀後也就只那麼說說自己的意見而已,我們應該感謝因為有了這樣的作者我們也才能知道那個時代和年代的故事,儘管它不完美,但世間又能有多少完美的故事呢?我們每個人也都在書寫著自己的故事,()但願我們書寫的更真實一些、更真誠一些,活好自己,也不妄來人世間走一趟啦!
以上也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在閱完本書之後,我也去網上了解了一下,想知道自己的看法是否有悖人意,卻發現對本書的評論甚少,新浪網還沒有。這或許是成書早的原因,也或許是因為本書隱含了一些不便說的原因吧!
不管怎樣,書還是要讀,畢竟它會帶給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