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後感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後感(一)

格物致知就是從探查物體而獲得知識。但是中國的傳統教育中卻並不太重視格物和致知。像國外那些人們,他們無論是什麼事,都會格物,然而致知,他們的這種方法是完美的,腦力加手的勞動,從而使思考亦將是而變得簡單。國外的那些人在小時候都會在老師的帶領下,用雙手來實踐獲得知識,格物致知的意義並沒有被那些愛動手的實踐者所淹沒,而對於中國傳統教育,格物致知的意義就被淹沒了。

明朝的理論家――王陽明,空有一幅聰明的大腦,卻沒有愛動手實踐的愛好,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又一次,王陽明依照《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就決定要「格」院子的竹子,他就搬了一條板凳坐在院子裡面,看著竹子硬想了七天,卻並沒有很好的答案,他並沒有用自己的手去實踐,只考自己的頭腦去硬想,卻什麼也沒有得到,最後因為頭痛受不了,而失敗。明顯,他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

王陽明這樣的做法,顯然在當時社會是很多人可以理解的。如果我們想要觀察竹子的結構或它的生長過程,就必須得用手去把葉子切下來,然後拿到顯微鏡下進一步觀察,絕不是像王陽明那樣坐在板凳上空想,袖手旁觀是絕對得不到理想中的成果。

實踐不是毫不選擇的測量,它需要事先的準備與計畫。要有一個正確的目標,以作為整個實驗的明確中心,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實驗者的眼力、毅力和勇氣。

我們不能盲目的接受權威,我們要有自己的思維和判斷力。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讓人能大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目的,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格物致知的精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後感(二)

這是20年前的文章了,文章說當時的中國學生欠缺「格物致知」的精神,但如今,我認為這種精神依然欠缺。

文章說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考試都得接近滿分,而實際生活中會的東西很少,我就這樣,學習考試不錯,但生活獨立能力基本沒有。我也想改變,想學些生活技能,卻又迫於學習升學的壓力,每天有很多作業,根本閒不出時間。

文章還說中國學生只是又抽象的思維理論,缺乏動手能力,我也是這樣,什麼亂七八糟的物理化學定理都背過了,但是是怎麼得出來的?就不知道了,只是看課本上的實驗及插圖去猜想,而不是去實驗室親自做試驗,不是我們不想去,而是學習進度緊,沒空兒,所以,文章中說的實驗應該積極動手,而不該消極觀察我們就做得不好。

文章中提到學習是為了適應一種社會制度,我想現在也是如此,因為歷史政治中很多都是歌頌執政黨的政策的。

20年前,丁肇中就提出了「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其實,在2000多年前,《中庸》和《大學》就早已經提出了,可現在我覺得還是略有欠缺。

我覺得,學習的定理知識不僅僅考試的,是應該套用到生活中去的,這種「格物致知」的精神對中國來說是很重要的,這種精神我想中國也早晚會有。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後感(三)

本文是作者一個報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

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就提出了他的論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全文就是圍繞著這個論題進行論述的。

首先,指出傳統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釋「四書」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這與現代學術的基礎實地探察,即實驗,恰恰是一致的。但是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於是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作者以王陽明「格」院子裡的竹子為例,說明王陽明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這是儒家傳統的看法決定的。

然後,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作者從科學發展歷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驗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討就可求到的。闡述了實驗的過程和要求:實驗是積極的,有計畫的探測;實驗要有小心具體的計畫,要有一個目標作為探索過程的嚮導。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質為例,說明要得到關於竹子的知識,只有靠科學實驗,消極觀察、袖手旁觀是無濟於事的。

接著,作者指出,「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一是中國學生大都偏重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重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考試的成績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個人的經驗為證」,由於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誤以為靠埋頭讀書能應付一切,結果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傳統教育的弊病,也說明了重視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最後,得出結論:「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闡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都不可缺少;二是應付世界環境也不可缺少。而後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結尾提出了對中國一代人的希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