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感性的蝴蝶讀後感

我始終相信,相遇是一種緣分,人和人、人和事之間是然,我與《感性的蝴蝶》這本書之間,亦是然。我漫步於林清玄先生的文字和禪韻,一步一腳印,讓自己的心靈在茫茫的壓力之海找到了地方愉靜地棲息,舔舐著靈魂的傷口。

林清玄先生說:「苦,是人生里最真切的感受。」讀到此處,也不知何故,心裡竟驀然生出一種不可形容的震撼,卻也心生疑問:讓人感到最真切的,難道不應該都是那些最美好的嗎?其實,世事或並不盡然是這樣,同時,「苦」亦不該被標上「不美好」的書籤。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處境下,我們會遇上各種各樣見過的或未見過的挫折和災難,甚至乎,有些災難可以痛苦到令我們覺得真的經歷一次就夠了,不必也不想再承受第二次。體驗「苦」,我相信這是每個人的人生中一個永無止境的修行,它是那樣的經常發生和不可抗拒,在我們自覺或不自覺間,它已經慢慢醞釀甚至發生,或許就在快樂才剛剛與人分享的轉角瞬間。對此,林先生亦這般說道:「苦比樂敏銳、鋒利、綿密、悠長、廣大、無法選擇、不可迴避。」現在看來,那個瀟灑說出「我思,故我在。」的笛卡爾,在經歷了喪女之痛後所呼出的——「我苦,故我在。」,實在也是不無原因的,值得我們好好去思考。

很多人想用「樂」擺脫「苦」。於是乎,在各大搜尋引擎搜尋著「如何快樂」;於是乎,觀看一個又一個的節目,講盡一個又一個的笑話。是的,我們可以三兩知己,找個地方,一起仰天笑呵呵。可是一笑而過之後呢?一個人獨處之時呢?是真的已對苦痛釋懷還是耿耿於心的悵然若失?在我看來,苦是短暫的,樂亦與同。用短暫的「樂」去擺脫短暫的「苦」,同一種性質的兩種物質,共同發生的作用和效果其實可想而然知,更何況,「樂」與「苦」並非單純的牽制關係。

既是如許,那麼該如之奈何呢?

林清玄先生在書中作出了回答,他主張,「深切體會苦蒂苦境」而「明本心」。這就意味著,我們要「苦」當成人生大樹的肥料,明白箇中道理和教訓再而締造更多。在我看來,「明本心」則是更重要的一環。一方面,我們要看得破「苦」。書中提及了這麼一件事:無論春夏秋冬,僧鞋都一定是有洞,這是為了讓他們「低頭看得破」。要知道,「苦」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不可抗拒、人人都公平承受著的,但卻也是總會成為過去的。而另一方面,當我們煉就好自己的心態,便要學會持之而不怠。白岩松先生說得對:「在人的一生中,快樂與痛苦只占百分之五,其餘的便是平淡的生活」。生活是實實在在的,是每一刻,亦是每一秒。大部分「平淡」的生活終須要求我們樹立一種樂觀的心態,這是不可置否的。雖然「人生苦短」是一句人所皆知的常話,但若以某個空間和時間為立足點,人生也可以被視為很長。我們還要讀書,還要工作,還要不斷努力和奮鬥,同樣,還要不斷地接受「苦」的錘鍊。唯有始終若一地保持這種心態,在面對「苦」的問題上,才能發揮出「以恆制暫」的最大作用,而不是「以暫制暫」的淺薄。同樣,在「樂」的層面上,我們才會比別人更勝一籌,因為我們是先有內里樂,後有表面樂的人。而且這不關乎任何一個冷笑話,任何一個綜藝節目,僅僅關乎我們的心。

「生命的很多事,你錯過一小時,很可能就錯過一生了。()」這是林清玄先生在這本書中很有名氣的一句話。而如今,我想借用它來解釋我與《感性的蝴蝶》之間的這份緣分。心信,正是因為我沒有與它交錯而過,才難得擁有這個思想解放的機緣。在這歲月流金的日子裡,想到自己能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書,我便深摯地感到慶幸和珍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