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精神讀後感(一)
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主要體現在音樂,書畫詩歌之中。其實音樂或者書畫只是古人用於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種工具或手段,從而他們的藝術精神就隱藏在裡面。古代的音樂,也就是禮樂,在孔子的改良傳承後,最終起了一種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藝術精神是做到「美」與「善」的統一;而孟子的藝術精神是做到「仁」與「樂」的統一。總結起來說,儒家的藝術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養而通於天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從藝術精神里抽出來的精髓。
根據《樂記》記載,構成音樂的三要素是「詩」,「歌」,「舞」。這三個基本要素,是不藉助於自身之外的客觀事物就可以成立的。有了這三種要素,就能借樂器以文之。同時,樂的三種基本要素是直接從心發出的,是從人的生命根源流出來的,且具有明確的節奏。但樂器是通過配合這種節奏而發生作用的,從而激發或者引導處藏於人生命中的藝術精神。
人人都有藝術精神,但有的人只是「表出」,有的人是「表現」。這就是個人的藝術精神層次不同,有的人只是享受這種精神,有的人是在創造自己的這種藝術精神。
藝術精神,其實也就是美學,美的精神。這是一條走不完的路,你需要在美的這條路上一邊欣賞,一邊開發你的藝術精神。這條路有兩個站,心齋和坐忘,達到這兩者的歷程,就是達到美的終點站的歷程。心齋,就是內心純粹,無欲無求,我們需要有著這麼一顆空靈的心去探索我們的藝術精神。坐忘,就是摒棄周圍環境的一切無關事務,做到只有用純粹的意識去思考事物。兩者要求做到虛,靜,明。心齋是指內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條件,兩者組合完成藝術精神的要求。其中,心齋之心是藝術精神的主體。
說到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精神的是書法繪畫。而書畫從魏晉時期開始出現藝術精神的氣息。書畫講究的是氣韻,在古人看來,光是氣韻生動一詞,就能窮中國藝術精神的極誼了。簡單點說,氣韻是評判一副作品好壞的標準之一,氣韻生動可體現這幅作品有藝術精神;而缺乏氣韻則會馬上使人覺得這作品水平不到位,體現不出藝術精神。
當今我們要做的是,讀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藝術精神進行批判創新,通過心齋坐忘等方法探索自己的藝術精神。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結合當今信息技術,對我們目前所掌握的藝術精神進行傳播。這不僅是對一些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同時也是對中國藝術精神的一種不斷的探索。
中國藝術精神讀後感(二)
從大二開始接觸中國特有的中國繪畫後,就經常聽到有人談論中國藝術的精神,當時也只是憑自己有限的知識去淺淺的探討一下,並不能深入。隨著學齡和閱讀的增長,自己也能夠把中國藝術精神談兩三分。這其中對我影響對大的一本書就是徐復觀先生的《中國藝術精神》(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年版)。這本書一共十章,前兩章分別論述了儒家孔子與道家莊子各自所代表的藝術精神,其餘八章均為論述繪畫藝術及其所蘊涵的中國藝術精神。整部著作以第二章為總綱領,重在探討莊子為藝術而藝術的「純藝術精神」,其結論是中國繪畫藝術是由莊子哲學一路開導而出。
所謂藝術精神,就是指一種藝術獨自具有的、內在的品質或氣質,更或說是蘊涵一種文化的根本理念。談及中國的藝術精神,徐復觀先生就其中國藝術精神是莊子精神的論述具體在本書中有所闡述:
莊子之所謂道,落實於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藝術精神;而他由心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實際乃是藝術精神的主體;
由莊子所顯出的典型,徹底是純藝術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結實在繪畫上面;
老、莊思想當下所成就的人生,實際是藝術的人生;而中國的純藝術精神,實際系由此一思想系統所導出;
當莊子從觀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謂道,而我們也只從觀念上去加以把握時,這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當莊子把它當作人生的體驗而加以陳述,我們應對這種人生體驗而得到了悟時,這便是徹頭徹尾的藝術精神;
莊子所追求的道,與、藝術家所呈現出的最高藝術精神,在本質上是完全相同;
對儒家而言,或可稱莊子所成就為純藝術精神。
徐復觀先生提出的這些觀點,讓我耳目一新,為我理解中國藝術精神提出了一條比較重要的路線。
但是,當我看完此書後,我也有一些迷惑不解的地方,比如說莊子的藝術精神,原本不在於藝術創作,而是落實於人生態度上,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錢穆先生在《老莊通辯》中就曾說:「循莊子之修養論,而循至於極,可以使人達至於一無上之藝術境界。()莊生之所謂無用之用,此惟當於藝術境界中求之,乃有以見其真實之義也。」後來經過自己不斷的翻閱資料,對其也有一些自己的感言。
莊子雖說不言藝術,但卻對中國藝術發展特別是最為中國繪畫主流的山水畫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地大物博名山名川數不勝數,其優美的山川景色,適合安頓人的心靈,因此古代的許多名人隱士寄居於這美景中。對於繪畫,他們在忘我、喪我的狀態下,以「虛靜之心」觀照天地之間的「素樸之美」的影像來表現心中對山川那種空靈玄遠的境界的追求,這又恰與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純藝術精神不謀而合。也就是在這種追求之下,中國繪畫藝術擺脫筆墨技巧的束縛,達到人與自然諧和統一的境界,由此也就獲得了精神上的無限自由。
徐復觀先生雖說不擅長繪畫,但其著作卻是從哲學的角度去探究中國藝術精神的真諦。然其慧眼獨具,匠心獨運,以哲學家的敏銳眼光,透視中國藝術精神的核心,發前人所未發,啟後人之所啟。雖說是無意於言「美」,卻是提升了審美意趣,豐富了中國美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