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為奴隸的母親讀後感

為奴隸的母親讀後感(一)

最初接觸《為奴隸的母親》是幾年以前的一次觀影過程。那時候並沒有學專業,只是單純地為春寶娘的悲慘命運而扼腕嘆息。後來研讀中國電影史時,發現這部片子進軍了國際影壇,女主角何琳還獲得了艾美獎最佳女演員,這是亞洲女星第一次獲此殊榮。

這都使我對這部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看一下柔石的原著,也想看下電影與原著之間的差別、兩種藝術形式如何轉換且各自不同的藝術價值與魅力。

令我驚訝的是原著並沒有電影版明顯而尖銳的戲劇衝突與對白,更多的是一種娓娓道來。但又不能說它平淡,其中的內容實在駭人聽聞,引發思考。再仔細看其中的一些言語竟有魯迅的味道,看來柔石也很受魯迅影響。雖然那個年代已經相去久遠,但我還是一度很喜歡魯迅、老舍、曹禺、沈從文、錢鍾書張愛玲、孫犁等等現代作家的文字、筆風與味道。從柔石的字裡行間恍惚間似乎瞥見了魯迅的現代主義風格,這種鞭辟入裡,深刻揭露社會現實的作品在當代文學中是鮮見的,我想這不能單單推脫於現在的社會環境的發展,物質條件的充足。更多的應該從寫作者自身來考慮。當然,現今讀者群中有很多一部分人心態的浮躁、希望逃避壓力與現實,輕鬆與快速閱讀以獲得愉悅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說了一些題外話,還是回到這部作品上。柔石用不長的篇幅向我們勾勒出了一幅舊中國社會的圖景,蒙昧的人物群像、其中最具意味且突出的自然是春寶娘這一人物形象。她的可悲既是由於封建社會階級壓迫與典妻制度,周圍蒙昧的人們的虐待於壓迫,也是有其自身不知反抗、逆來順受、愚昧無知的緣故。她把這一切都歸結於苦命與倒霉,而這件荒誕的事在所有人眼中都是司空見慣、十分正常的事、這就是當時的社會狀態,人們的精神狀態。顯然,春寶娘的個體命運並非偶然與孤立。同樣的藉故事來呼籲喚醒和療救國民、變革封建制度,在《祝福》、《藥》中都可以找到。

從這些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整箇舊中國愚昧無知的國民的群像與可悲而不自知的狀態與命運。而從《為奴隸的母親》裡,我則更為深刻地感受到舊中國女性悲慘至極的命運。春寶娘固然可悲,而她的女兒呢?連生命的權利也被剝奪,且是被自己的親生父親親手燙死的。這已不僅僅是一個「痳木」可解釋的,而完全是一種泯滅人性的行為。不過即便她能活下來又如何呢,重蹈她母親的覆轍嗎?

現在再讀《為奴隸的母親》可以從中瞥見當時的社會現實,但是在重男輕女仍然存在,職業性別歧視,還有與春寶娘如出一轍的現代代孕媽媽的今天,我們還能嘲笑當時人們的愚昧嗎?或許我們應該更深入地去閱讀與思索,而非淺嘗輒止,從這些經典中我們覓得的不僅是故事、道理、感悟,還會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在結尾,柔石寫到死一般的長夜無限地拖延,這個長夜是春寶娘抱著春寶睡覺的黑夜;是愚昧國民的精神寫照;是充滿階級壓迫與封建制度存在的舊中國的象徵,也是春寶娘等舊中國女性的悲慘命運的指代。這些暗夜中的女性在自己悲慘的命運中徒勞地喘息與哀嘆,終究沒有覓得照亮前路的亮光。而我希望,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能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再沉浸在暗夜中,自信且自由地掌握自身命運,清晰地明了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為之努力,漸行漸遠……

為奴隸的母親讀後感(二)

有那麼一個時代,魯迅先生形容之:「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暫且坐穩了如里的時代。」讀了《為奴隸的母親》,這個時代,我見識到了。

《為奴隸的母親》是左聯作家柔石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說力作,也是現代小說名篇。故事發生在閉塞落後的舊社會,抓住了農村苦難深重的一隅,展現了一個悲劇性的家庭:丈夫是個皮販,偶兼做農活,他技術好,插起秧來總會是眾人效仿的榜樣。女人賢惠善良,任勞任怨。他們還有一個男孩,身體健康,活潑可愛。即便是這樣,家裡的債台還是一層接一層的壘高。生活無望,丈夫開始酗酒,賭博,甚至於對女人和孩子施暴,到最後落了個連錢也借不到的下場。於是,典妻的悲劇終究上演了。

人窮了,可以典當首飾,可以典當衣服,也可以典當家產,至於典妻,我還是頭一回聽說,不由覺得冷汗直冒。丈夫的確猶豫過幾天,但最終還是說了:「我已經將你典出去了。」可憐的女人幾乎昏死過去:「什麼呀?」女人其實聽得很清楚,只是沒有辦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丈夫的話使她的整個世界都塌了,「我實在不願離開呢!讓我餓死在這裡罷。」可是丈夫終究是發怒了:「窮了,我們又不肯死,有什麼辦法?」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是啊,與其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曾是多少可悲生命繼續下去的勇氣!不管怎樣的被傷害,不管怎樣的被傷害,不管怎樣的不情願,女人從頭至尾沒有一絲一毫的反抗。或許正是照應了題目,既做母親,必為奴隸!為了孩子,為了丈夫,為了全家的生活,她無聲的同意了。

典妻,多麼荒唐的事啊!丈夫需要錢,把妻子典出去;秀才需要兒子,把別人妻子點進來。於其間,女人僅僅充當著掙錢的工具,生孩子的工具,奴隸就是奴隸。(www.kuaidu.com.cn 快讀)

同樣作為女人的沈家婆,為了錢財不惜拆散別人的家庭,謊稱那家有多麼的富裕,口碑有多麼的好,秀才多麼善良,大娘多麼仁慈,絞盡腦汁把女人騙了過去。對於這般窮苦的家庭,她沒有一絲的同情。轎夫也是,「也不是新娘子,還哭哭啼啼的。」'也是,窮苦的舊中國,人急了也是可以吃人的。女人同孩子痛苦分別後,踏上了為奴隸的道路。

看到這裡,我不免有些擔心和懷疑,會有人真心對待這個生孩子工具嗎?會有對奴隸仁慈的的女人嗎?答案的確在我的預料之中,女人嫁過去了,秀才一開始對她不錯,當然這種不錯也僅僅是表面上的,他向她介紹家裡的家產,也不過使「向她誇耀或求媚罷了」秀才心裡明白的很,典她來,不過是為了自己傳宗接代,三年中,生上一倆個兒子,她的價值也就沒有了。秀才對女人好,大娘也是看在眼裡,於是想方設法對付這個女人,顯示背地裡指桑罵槐,接著就直接把她當作丫鬟使喚,衣服讓她洗,豬也讓她喂,甚至於監視著老爺的一舉一動,生怕老爺被這「狐狸」灌了迷魂藥。對於生兒子,她是沒有能耐的,可是嫉妒之心折騰起來,只是陰險至極。

很快,女人生下了秋寶,孩子可愛得常常令女人想起春寶來,尤其在女人得知春寶生病後,念子之情更加急切,此後一段時間,更是每天盼著可以得到春寶康復的訊息,可是不但沒有實現,反而被大娘當做把柄抓住。青玉戒指呆在手上,卻是秀才讓他留給秋寶的。戒指被女人當掉,則成為秀才棄她直接藉口。這個可悲的女人馬上就要離開了,而這一次的離開則預示著她將同自己的秋寶永遠分離,難以想像,這對於母親會是怎樣的失子之痛啊!來時坐轎,回時徒步,她的即使作為生孩子工具的價值也沒有了,她病了,「臉色枯萎如同一張乾癟的黃菜葉,兩眼朦朦朧朧的閉著,嘴裡的呼吸只有微弱的吐出。」顛簸到家,三年的奴隸生活換來的是已疏遠自己的春寶和更加貧苦的生活,而等待她的則是無限延伸的苦難的深淵。

多麼可憐,多麼可悲的女人呦!在家裡,她是丈夫的奴隸;被典後,她是秀才的奴隸。在痛苦之中掙扎著,卻從未有過反抗。作為母親,思子之痛一直纏繞著她,心破碎得沉重而慘烈,卻仍得屈辱得活著。這就是活在「想做奴隸而不得「時代的勞動婦女,善良仁厚,為孩子,為家庭可以徹底犧牲自己。柔石也正是通過對廣大女性為奴隸生活的描寫,控訴了舊社會階級剝削制度的無情和冷酷,表達對萬千民眾的同情,並且發出青年參加革命,弱者參與革命的號召,從而深化全文主旨,發人深思,讀罷,令人感慨萬千。

慶幸自己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沒有目睹那麼慘烈的婦女命運,同時也為舊社會遭受過心靈創傷的廣大女性同胞感到深切的憐憫和疼惜。真心的希望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百姓的生活可以在新時代開出幸福的花朵!

為奴隸的母親讀後感(三)

這個女人滿心的悲傷與淒楚,帶著一臉的疲憊與痳木,拖著沉重的腳步一步步走向封建社會制度早就為她掘好了的,冰冷陰暗、深不見底的墓穴走去。

第一次看柔石的《為奴隸的母親》便被那個可憐可悲的母親形象深深觸動,接著又一口氣將這篇小說看了兩遍。每看完一遍,沉重感就增加一層,心理始終伴隨著一種若隱若現的刺痛。小說中那個的那個母親,那個可憐可悲的女人一生都在被悲慘的命運操控著:遇人不淑,嫁給皮販,那是一個集吸菸、喝酒、賭錢為一身,可以不作任何猶豫便將自己剛出生的女兒丟入沸水中殺死,沒有一點兒出息又極其殘忍、自私、專制和沒有人性的男人。在皮販的揮霍下,本來就不殷實的家境很快就空了,在想盡一切辦法卻依舊搞不到錢之後他便打起了自己妻子的主意。最終在沈家婆的撮合下,他將自己的妻子典賣給了一個年過半百卻膝下無子的富秀才。與本在這個女人悲慘的生活里還有那麼一絲希望,這希望來自那個被女人視若珍寶,同女人一樣也很可憐的兒子——春寶。如今皮販為了弄到錢未經任何商量便將她典賣了,女人僅存的那些希望也被抽空了。顯然這個女人早已被那些古舊腐朽的封建禮教及制度馴化的無比溫順了,面對這不公平的現實她不曾做過任何反抗,哪怕是憤怒的言辭都不曾表露過半句,她選擇逆來順受,在當時那種環境這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就這樣,她被一頂轎子很體面的抬進了秀才的豪宅,()二她那個完全喪失了人性的丈夫則如願以償的獲得了那一百元錢。在這個危機四伏的豪宅,她得時時留意,處處留心。秀才那個很有心計的妻子在表面上對她百般好,暗地裡卻想盡一切方法折磨他,實施像個探子般的監視她。這個老女人的整顆心都包圍在因妒忌而產生的怨恨中,沒有任何依靠的她自然就成了最好的出氣筒。老秀才看似對她不錯,但終究把她當做一個生育工具。這個老頭又是一個滿腦子腐朽的封建思想,極怕老婆的人。府中的下人似乎也不怎麼善待她,她的生活實際上還不如秀才府中的低等下人。不知吞了多少苦水,受了多侮辱,偷偷地抹了多少次淚水,女人總算為秀才生下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取名為秋寶。女人的使命完成了,看似她的苦日子也快到盡頭了,她又能見到自己日夜思念的春寶了。可是真的結束了嗎,春寶是她的兒子,她的寶貝,可秋寶也是他身上掉下來的肉,對下任何一個都等於要了他的命。離開這裡回到那個寒酸的家中她不可能帶走秋寶,而將春寶接來共同生活也是一種幻想。最終她還是穿著那身破舊的衣服,帶著那個破爛的包裹以及滿滿的疲憊與憂傷回去了。

這個女人的靈魂早已被抽空了,那句空了的身體站在現實的陰風中隨時會倒下,落入那個冰冷、死寂的墓穴中。造成這個女人的悲劇根源是什麼,是她本身的不反抗,是那個人性淪喪的皮販,是滿嘴謊言的沈家婆,是心機很重的秀才的妻子,是迂腐的秀才,還是……我想,都不是,最根本還是那根深蒂固,貽害無窮的封建制度及思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