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八則讀後感(一)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論語》八則。這讓我深有感觸,首先,我來介紹一下這篇課文吧!
《論語》是儒學經典,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輯錄、編撰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而成。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摘選自《論語》中的八則。
第一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則講述的是學習的態度要端正,要時常複習鞏固學過的知識才行,以及為人的胸懷要寬廣,不要因為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恨別人。第二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講的是要有實事求是的品質,不能不懂裝懂。第三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講的是學習由深到淺的境界,學習有知之、好知和樂知三個過程,以學習為「樂」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建立在好知和知之的基礎上的。第四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講的是幾個人同行肯定有值得自己學習和改正的地方,學習好的,看到壞的,改正它。還有的四則則是講做人要堅強,學習上要經常溫習,有自己的見解才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做事不能求速成,不能貪圖小利,想要速成往往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不能光思考,不做,要學習。
我以後也要按照這樣做才行。
論語八則讀後感(二)
《論語》的交友觀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點好像沒有涉及到——如何處理一個朋友群的關係。即,幾個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這裡面就不僅存在單純的兩兩交往的問題,還包含更複雜的一對多,多對多的問題。四、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
說了這麼多《論語》中的交友觀,由於《論語》主要記載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對孔子的朋友產生了興趣。我想孔子應該有很多朋友。單就《論語》來看,我卻只找到兩處。一處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處就是上面提到過的「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後者不知從何考證,前者看來只是孔子所「和」之人,並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沒有純乎價值認同的「知己」呢?僅看《論語》,似乎沒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學生中有沒有人能充當這一角色呢?有時,師生關係也可到達一種朋友關係。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顏回和曾參。
論語八則讀後感(三)
我國儒家思想的前年經典絕學《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們的提問後所做的記錄;有一部分是回答諸侯國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問題;還有一部分沒有問題,只是記錄孔子的一些言論。因此,《論語》中記載的言論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對我們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讀後感)陳述舉例
在「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中,孔子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對待已經學過的知識;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中,我們知道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空想而不讀書就必然會產生疑惑等等。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閱讀《論語》,除了那些我們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們還會找到一些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例如:「自行束修以上,我未嘗無誨焉。」它的意思是:學生主動帶一束肉干來見我,我是不會不教他的。我認為,當今社會的師生關係融洽,學生尊敬老師,老師愛護學生,這些都不需要物質來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個年代,學生要送禮才可以得到老師的賜教,這足以反映出當時封建社會的腐朽。()
再如:「朝,於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意思是說,孔子上朝的時候,與下大夫說話,侃侃而談,從容不迫;與上大夫說話,態度和悅;君子在場時,說話局促不安。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級的人說話態度明顯不同,他的做法與當今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是不相符的,充分說明孔子所處時代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時代。
此外,從「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說朋友送的禮物如果只有車馬,沒有祭肉,孔子也不會行拜禮)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當時的人們很重視祭祀祖先,即使別人送再多的東西,如果沒有祭肉,主人也不會高興等。前後照應
雖然在《論語》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帶有明顯時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敗氣息的言論,但從整體上看,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則、治家治國道理,使我們受益匪淺。因此,它仍是一本好書,孔子也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