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愛農的讀後感(一)
魯迅是個大文豪,恐怕無法學到他的博大精深。但讀一讀也無妨,於是翻開來瀏覽。隨手翻到了《范愛農》這一篇。
讀了開頭,便有勃於我的常規思路。開頭並沒有寫范愛農,而是寫東京客店裡,從報紙上看到安徽巡撫恩銘被徐錫麟刺殺的新聞,及稍後秋瑾和徐錫麟被殺,幾個中國留學生議論的情形。之後在一個同鄉會上討論發電文時,范愛農才出場,而且是以聲音先出場的:「殺的殺掉了,死的死掉了,還發什麼屁電報呢。」接著魯迅看到的「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髮,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像在渺視。」一句氣憤的話語,一個「眼球白多黑少的人」,將范愛農的個性和形象,躍然紙上。
魯迅憤怒了,這個范愛農,對自己的先生徐錫麟被殺,竟「那麼冷」,而接著由誰擬電報稿的事,范愛農又說了一句「何必推舉呢?自然是主張發電的人羅——」這一句,又進一步寫出了范愛農的「離奇」、「可惡」。是個怪人,不易溝通。
我想,魯迅的寫法,應該是先抑後揚吧,前面「抑」著。接下去的閱讀,應該在某處出現「揚」的文字。閱讀的過程中,一心想儘快的讀到魯迅是如何寫范愛農後來的「揚」的。可是,這中間,寫了魯迅和范愛農的一些簡單的交往之外,主要還是一些當時的社會現狀,以及一些場合范愛農與魯迅的對話,對范愛農並無詳細的描寫或深刻的議論什麼的。讀到最後,終究沒有讀到「揚」的地方,范愛農最後竟是掉進水裡淹死了。而魯迅懷疑他是自殺,最後魯迅「也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還是自殺。」
於是我又倒回去重新瀏覽一下。這才細細的想一想,魯迅究竟是怎麼寫范愛農的。整篇文章,著筆范愛農的地方其實倒並不多,總共也不過幾處。而范愛農的語言、個性、形象,以及其悲慘的結局,卻久久留在我的心裡揮之不去。
范愛農的結局,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個性,還有當時那個社會的原因,也是魯迅對那個社會的控訴吧。
不過,我也想到了另一個層面的問題。
魯迅是真誠、坦率的,但魯迅並沒有幫范愛農什麼忙。范愛農與魯迅是有書信往來的,范愛農在給魯迅的信件里說了些什麼,不得而知。也許范愛農求助過魯迅,也許沒有。但范愛農是多年心存希望的,也許希望魯迅能幫他找份差事。以至於范愛農到最後,還時常說:「也許明天就收到一個電報,拆開來一看,是魯迅來叫我的。」但終究魯迅沒有叫他,或許魯迅確實沒有辦法,或許,正因為范愛農他那樣的性格,魯迅不願意叫他。
也有可能,魯迅曾經應允過范愛農幫他找份差事,否則范愛農也許不會那樣說。那麼憑魯迅當時的社會地位,幫范愛農找個差事,應該不會是什麼太難的事情吧。但終究范愛農沒有接到魯迅的電報,范愛農一等再等,終於因為窮困潦倒,終於因為他的個性與人相處困難,終於等待魯迅的電報等的沒有了耐心,終於因為喝酒,於是,不如死了算了,一了百了。
魯迅通過寫范愛農,折射出對當時的社會和ZF的黑暗進行控訴和抨擊。正是當時那個社會造成了范愛農最後慘死的結局。魯迅雖然寫的是范愛農,可范愛農的身後,潛藏著一個巨大而黑暗的社會背景。
范愛農的讀後感(二)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曾經在茶館認識范愛農的事。先抒發自己對他的憎惡,為後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責任感。
文中談到,開始時,兩人並非朋友,甚至幾次爭論過。但作者回國後,兩人再次相遇,就由「敵」轉友了。從此以後,他們幾乎成了摯友。接著,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們成了同事。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作者與范愛農因工作的原因分別了。最後,范愛農生活越來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後,范愛農失足溺死於河中。
文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即對光復後的紹興換湯不換藥的描述。這其實已埋下了范愛農悲劇的伏筆。魯迅對范愛農沒有一句正面的讚揚,只是從他的神情「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從他的行動「實在勤快得可以」表現了革命後的范愛農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愛農心裡產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魯迅其後又用了很多筆墨寫光復後紹興的現實,其實就是在探討造成他的朋友悲劇命運的原因。
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的內心是痛苦、悲涼的。
范愛農的讀後感(三)
《范愛農》這篇文章帶給我無限遐思……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文章一開頭,作者就用平凡又樸素的語言,記敘了他曾經在茶館認識范愛農的事。先抒發自己對他的憎惡,為後文寫對他的親切友善作鋪墊。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十分到位,樸素卻又不失精練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魯迅先生對死難者的同學們的一種同情,一種責任感。文中談到,開始時,兩人並非朋友,甚至幾次爭論過。但作者回國後,兩人再次相遇,就由「敵」轉友了。從此以後,他們幾乎成了摯友。接著,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們成了同事。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作者與范愛農因工作的原因分別了。最後,范愛農生活越來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後,范愛農失足溺死於河中。文中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即對光復後的紹興換湯不換藥的描述。這其實已埋下了范愛農悲劇的伏筆。魯迅對范愛農沒有一句正面的讚揚,只是從他的神情「那笑容是從來沒有見過的」,從他的行動「實在勤快得可以」表現了革命後的范愛農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愛農心裡產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魯迅其後又用了很多筆墨寫光復後紹興的現實,其實就是在探討造成他的朋友悲劇命運的原因。
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的內心是痛苦、悲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