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選讀後感(一)
戚繼光曾說過:養性莫若修身,至樂無如讀書。讀書的樂趣的確無法言喻,讀唐詩的快感更是相逢恨晚。
唐詩,是中國人的驕傲,它閃爍著永恆的光輝,照耀著千百年中華成長的道路,凝結著斬不斷的中華情。它,或高蹈於世,寄託遙深;或引導潮流,朝氣蓬勃。
夢回唐朝,細細傾聽李白、杜甫等傑出詩人的千古絕唱,領略他們的胸襟睿智;極目遠眺王維、孟浩然等山水田園詩人的經典佳作,感受沁人心脾的詩情畫意;策馬回眸王昌齡、高適、岑參等邊塞詩人的顛峰巨作,情陷硝煙瀰漫的鄉愁戰恨……唐代詩人恆河沙數,多少次讓詩國的天空雲蒸霞蔚,五彩斑斕;多少次讓讀者的情感跌宕起伏,波濤洶湧;多少次讓國魂的長河一石激起千層浪!
夢隨李白,仰頭驚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側耳忽聞「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顛」;笑傲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俯首長嘆「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他的放蕩不羈,他的蔑視權貴,他飄逸張揚的個性,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無不使我嘆服、使我欽佩,無不使歷史銘記、使歷史綻放!
夢隨杜甫,他長期生活在顛沛流離和饑寒交迫中,戰事連連繚亂了騷人的心,國事茫茫碾碎了騷人的心。在失陷的長安,他泫然疾書「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潸然長嘆「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黯然悲書「存者無訊息,死者為塵泥」……
夢隨白居易,戰亂的平息並沒有帶來往昔的盛世年華。他毫不諱言,對黑暗的現實展開了猛烈的批判,寄託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和對民間疾苦的深切同情。「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不正表達了他滿腔的憤怒嗎?「麒麟作脯龍為醢,何必泥中曳尾魚」不正表達了他對朝廷明爭暗鬥的不屑嗎?「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不正表達了他對宦官奢靡生活的鞭撻嗎?……
夢隨王維……
夢隨李商隱……
一曲曲開朗奔放、剛健清新的音調,一句句情真意切、言簡意賅的韻律,使曾經的時代風貌和社會生活,無不歷歷在目,躍然紙上,使或輕鬆愉快,或憤懣無奈縈繞於胸。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唐詩選》讓唐詩重現勃勃生機,讓中華情的火炬繼續熊熊燃燒下去。
讀罷,受益匪淺,感慨良深,猶如夢回唐朝。
唐詩選讀後感(二)
唐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可以說《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所以常常喜歡住進唐詩悶頭猛啃幾日,竟然感覺腦袋清亮起來,仿佛開了一扇天窗,能看見淡月疏雲,能聞九天鳳鳴。自覺思想進益如同雨後春筍一樣蹭蹭往上長了。膚淺粗陋若我,也可從經典之中拾得珠貝幾枚,實在是值得感恩的事。
雖然自知生性愚鈍,天資遲滯,幸好不是弱智、聾子、啞子之類。還可以陶然怡然的感悟點滴,聆聽塵音,歌唱生活。記得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唐詩三百首,篇篇為情愁」。雖然有點誇張,但粗讀之,也對那些纏綿哀婉的詩句所感染。
唐詩里多的是,清澈如歷的聲色光影,淒絕哀婉的柔情別意,鏗鏘振奮的金革鐵馬……
住進唐詩里,住進逍遙的世外桃源,住進閒淡的茅檐竹籬,住進荒涼的大漠孤煙,住進苦寒的塞外飛雪,住進幽囚的珠簾翠幕。
難道,輝煌燦爛的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獨獨厚了一個唐朝?抑或整箇中華文明的精華,皆濃縮於唐朝的畫卷中?不然為什麼獨獨唐詩中有那麼多的逍遙者,思想客,離別人,戰死骨,望夫崖?
燈下倦讀時,就怔怔的發獃,幻想有一間藏書閣,要在書櫥中放滿唐詩,《全唐詩》《唐詩選集》《五言詩》《七言詩》《李太白全集》《王維》……
沉醉於此,觸手可得,那一排排厚重的書脊,閃閃發光的燙金字映亮了人的雙眸。住在此中之人,如同一個隱者,原來所謂的隱逸是隱入自己鍾愛的文字中。
唐詩選讀後感(三)
常言道:「熟讀詩書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唐代,作為我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鼎盛時期,湧現了許許多多有名的詩人,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篇章,為人傳誦至今。《唐詩選》,正是唐詩傳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唐詩選》,它齊集了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負有世界聲譽的偉大詩人的詩篇。其中囊括了唐代開宗立派、影響久遠的大家,不下二十人。其餘特色顯著、在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的詩人,也有百人之多。唐代詩壇多種藝術風格的爭奇鬥豔,詩歌體制的完備成熟,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偉觀,可以和思想史上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前後媲美。是一本展現我國文學遺產中最燦爛、最珍貴的文化瑰寶的珍貴讀物。
輕輕打開《唐詩選》,翻動那一頁頁洋溢著書香的頁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同的詩人大家之間轉換,跟隨著他們的腳步,領略唐朝的江山社稷,觀賞唐朝的壯麗河山。留戀唐朝的山清水秀,感受唐朝人民的風俗世情,品味唐朝的美酒佳肴,傾聽唐朝的鐘磬裊裊,欣賞唐朝舞女舞衣翩躚……慢慢品讀完這本書,會發現,我不僅僅是在看一部詩集,更是在遊走一段歷史,是在閱讀唐朝由盛轉衰的整個過程,在閱覽一部集大家之成的思想錄。
看張若虛,在那個月明風清的春夜,在花團錦簇的江水邊,看到江潮連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月光閃耀千萬里之遙,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一層潔白的雪。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輝色,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由此一時感發,大筆一揮,寫下來《春江花月夜》這首名篇,被稱為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描繪了一幅無與倫比的春江花月夜圖,成就了張若虛,展現了一幅早起唐朝逐漸走向興盛的美好畫卷。
說起唐朝,不能不說到的一名詩人,就是詩仙李白了。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從「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的詩,可以說伴隨著我們走過了十幾年的求學之路,他的氣勢磅礴、絢麗,照亮世俗人間,他的樂觀開朗,不畏權勢,深深折服這我的心,他的瀟灑隨性,更是個性十足。這些,都在他的詩歌裡面展露無疑。而李白的詩,也正好展現了盛唐時期的人民,學子們的生活,展現盛唐時期的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學術之風盛行,詩歌不僅僅是為了考取功名,也更是為了休閒娛樂,詩歌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峰時期。()
唐朝,還有另外一個詩人,在《唐詩選》中,和李白一樣,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們必須了解,也從小就有所了解的詩人,他就是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所以,他的詩歌裡面,流露的感情,不像李白那麼豪放,歡快,樂觀,向上,而更多的,是一種憂國憂民的辛酸,「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及對國家發展的擔憂之情。杜甫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史詩」,正是因為杜甫,用他那惜字如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文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記錄了在唐朝後期,整個社會的動亂歷史,展現了人民的疾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感慨當時朝廷官員的迂腐「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抒發自己的志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自己對於亂世戰爭頻發的無奈:「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表達自己對於英雄早逝的遺憾:「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彩的描寫美景麗日的篇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兩個黃鸝鳴翠柳,一樣白鷺上青天」。閱讀期間,讓人不得不感慨杜甫的用字功底,不得不感嘆社會的動盪與變遷,不得不傷感戰爭帶來的災難。
無論是張若虛,還是李白,又或是杜甫,他們都是慢慢唐朝的代表,是唐朝鼎盛詩歌的代表。在《唐詩選》中,作者精選了這些詩歌,帶領我們品味唐朝的巔峰之作,帶我們玩轉其中,使我們流連忘返,久久不可忘懷。《唐詩選》,就像一條涓細的河流,輕柔地淌過我們的指尖,拂過我們的心間,帶領我們到了一個絕妙的世界,領略不一樣的風景,感受文化的世界。置身其中,仿佛能聽到鳥語,聞到花香,品到佳肴,真是美妙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