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惠安館讀後感

惠安館讀後感(一)

讀完《城南舊事》中的「惠安館」的故事後,我心中倍感壓抑。雖是稚嫩孩提眼中的光景,卻真實地訴說著世間人生百態。

此段故事講述了20年代末中國底層社會群體的生活景象,但它卻是反映當時社會民眾生活的真實寫照。文中的「我」是一個聰明、開朗、善解人意的小女孩,在懵懂之時成就了一樁盡善之事:即一次偶然但非偶然的相遇,使一對遭遇坎坷期期相盼的母女得意重逢。

由於「我」的好奇認識了「瘋子」秀貞,在「我」的好玩中結識了妞兒。從別的小孩害怕到「我」逐漸接近她的閒聊中知曉了「瘋子」的痛苦過去,從出手相助到無話可說的友誼中得知了「妞兒」的淒楚生活。母女兩個無疑是那個陰暗無情的社會犧牲品,母親因無謂的情感糾葛而錯就了一生的幸福,孩子因世俗被無情的拋棄而步入痛苦的深淵,她們因世態的炎涼而被世人冷落。她們只有從「我」,幼稚的「我」那裡得到一點點純真的慰藉。是因「我」的聰明和世間的巧合促就了她們母女的相認,然而她們那遲到的天倫之樂是那樣的陌生苦澀並且短暫,被一場無情的車禍消失殆盡,像流星一樣成為了時間的過客。結局是那樣的令人痛心惋惜,沒有換來別人的憐憫,卻引來「我」的家人認為是「她怎麼一拐能拐了倆孩子走」的無情猜忌。

在一個世態炎涼的世間,就會有不盡人意的故事。幼稚的「我」雖不懂社會,但卻看到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道盡了世間的人情冷暖。

惠安館讀後感(二)

今天,我讀了《惠安館》一文,全文是由冬陽下經過英子門前的駱駝隊引起,勾起了她對童年的回憶,從而展開了她對北京城南舊事的回憶。

本文主要講了:英子來到北京的第一個冬天,認識了可憐的妞兒和「瘋女人」秀貞,她們是英子在北京結識的新朋友,因此英子經常去找「瘋女人」秀貞玩,從而知道了秀貞變瘋的原因:秀貞曾與一個借住在她家的大學生相愛了,後來大學生說是回家去請求父母答應他們的婚事,卻再也沒有回來,而當時秀貞已懷上孩子,生下的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底下生死、下落不明,秀貞由於受到雙重打擊而變瘋了。

英子很同情秀貞,很想幫助她。英子得知可憐的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面有一塊青記,秀貞說是讓閻王爺一生氣給戳到世上來的,原來她的母親就是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打算帶妞兒逃出去找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英子覺得很悲傷、很婉惜。

本文的主人公英子天真活潑、聰明可愛,又樂於助人,所有人都很喜歡她,她不但不嫌棄秀貞,還幫助秀貞找到了小桂子,英子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姑娘。

惠安館讀後感(三)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這一首讓人回憶離別的歌謠在《城南舊事》中浮現。

《城南舊事》讀了後,感覺到有一種現實世界所缺少的東西——真善美。書的作者叫林海音。海音婆婆小時的趣事,讓人仿佛回到了那個令人陌生但並不久遠的年代。這本書不但道盡了小孩子間純真的友誼,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窮苦,沒錢的無奈,人與人之間各種離奇的瑣事,還有封建制度的黑暗。()

書中的「惠安館」,說的是小英子和秀貞及妞兒之間的故事,讓人感動。小孩子的勇敢,小孩子的機智,讓人回味無窮,同時又反思自我。

海英婆婆的文章,還有那些蘊藏在書裡面的經典圖畫,而那圖畫是一種典雅美的線條勾勒出來的黑白畫。那種充滿哲理的色彩,儘管只有兩種顏色,卻也體現了善惡美醜,酸甜苦辣,讓人進入一種能從客觀和當局者的角度來體會其中的精妙絕倫之美。圖畫和文字的交織,眼前看到的是像電影般活靈活先現的畫面。英子,一個奇特靦腆而且善良守則的人物性格被刻畫出來了。

英子和妞兒的情分十分深,只不過遭到了棒打,那就是妞兒的不幸遭遇所帶來的影響。後來母女重逢,造化弄人。秀貞,這個妙齡清純的良家姑娘,也許是因為「錯愛」落到了如此下場。故曰:一失足成千古恨。

英子的情感十分突出,她幫助妞兒母女重逢,還把媽媽的手鐲給他們做盤纏,讓他們逃離苦海。英子的品格,純真可愛,沒有雜糅的東西,叫我感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