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自傳讀後感(一)
花了近十天的時間,看完了厚厚的這本季羨林《我的自傳》。他的散文我很喜歡。所以在網上看見這本書,我自然是不肯放下的!季老一生所取得的成就無數,單就《東方學》中的梵文這一項,就足以使後人仰慕了。這是一種極難懂的印度佛教文字,至今國內以幾乎無人識得了。也就是這種文字,季老潛心研究數年,在文革期間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傳達室里翻譯了數百萬字梵文作品。其他各門類學科均有建樹,幾十年研究學問筆耕不已,孜孜不倦終成大家。是當今國內文史類公認的大師。其實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對於季老的任何評價,再多的讚美之詞都是徒勞的。我能做的不過是想抒發我的一些感受吧。
翻開中國的近代史,凡成就大學問者,出身不是書香門第,便是沒落的官宦人家,像季老這樣出身貧寒的真是少之又少!他出身一個北方的農民家庭,沒有良好的文化教育環境,除了一個有遠見的叔父鼓勵他讀書外,其他與一般的普通農民無異。他是怎麼從一個農民的兒子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這一點給我的感觸頗深!在《季羨林自傳》開篇第一章「我的童年」中介紹自己出生在最窮的村中最窮的家,生活最高的享受就是一年吃一頓白面。這個從貧困山村走出來的窮孩子卻一路跋涉,走到了北京,走出了國門。用他的話說:「在這一條十分漫長的路上,我走過陽光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旁邊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路太長了,時間太長了,影子太多了,回憶太重了……」
美國總統羅斯福說:「苦難是人生的財富。」這話的確不假,在季老先生身上體現得如此完美。所以我們身處逆境之中,千萬不要怨天尤人,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感謝命運,感謝苦難的生活。」無論生活有多麼艱難,只要我們堅信自己並堅持下去就可以譜出生命的樂章。
季羨林先生就是這樣做的。他幾十年如一日,每天養成黎明即起的習慣,他戲稱自己是起得最早的人,每天吃的是早飯前的早飯。四點按時起床,前後一般不會超過幾分鐘。起床後的工作就是爬格子。這個習慣一直堅持了70多年。溫家寶總理稱讚季老學貫中西,筆耕一生。即使在文革期間,受衝擊中他還克服種種困難偷譯出了印度古代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文革結束,季老已經步入老年,當時67歲,但自那時起,季老每年都有學術論文或專著,直至進入耄耋之年,90多歲高齡,他還對自己說「我不能封筆。」
讀了季老的自傳,似乎讓我們明白了,大師不是天生的,而是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來。「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年工夫老始成。」青壯年時期是打基礎的時候,要像季老那樣虛心好學,不知滿足。到了老年,才是出成果的黃金時期。人生的老年不是退休,而是農忙中的收穫時期。我想季老的一生對後人的啟示實在是太大了,讓我們重新反思人的一生應該怎麼度過。
我們都是芸芸眾生,但讀一讀《季羨林自傳》,仿佛在傾聽一位老人在給我們講述著他的故事,他是文學大師,但他的語言卻像老百姓那樣的樸實無華,絲毫沒有半點向人炫耀的感覺。聆聽的時候覺得他很普通,很率真,就像自己身邊的父輩門,但掩卷沉思,其中有很多的東西讓人終身受用。
季羨林自傳讀後感(二)
今天用一天時間閱讀了《季羨林自傳》,對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季羨林6歲離開父母,跟叔父到濟南讀書。從私塾、一師附小到新育國小,因為認識「騾」字而直接讀高小。12歲考入正誼中學。15歲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山東大學的校長是前清狀元、當時的教育廳長王壽彭。季羨林因第一學年連續獲得兩個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長獎勵的兩件墨寶,「從此才有意識地努力學習」。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得到國文老師、著名作家胡也頻、董秋芳等人親切教誨和鼓勵。這裡學習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正規國小並沒有英語課,10歲的季羨林在叔父的安排下,課餘參加了兩個學習班:一個古文學習班,一個英文學習社話題作文 季羨林自傳讀後感(4篇)作文。從高小到中學,季羨林下課後先是參加古文學習班,讀了《左傳》、《戰國策》、《史記》等書,晚上又到英文學習社學習,一直到深夜10點。天天連軸轉,持續了8年時間。季羨林說,英語「學的時間不長,只不過學了一點語法、一些單詞而已。」「萬萬沒有想到,就由於這一點英語知識,我在報考中學時沾了半年光。」高中學習三年中,六次考試,考了六個甲等第一名,成了「六連冠」。1930年他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是著名的「清華四劍客」之一。1935年到1945年,季羨林到德國留學十年,在哥廷根大學讀書時,主修梵文、巴利文,超負荷的學習了多種外文,留下了「梵文課上只有他一個學生」的佳話。哥廷根大學視季羨林為驕傲。單從季先生的求學歷程,可以看出他的勤奮和毅力。
季先生一生對親人和朋友都是十分真誠的。他多次提到自己的母親,他在自述中說到「母親的娘家姓趙,門當戶對,她家窮得同我們家差不多,否則也決不會結親。她家裡飯都吃不上,哪裡有錢、有閒上學。所以我母親一個字也不識,活了一輩子,連個名字都沒有。她家是在另一個莊上,離我們莊五里路,這個五里路就是我母親畢生所走的最長的距離。」我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笑容來,她好像是一輩子都沒有笑過。家境貧困,兒子遠離,她受盡了苦難,笑容從何而來呢?有一次我回家聽對面的寧大嬸子告訴我說:「你娘經常說:『早知道送出去回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他走的!』」簡短的一句話裡面含著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母親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啊!然而這個兒子卻始終沒有歸去,一直到母親離開這個世界。母親去世時卻不在身邊是季羨林心中永遠的痛。季老在晚年每當談到母親就會淚流滿面。
季老不僅學貫中西,融會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樣融合了中外知識分子的優秀傳統。中國傳統士大夫的仁愛和恕道,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堅毅的氣節和情操;西方人文主義知識分子的自由獨立精神,尊重個性和人格平等觀念,開放創新的意識;這些優秀傳統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夠做大學問,成大事業,有大貢獻,他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一面旗幟和榜樣
季老和胡喬木是清華的同學,兩人交往半個多世紀,對於這樣一個做高官的同學,季老卻從不主動拜訪,而對於胡喬木沒有架子,季老很客觀的做過高度評價。他說「平心而論,喬木雖然表面上很嚴肅,不苟言笑,他實則是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正派的人,一個感情異常豐富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不久,胡喬木離開了人世。《留德十年》出版之後。季羨林覺得按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做法,該到胡喬木的墳上去焚燒一本,送給他的在天之靈。但是,遵照胡喬木的遺囑,骨灰都撤到曾經工作過的地方了,骨灰盒沒有留下,真正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了。
季羨林自傳讀後感(三)
「做一個普通的人」是我讀完《季羨林自傳》的最深的感受,然而這感受本不應該是我最想要的。
我初次接觸季羨林先生是初二時我有一次機會在書店裡看到了他的一本散文集。隨意地翻了翻,卻不禁被他平時而又毫不賣弄文采的的文章吸引住了,於是我就開始收集他的資料了解他,並最終買了一本《季羨林自傳》來仔細研究他是如何成為一個語言大家的。然而在讀完整本自傳後,我最深的感受,就有踏踏實實做個普通人。
季羨林先生說自己小時候是非常貪玩的,但是家庭貧困和他叔父的嚴教使他不得不好好讀書,最終出人頭地考取了留美學校(清華大學)。但季老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他自己是一個毫無大志的人,他的理想只是長大後有個好工作能夠餬口,高中畢業後的他沒有搶到郵局的工作這飯碗,無奈回母校教書,後來他教不下去了,正好清華與德國簽訂了留學條約,德國讓中國學生赴德留學。季老抓住了這機會通過了考試,一心想著出國「鍍金」,回國後工作好找。讀前面這些季老的經歷,不禁使我感到好笑,季老在早年居然也是一個急著找工作的年輕人,然而為什麼他又能成為一個大師呢?後來由於二戰爆發,季先生不得不在德國呆了十年,然而這十年他沒白費,苦心求學的他受盡了「洋罪」,二戰的德國是法西斯的基地,季先生在飢餓與戰火中刻苦求學,終於拿到了博士學位高高興興地回國了。然而好景不長,在季老回國十幾年後文化大革命就爆發了,這位博學的大師在這十年里完完全全成為了一個庸人,新中國成立才不久,人們是多麼的有激情,多麼地熱愛祖國,多麼地擁護共產黨!季老也是如此,但是他卻不知道災難已經來臨。他親眼看到一批又一批的人被批鬥、折磨,然而他卻在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畢竟季老不是聖人,他也同樣地在這十年里迷失了方向,直到最後災難降臨到他自己的頭上他方才感到生不如死。他自殺未遂,被紅衛兵抓去批鬥,最終渾渾噩噩地度過了這十年。改革開放的到來又使季老歡喜不已,78年以後,他又像是重生了一般重新成為了一個學者,大量的著作被發表,他被評為了「國學大師」和「國寶」。一直到他垂暮之年他仍然筆耕不輟。
季先生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人才,幼時讀書,青年時出國留學,()中年參加工作為生活奠基,晚年做學問。這或許是很多人嚮往的平凡出奇蹟的人生,然而這對於現在的欠發達地區的我們來說又是很難做到的,因為這中間的付出是巨大的,每個人都有機會,但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付出就是成功的人活著的義務,人或多或少地都要承擔這義務,但逃避這義務的中國人就得成為社會底層人物,能較好承擔這義務的中國人就能找到工作,能很好承擔這義務的中國人就會成為大師了。成不成為大師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看人的價值,季先生學習一生,就像胡適、郁達夫那樣為了學問而工作,他的人生雖不像毛澤東那樣富有傳奇色彩,但是他的人生價值從長遠角度來看,的確是很多人無法比擬的。他對中印文化的研究及幾種稀有的語言的研究的結果是全人類共享的,其意義之深遠是不可測的。
這樣像季羨林先生的人生不正是為我所求嗎?還是拋棄夢幻與瑣碎的回憶,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學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