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人物傳記讀後感(一)
鄧小平,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今天的我們,因鄧小平而放光發亮!鄧小平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在70多年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中,他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為中國社會主義的創建,鞏固和發展,建立了永不磨滅的功勳。鄧小平從小受到父親的薰陶。父親在家裡嚴格而又謙和,鄧小平就繼承了父親的性格;自信、有抱負,處事果斷,鄧小平接受到新舊雙重教育,使他的知識結構比較完善,思維方式也較靈活,邏輯思維也比較嚴謹。這些為他後來的良好成長打下了基礎。鄧小平曾到法蘭西求學,在那裡條件很艱苦,他漂泊了許多地方;從馬賽到巴耶。在這段時間幹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包括在機車上當司爐和廚房幫工,能找到什麼工作他就幹什麼工作。後來遇到了周恩來,在他的影響下,鄧小平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進行各種政治宣傳活動,也是在這一時期,他拘謹。不耐心的性格消逝不見了,到了1926年,他和夥伴們去了莫斯科,獲得了機會,在政治上進行了深造。1927年2月,鄧小平接受中央分配,到西安的中山軍事學校工作。在白色恐怖時期,鄧小平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得到了鍛鍊,積累了豐富的地下工作經驗,也形成了他嚴謹認真、守紀的工作作風。他在戰爭中支持毛澤東的戰略主張,從此與他形成了一條牢固的政治紐帶。鄧小平被任命為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為抗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鄧小平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戰役。鄧小平曾三起三落,從沒被打倒過。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總設計師,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共讀了《鄧小平》後我深有體會,以前我們一直說鄧小平是一個偉人,但他究竟偉大在何處,我們則只是說些讚美的套話,只能反覆的引用別人的話來說,自己則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而今,我不再幼稚地看待這個問題了,我必須更多地去了解他,我不但要知道他為我們所作的巨大貢獻,我們還要去了解他的人生經歷、人格魅力、思想與經驗等等。
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總設計師,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共產黨以鄭重的態度,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糾正自己的失誤,對當今時代特徵和總體國際形式做出科學判斷,成功的走出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從歷史書上,我已經知道了那個偉人;鄧小平,在這本書上,我更讀懂了那個樂於奉獻,英勇,智慧的鄧小平!
近代人物傳記讀後感(二)
當我閱讀《宋慶齡傳》時,我的手仿佛被宋慶齡奶奶牽去了,宋慶齡奶奶每每有空的時候就教我:愛祖國高於一切;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以耕讀為本,以勤儉為德……宋慶齡奶奶的話時時刻刻激勵著我。
我們要學習宋慶齡奶奶愛國的精神。一支叛變的軍隊想逮捕孫中山 ,並要攻打孫中山的住處。孫中山接到秘密報告後要宋慶齡跟他一起轉移,宋慶齡不同意,她想的是如果她還沒走,敵人就一定以為孫中山也在,這樣孫中山才能安全撤離。宋慶齡對孫中山說:「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先生。為了中國,你先走。」 宋慶齡奶奶的愛國精神激勵著我,雖然我們還小,還不能為建設祖國出力,但是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學得更多的知識,將來把祖國建設的更美好。
我們要學習宋慶齡奶奶仁愛的品質。宋慶齡因為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國際和平獎金,用這些錢,她完全可以過上十分舒適、十分體面,甚至是豪華的生活,但是宋慶齡看到山區的環境、醫療設施都很差,孕婦和新生兒死亡率居高不下,她不忍心看到這麼多孕婦因為難產和肚子裡的新生兒一起死去。所以把史達林 國際和平獎金全部捐給了中國福利院,建造了一座「上海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見到有困難的人,我們要像宋慶齡奶奶那樣,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別人解決困難,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要把它發揚光大。
我們要學習宋慶齡奶奶勤儉節約的美德。宋慶齡有關節炎,所用的護膝 是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毛線頭自己編織的;她的睡衣,是補了好幾次的;她用的手絹還是她在解放前定做的,雖然已經有了破洞,但仍在使用;晚年她發胖了,舊衣服穿不下了,她就在舊衣服的衣腰、褲腰上加條,整理好以後再穿……在宋慶齡奶奶等革命先輩的努力下,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變的非常好,可就因為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許多人沒有做到省吃儉用,我們經常能看見垃圾桶里被小朋友丟棄的娃娃,被浪費的糧食。這能對的起先輩們的流血犧牲嗎?我們要把宋慶齡奶奶當作榜樣,做到勤儉節約,節省每一度電,節省每一滴水……
讓我們沿著宋慶齡奶奶的足跡向前走,早日做合格的接班人!
近代人物傳記讀後感(三)
讀《曾國藩傳》前,覺得曾國藩只是個眾人皆知、無人不曉的「賣國賊」,勾不起我的閱讀興趣。但翻閱數頁之後,似乎有點愛不釋手了。
從國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國藩的確是個置民族的安危、人民利益不顧,屈服於西方列強對華政策而又竭力維護清王朝封建統治的「賣國賊」。對於其一生的罪惡我覺得不應該歸咎於他個人品質,而具有歷史性和社會性,由他出身的半殖民地條件下的地主階級決定的。從個人角度而言,我覺得曾國藩是個修養頗高,有頭腦、有遠見和有謀略的人物。
他的一生經歷大致可以分成七個階段:躋身六曹、創建湘軍、坐困江西、決戰安慶、攻陷天京、剿捻失敗和抑鬱而死,可謂有起有伏,人生變數無窮,讀之頗有感觸。
首先,曾國藩精通古文,廣泛獵讀,在學術上向很多當時有名人士請教,這些不僅增長了個人方面的見識,也大大提高了個人聲望。曾國藩能如此順利成為二品官,一方面是由於自身勤奮好學和聰明能幹,另一方面是由於受到穆彰阿的垂青和舉薦。也許是這一切對於曾國藩來說太順利了,造就了他當初鋒芒畢露、自恃清高的性格,使他在坐困江西期間處處碰壁、受到地方官員的百般排擠和刁難。
其次,曾國藩經過一年的大徹大悟再度出山,受命為欽差大臣和兩江總督,為其大展夙志提供了舞台。其實曾國藩受命為兩江總督是清政府為形勢所逼,迫不得已,由於清政府所依靠鎮壓太平天國的江南大營就在此時潰敗,只能依靠曾國藩集團所創建的湘軍來鎮壓太平天國了。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機會永遠垂青於有準備的人。
再次,湘軍攻陷天京以後,曾國藩自剪羽翼,釋清廷疑忌,自保末路,足見其經驗豐富,政治嗅覺之靈敏,審事詳明,處事果斷。
最後,曾國藩是個愛才如命,求才若渴的賢人。()行軍打仗,每到一地,必廣為訪案,凡具一技之長者,必設法延至,收為己用;聞有德才併兼者,更不惜重金,馳書禮聘。他還能虛心納言,鼓勵眾幕僚直言敢諫,故能收到集思廣益的效果。他在事業上能夠取得如此成功,與其有很大的關係。
讀此書不僅讓我對曾國藩有了更為全面、細緻的了解,從中受到不少啟迪,而且加深了我對近代清朝歷史的認識,同時引起我對那拉氏——慈禧太后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