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少女穆然讀後感

少女穆然讀後感(一)

十五歲的少女穆然,年紀輕輕就換上了癌症,但這一切並沒有讓她向死神低頭。相反,她以超乎常人的勇氣堅持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上帝對穆然是多麼不公平啊——她還沒有看到多少世間美景,還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幸福,死神就要奪走她的生命!想想穆然,在看看自己,我感到無比的慚愧。穆然,一個身患癌症,隨時都會向世界告別的女孩,面對死亡卻是那麼的坦然,毫無畏懼;而我,一個六年級的男孩,卻會被一隻小老鼠下得臉色蒼白。對我而言,難道還有什麼堅強可談嗎?

生命是寶貴的,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可是,為什麼人們都不懂得珍惜呢?有的高中生因為高考落榜而選擇跳樓,更有些人因為和朋友親人的口角而把別人殺了,自己額走上了一條不貴路。

看了《少女穆然》這本書,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做人一定要做個堅強的人!也一定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個瞬間!

少女穆然讀後感(二)

張穆然是北京市的一名中學生,與同齡孩子一樣,她活潑可愛,充滿夢想。然而中學畢業後,她不幸患上癌症。癌症剝奪了她上學的權利,剝奪了她正常的生活。面對著病痛、直至面對死亡,張穆然都以超乎常人的勇氣坦然笑迎,她以精神四射、頑強而樂觀的生命力感染著她身邊的人,使病痛的磨難成為一種對生命意義的真誠體驗。在她人生的最後一段日子裡,她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實現自己的幾個願望,一個是把媽媽的戶口從陝南辦回北京,一家人能夠團聚;再有就是希望能與自己崇拜的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說》崔永元一起主持節目。當崔永元得知這一訊息後,被這個小姑娘的精神所感動。在這期錄製的時候,張穆然卻處於深度昏迷;當這期實話實說專題節目《感受堅強》播出時,當她媽媽拿著辦回北京的戶口時,張穆然已經離開了她的親人、朋友、以及所有關心她的人們……

在觀看《少女穆然》的時候,我的眼眶是濕潤的。為什麼?因為她做到了,張穆然做到了我永遠也做不到的堅強……面對死亡,她依然那麼從容,鎮定,直到死亡來臨,她都沒有掉一滴眼淚。她那麼堅強,而我呢?我們是那麼軟弱,經不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摧殘,但從穆然的身上我得知:有一種生活叫樂觀!「我是一隻小鳥,我要飛。」道出了穆然的心聲,也道出了許多有偉大抱負的青年的心聲,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比飛翔更美的動作呢?我從穆然的語氣中讀到了堅毅,學到了堅強,更學到了自信。

還記得一個深夜,穆然半躺在病床上,完成她的夢想《闖關》。病魔折磨著嬌小的穆然,汗水順著額頭,脊背流了下來。護士不忍心看穆然被痛苦折磨著,提出要免費幫穆然打止痛針,穆然依然拒絕了:「其實我在享受痛苦,因為生活是痛苦的,現在痛苦著,因為我在享受生活。」這是穆然的內心語言,它深深震撼了我,一個與我同齡的女孩,怎麼會有這麼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性格。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但穆然卻始終沒有掉一滴眼淚,因為她懂得:生活是教會人痛苦的。

認識了穆然,我學會了自信,學會了怎樣生活,學會了怎樣用樂觀的心態生活。穆然雖然離我們而去,但是她那堅毅的靈魂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少女穆然讀後感(三)

主人公張穆然是北京的一名中學生,她最大的心愿是與她崇拜的主持人崔永元一起主持節目。

15歲那年,當張穆然拿到中考成績單時,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她一度消沉。但她最終沒有被病魔嚇倒,她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她用微笑和樂觀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她人生的最後一段日子裡,她希望能與自己崇拜的主持人崔永元一起主持節目。崔永元得知這一訊息,被這個小姑娘的精神所感動。他趕往醫院看望穆然,並策劃了一期節目,請張穆然共同主持。在這期節目錄製的時候,張穆然卻處於深度昏迷。當實話實說專題節目《感受堅強》播出時,張穆然已經離開了她的親人、朋友,以及所有關心她的人們。

生活有快樂,也有遺憾。張穆然的故事一定讓你心裡沉甸甸的,你對生活是不是有了新的認識?

曾經一位身患白血病的16歲少女,以樂觀的態度、堅強的決心與病魔抗爭,然而仍舊沒能挽回她年輕的生命,她就是張穆然。這段講述「生命與愛」的故事牽動了鐵嘴崔永元,昨日記者獲悉,曾經賺取全國觀眾眼淚的以張穆然為主線的《感受堅強》節目,已被有心人搬上了大熒幕,這部名為《少女穆然》的電影,要把愛傳達給億萬觀眾。

為了了解《少女穆然》的具體情況,記者電話聯絡到了該片導演白羽,據介紹,該片就是以傳達愛為主題,所以在演員的選擇及影片的形式上都很保守。該片演員除演父親的劉佩琦外,女主角張穆然的扮演者章艷敏等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新人。白羽稱「《少女穆然》真實樸素地反映了電影的初衷,我們希望通過這部電影,以特殊的形式保留住那動人、絢麗的青春形象」。

不僅如此,發現張穆然的崔永元對此片也給予特別的關注,熱情也相當地高,他不僅參與劇本的創作,而且還在拍攝過程中到片場探班。白羽稱,崔永元在回憶對張穆然的感受時說:「這孩子雖然跟我們一樣生活在這麼浮躁的城市裡,但是她內心非常安靜、非常單純,而且這個孩子特別堅強,超出人的想像。」白羽希望該片與觀眾見面的時候,也能讓觀眾重新審視生命,審視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