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餐館等人,旁邊有個女人也在等。
她一直打電話給她老公指路,開始還耐心,越指越狂躁,最後爆了:我讓你學著用GPS,你非不用,就是接受不了新事物!都什麼年代了,活得跟野人一樣!
最後這句把我逗樂了。同時竊喜:還好我不是野人。
但也沒喜悅幾天。
上周我去健身館,瑜伽教練問我怎麼好久沒來,我說忙。
其實這不是真正的原因。
真實情況是,我們家離健身館大約兩公里,這個距離,走路太長,打車太短,我每次都為了怎麼去煞費苦心,為了不費這個心,就索性不去了。
這理由太不過硬,我有點說不出口,只是在課後跟教練說準備買輛腳踏車,來去方便。
她說你可以騎小紅車啊。
小紅車?
就是共享腳踏車啊,滿大街都是,掃碼就能騎,一次五毛錢。
第二天我試了一次,果然方便。
而且留意了才發現,真是滿大街都是啊。
原來我雖不是野人,但也算不上新時代的新青年。
1
我其實是個守舊的人。說白了,是懶,懶得費心去研究新事物,於是也就接受無能。
但現在越來越覺得,有些新東西,真的是好,真的能為我們節省時間,減少痲煩,提高生活品質。
所以,就算慢半拍,我也強迫自己去跟上時代的節奏。
以前我出門,錢包、手機、鑰匙是必帶的三樣。現在家裡是密碼鎖,買東西都是手機支付,所以,出門只要拎著手機就一切OK。
以前我抽屜里一堆快餐店卡片,現在它們統統沒用了,要訂餐,用外賣軟體就好。
以前想聽耶魯哈佛的課程,得翻天覆地找,現在網上有無數名校公開課,隨時看,免費。
以前出門打車,常常等半小時打不到,現在直接網上約車,他會比男票更準時地等在我家樓下。
無數新事物,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
科技對我們生活的改變超乎想像。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去年和今年不一樣,甚至昨天和今天都不一樣。
2
前幾天有個挺黑色幽默的新聞。
一個國小文化的色鬼,闖進一個單身美女家裡,圖謀不軌,巧的是,美女正跟朋友視頻聊天,朋友在視頻裡聽到美女呼救,大聲呵斥,但色鬼根本不知視頻聊天為何物,繼續施暴。朋友見呵斥無效,報了警,自己也趕過來。色鬼還未得逞,警察已到,抓了個正著。
——沒文化多可怕。
當然,我們學習新事物,不是為了更穩妥地幹壞事。利用它們做正經事,才是真格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原著小說曾被稱為「最不可影像化的故事」。因為它講的是一個少年與老虎在一條船上227天的海上漂流。「不要碰動物和水」,這是好萊塢的箴言,何況這隻動物還是老虎,還要跟一個少年長期待在一條船上。但李安藉由科技手段,打造了一隻以假亂真的數碼老虎,並呈現出了美輪美奐的震撼風景。可以說,是新科技催生了這部零差評電影。
李嘉誠常常講,雖已近90歲高齡,但他對新技術的了解,並不遜於年輕人。他以前看新聞喜歡紙質版,iPad出來後,就只看電子版了。他的下屬說:「如果李先生是個停滯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
有人說,越有錢的人越喜歡嘗試新事物,越窮的人越留戀舊東西。
這話不無道理。
3
其實人掉隊,不是一下子掉下來的,無非是別人看電視時你堅持聽廣播,別人用電子郵件時你堅持寫信,別人用社交軟體時你堅持打電話,別人網購火車票時你堅持去火車站排隊……
最後量變轉為質變,你落伍了。
「我現在這樣就挺好,別跟我介紹這個那個的,我懶得學。」這可能是很多人拒絕新事物時的心態。
心理學說,人有路徑依賴:一旦做了某種選擇,就會習慣性地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輕易不肯回頭,這種心理限制了人接受新東西的能力,讓人變得保守、固執、狹隘。
而事實上,那些曾經譏笑蒸汽機的達官顯貴,後來都放棄了馬車。那些曾視網際網路為洪水猛獸的專家教授,現在都已離不開它。那些不肯學習用電腦的人,現在連前台收銀的活都幹不了。
世界的發展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抵制的態度往往不但沒用,還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既然改變已經發生,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早早適應它,好好利用它。
我們現在可能不覺得,但十年後被社會淘汰的,也許就是現在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不敢在微信綁定信用卡、不知道如何在網上學習課程、不了解行業新科技的人。
你一再地拒絕這世界,世界最後可能就拋棄了你。
4
新事物未必都好,我們也不必樣樣緊追(事實上也沒人能做到),但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我們必須要有開放的心態,對新事物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和接納度。
有一個詞很俗,但它永遠正確,就是:與時俱進。
觀念也好,生活方式也好,職業能力也好,真的都要跟著時代一起前進,不斷學習了解,不斷自我更新。
否則你可能不知不覺就成了新時代的野人,想來也是細思極恐。
所以,若想不被這世界拋棄,我們必須具備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多時候,它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甚至人生高度。
作者簡介:李月亮,專欄作家,專業解讀情感疑難雜症、人生紛繁謎題,以溫柔有力的筆觸,呈現有品質有力量的生存之道。新書《世間最美是心安》熱賣中。微信公眾號:李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