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貓,愛它的可愛,愛它的迷離,更愛它時而安靜時而淘氣的樣子和它翡翠色的眼眸。每每看到貓,我總是會幻想在貓的眼裡,人類,究竟是為何物,是神通廣大,無所不能;還是愚昧無知,一無是處?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夏目漱石筆下,有這樣一隻貓,機敏、正義、學識淵博卻唯獨不會抓老鼠的無名貓。它以自己小小的貓眼,悄然洞悉著人世的滄桑。沒錯,它便是《我是貓》中那個有趣的主角。
《我是貓》一個充滿新奇的書名,就是因為這個書名一下子勾起了我的興趣,讀完後,還真是讓人感嘆萬分。我也乍然間愛上了這小小的貓公。
也許,是因為是貓的緣故,沒讓它沾染上人世間的污濁。
它的每一句談吐之間,都充滿被人類尖酸的諷刺,例如:「世人褒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子一樣變化多端。」呵,這是多麼一針見血的話語啊!把人性的醜惡揭示得透徹淋漓。讓人不得不讚嘆它貓腦里的智慧。
然而,說它智慧,它有時也是愚蠢至極啊!偷偷溜進廚房偷吃年糕不知道年糕會粘住牙,喝酒喝醉了都不以為然,這些種種的傻事,都讓人忍俊不禁!不過,它與俗人不同的是,總是會在難後悟出哲理,苦後自樂一番。
這貓公,矛盾的特點,還真是讓人叫不出它是智慧還是愚蠢啊!或許,應該說是智愚併兼吧!有些矛盾的性格才凸顯得它更加真實,也讓我對它更加喜愛了!
當然了,人類也是充滿智慧的生物,因為我們的智慧,世界才發展到了如今。不過人類卻因此在不知不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人類的一切,也在貓貓狗狗眼中變得卑微。此時,人類是應該哭笑不得,還是應該自我反思一番呢?
夏目漱石讀後感(二)
《心》讀後感
剛回家那天看到老弟桌上放了一本小說,名字叫《心》,於是便翻來看看。讀完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這部小說後,感覺心裡難以平靜,凌晨一點多我寫完了讀後感才安心地合眼睡下。所以就有了下面的文字。也因為很少寫讀後感,所以肯定有不少錯誤之處。
小說里的故事引人入勝,要是以前讀到這樣的故事我肯定會迫不及待一次讀完,但這次我卻用了四五天才慢慢看完。一方面我是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究竟,另一方面又不願意看到故事滑入到沉鬱的變化中,對主人公的苦惱和痛楚我深深同情,以至於到最後我都有些不忍心讀下去。
讀到最後,才發現前面的敘述中已經對結局埋下伏筆了,只是當時讀到卻沒有覺察出。整個故事顯得緊湊而完整,只是語言讀起來感覺少了幾分流暢的韻美,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原因,但這並不影響小說的精彩和頗值得一讀。關於《心》的文學藝術價值,我是無論如何不敢評價的,自己在此方面幾乎一無所知。只知道這是夏目後期的沉鬱型作品,創作的時間我估計是在明治維新運動完成之後。在20世紀初期的日本文壇,夏目漱石並非主流作家,但卻別具一格,所以他的作品在今天的日本仍頗受歡迎。
讀完了故事你有可能會覺得作者在小題大做:一個年輕大學生由於涉世尚淺,不知道如何應付感情上的困惑而犯了一個自私的錯誤,稱不上罪惡,但在作者筆下竟成了有些驚悚的悲劇——因為主人公一時的自私引起了朋友的自殺,於是他在餘下的生命中一直活在良心的譴責里無法釋懷,最後選擇以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擺脫痛苦。你可以說作者把故事的悲劇性過分誇大了,但從整個故事情節來看,一切的發生,發展與結束又感覺到真實和自然,並沒有雕琢的痕跡。這樣一來,既感覺情節真實,又感到悲劇性誇大,豈不是矛盾了?其實,要解決矛盾,就必須體會作者對主人公心理衝突的描寫,並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受其中人性的特點。對小說中人性衝突的形成和變化有多深的認識,對於此矛盾就會有多透徹的理解。不一樣的結局只能從不一樣的「人性」中去尋找答案。況且,沒有矛盾不成小說,正是這樣才反映出「人性衝突」的主題,自然地將讀者引入到對人性的深思當中。所以,與其說內容突兀,不如說是結構精巧。
夏目漱石讀後感(三)
《三四郎》讀後感
這陣子讀完了夏目漱石先生的《三四郎》。小說寫的是一位土鱉男青年三四郎到東京讀大學,從落後閉塞的環境一躍而進入明治時代各種思潮激烈衝突的日本中心。從小隻接觸過寥寥數個鄉下女性的他,不知道怎樣和東京的女性打交道;從小隻生活在一個世界的他,不知道如何從三個世界中選擇自己的前途。如果說廣田先生是三四郎的長輩,三四郎無法理解廣田先生的時候,只需要唯唯諾諾、用謙恭的態度敷衍過去即可;那麼,在身為同輩的與次郎、野野宮面前,三四郎既不能捉摸到他們的心思,又無法像對廣田先生那樣畢恭畢敬了事。更不要說他心中那謎一般、夢一般的美彌子小姐了。面對東京這個完全陌生的世界,面對自己無法理解的人群,三四郎感到了極度的困惑、迷茫。
雖然時隔百年,但三四郎的困惑放到今天其實毫不過時:是選擇留在大城市,搏一個有車有房紙醉金迷的都市生活,還是「逃離北上廣」,回到安逸舒適但精神生活相對貧瘠的老家?至於三四郎和美彌子的交往過程,簡直就是一部屌絲與女神交往的血淚史。美彌子的一顰一笑一嗔一怨,無不牽動著三四郎的心。美彌子對其他男子的親密舉動會讓他感到嫉妒和煩惱,但他又無法表現出來。而聰明的美彌子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卻既不拒絕又不接受,只是保持著曖昧。既會湊到他的耳旁親密地說話,又會在與他獨處時冷冰冰地不發一語。三四郎不願放棄美彌子,但他內心深處的自卑又讓他無法勇敢地邁出那關鍵性的一步。
可是,正如網上某篇讀後感中提出的:即使三四郎邁出了那一步,美彌子就會接受他嗎?很遺憾,即使同為男性,對三四郎的心情深有共鳴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我是美彌子,大概也不會接受他的感情。三四郎只有強烈的感情,卻沒有與之相襯的實力,如何能讓美彌子這樣年輕美麗聰明的優秀女子為之傾心呢。
所以,從三四郎在東京大學的校園裡對美彌子一見鍾情的那一刻起,他在愛情上的悲劇就已經註定了。美彌子不討厭三四郎,但也談不上喜歡他。兩人交往中美彌子的心情,大概更接近於「多個追求者也不壞」,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養備胎。美彌子在意的,只有野野宮君而已。但野野宮君卻只對學術有興趣,對美彌子的態度不冷不熱。不知是因為感情木訥,還是因為他看清了自己不屬於美彌子所在的繁華世界。儘管美彌子想方設法明示暗示野野宮君,甚至為了氣他而故意裝作與三四郎親熱,但野野宮君始終無動於衷。失意的美彌子最終選擇了嫁給一個毫無感情基礎的有錢人,而野野宮君依然毫無反應。
從頭至尾,這場感情遊戲都沒有三四郎的事。他與美彌子最接近的時刻,也只是美彌子要利用與他的親密引起野野宮君的注意。就連最後美彌子要結婚了,三四郎也是無意中才從同學那裡得到訊息。他去見了美彌子最後一面,問她「聽說你要結婚了」,之後便再也無法說下去了。讀到這一段,簡直想為他寫一個慘字。
夏目先生不愧是文豪,三四郎和美彌子的形象在他筆下栩栩如生()。只是,即使是夏目先生,也只是把結局放在了三四郎永遠失去美彌子後失魂落魄的呢喃。三四郎接下來該怎麼辦,他的命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夏目先生並沒有繼續寫出來,實在是遺憾。
讀完此篇小說,也明白了東京大學為何會將校園內的池塘命名為「三四郎池」了。那裡是三四郎初次遇見美彌子的地方,也是這段故事真正的開始。東大的學生們在三四郎池前徘徊時,或許也會和三四郎的心情有所共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