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論語的大智慧讀後感

論語的大智慧讀後感(一)

最近,我在本校教師閱覽室有幸拜讀了《論語中的大智慧》這本書,覺得孔子在兩千多年前總結出來的道理,在當今的社會裡,仍然那麼實用,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是一種純粹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對當今時代的人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在為人、為政等諸多方面如何實現心靈所嚮往的那種理想追求。讀論語讓人感覺視野開闊、豁達開朗、風清氣正,充滿智慧。

如: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孔子說:「國君以道德教化治理正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孔子主張以道德教化作為治國的原則,這段話代表了孔子的「為政以德」的思想。

其實,德治正是中國儒家文化所極力倡導的治國理念。《論語為政》在第一章就提出「為政以德」的思想,堪稱儒家德治的總綱。在《論語》的其他篇目中,孔子也曾多次談到執政者的品德的重要性。

又如:子曰:「政者,正也。子辛以正,熟敢不正?」(《論語顏淵》)戰國的儒家孟子把德治推到了極致—仁改。孟子周遊列國力勸統治者施行仁政,還說如果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改,那麼「治天下可運之掌上。」這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把仁政作為執政的基本理念,治理天下就會成為一件非常簡單而輕鬆的事情。這是孟子所想像出的天下大治的理想狀態。

在治國上,儒家特彆強調道德的作用,但也絕不排斥法治的作用。除了「為政以德,」孔子還認為從事政治要「寬猛相濟。」「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左轉昭公二十年》)

孔子只是傾向於以德治為主,而以法治為輔罷了。由此可見,德治和法治這兩種治國方略,就好像人和兩隻腳,哪一隻都不可偏廢。

德既是一種坦誠的態度,也是一種寬容的胸懷。寬容,使人擁有博大的心理空間。治國如此,做人也罷。

論語的大智慧讀後感(二)

讀完論語之後,腦子裡都是中國倫理道德和我們民族傳統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關於學習方面論述,下面我就學習從四個方面來淺談自己的學習心得。

其一,關於學習的態度。孔子很重視學習態度,強調要終身「好學不厭」。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學」,而且謙虛地說自己都沒有做到「學而不厭」。他還特別提倡互相學習的態度,「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種「樂」,是與朋友相互學習,研討之樂,是增長學識之樂。最可貴的是孔子提倡「不恥下問」的精神,他肯定了學生孔圉「不恥下問」的精神,其實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人」當然不會都是強於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從之」,對於「不善者」要引以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點。這裡指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傳說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人學習,他就是一個虛心求教善於學習的人,所以才成為古今聞名的大教育家。

其二,關於學習的方法。第一、二、三、五則都談到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強調溫習的重要。孔子的時代,教的功課有禮、樂、射、御,所以不僅有溫習,還有實習,要實際操作。「默而識之」,強調了「識」,即記住,只有記住才談得上掌握鞏固。「溫故而知新」,溫習的目的是什麼呢?固然為了「識」,為了掌握鞏固已學過的知識,但不要忘記「知新」,只有有了新體會,新發現,才達到了「溫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識的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只有不斷地繼承、創新、再繼承、再創新,才能使知識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溫故知新」閃爍著辯論思想的火花。孔子還特彆強調「學」與「思」的結合,不可偏廢一方,「學而不思則罔,思而為學則殆」,「學」是「思」的基礎,「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其三,關於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在重視博學的同時,也強調學習要抓根本的東西,孔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這裡孔子在回答子貢的問題時,說明自己的「多學」是相對的,在多學的基礎上,我是用一個道理來貫穿自己的學說的,這個道理就是學習的根本,學習重在抓住根本。這裡孔子間接地說明了博與精的關係,值得借鑑。

其四,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也就是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國,又不能獨立作主應對;這樣,雖然書讀得很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套用,在於實踐,在於「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關於這一思想,在孔子的學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現出來。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也就是說當官時有餘力就應該學習,學習後有餘力就可以做官。這一思想實質上也體現了學與用的關係,要想當好官必須學習,學習的目的應是更好地當官,體現了學習與套用的關係,也體現了孔子辦私學的目的,即通過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讓他們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師培養政治人才,當然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也在於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是大學問家,一生勤奮治學。他總結出豐富的治學經驗,傳延百世。做學問自然以「學」為中心,然而不能忽略「習」「溫故」「問」「思」等。他指出「溫故」與「知新」,「學」與「思」的相互依存關係,非常可貴。他認為學無止境,所以要「學而不厭」。越是大學問家越能感受到知識汪洋無際,孔子就是這樣的大家。

總結一下,其實學習《論語》的過程,也就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與自己的毛病習氣作鬥爭的過程。通過學習,使我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比如懶惰、貪吃貪睡等,老師說,君子見得思義,不占別人便宜,即使是隨手可得,也決不沾染。在學習後常常感到非常的慚愧,當後不再造,作一個安分守己、精進好學的人。

論語的大智慧讀後感(三)

薛澤通先生是位地方官員,他在認真研讀了《論語》後寫下了厚厚一沓筆記,出了《論語的領導智慧》一書。他在文中提及許多做人的道理,有幸拜讀之後感受頗多,僅選一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而從古至今,無數的仁人志士都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那便是:君子之道。君子,是一個高尚的名詞,是可貴品質的擁有者。

君子嚴修己過,君子疾惡如仇。孔子與弟子出遊,又累又渴,經過一條河流,想酌水而飲,但一聽說這河名叫「盜泉」,便忍渴揚長而去。孔子是古之賢人,其言行,其仁義之心,無愧於君子的稱號,當他渴甚,看見河水卻毅然離去,正是由於他的品質使然。有些人覺得孔子傻,但他身上所體現出的風節卻是有些人所獨缺的。不願飲盜泉之水,我看不僅是為了那個名字,更重要的是他內心的道德,對惡事的憤恨,正如投江於汨羅江中的屈原所說:安能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

君子高節獨立,君子充滿自信。以清廉著稱的吳隱之也有過這種經歷。吳隱之曾經途徑「貪泉」,人稱喝了這泉水會變得奇貪無比,但吳隱之卻笑著說:「如果讓伯夷、叔齊古代聖人來喝,不會改變他們高潔的情操吧!」說罷,舀了一杯貪泉水一飲而盡。此後他仍一直保持清廉的品行。與孔子不同,吳隱之喝了,是因為他有絕對的自信,自己的品行不會因外物而改變。這是一個君子,也是每個現代人應有的素質。因為我們無法選擇社會,而每一個社會也必然會有陰暗的角落,所以,重要的是如何身處汶汶之物,仍保察察之身。雖飲貪泉之水,仍清廉如故。

在如今的社會中,仍應發揚這種「君子之道」。()多少人寧願一頭扎進惡堆里,不願自拔。貪污,腐敗,犯罪,違背了心中道德的天平。多少人因為怕被世間污濁所染,遇事畏縮,對自我沒有自信。

古語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的基礎在於修身,而修身正應以君子為目標,為楷模。疾惡之心,可以讓人永遠保證面向正確的人生道途。嚴修己過,可以讓人遠離罪惡之門。高節獨立,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似菊般清高脫俗。充滿自信,可以不畏汶汶之物,仍敢於在污濁之中保持內心的準則。

在古希臘,有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世上最重要的有兩樣東西,一個是頭上的那片星空,另一樣就是心中的準則。而君子就是各個時代所需要的準繩,是道德的明鏡。各個時代都需要君子。隨時,我們應努力去成為這樣的人,一個高節的君子,去生活於社會之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