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憫農這個故事讀後感(一)
秋風習習,一望無際的田野,像海,金黃的稻穀一浪一浪的,滿臉喜悅的農民正一撥撥地收割著稻穀。家家戶戶都忙得不可開交,勞作了這麼多天,不就等這一天嘛,豐收也許是農民最最期盼的事了。哎,這樣的景象不正是那首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詩句所描述的那樣:「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這句話源自唐代詩人李紳的名詩《憫農》,詩的下一句是: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雖然詩的原意是說那時候農民悲慘的境地,但今天當我重拾起這首詩,讀著詩的第一句,它卻給了我別樣的啟發:春天,農民在田裡播種下一粒粒種子,到了秋天,就能收穫千千萬萬顆成熟的穀子,如果不播種,不勞作,怎麼會迎來秋天這幸福的一刻!
如果把「春」比作我們少年,「秋」就代表了我們的成年,那麼「粟」就是我們少年時播下的理想的種子,於是這「子」就是我們成年之後收穫的一份成功。正因為從小心中埋下了理想的種子,經過時間的孕育,使他發芽,成長,才有了成長後的收穫。古今中外,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比如華羅庚,從小立志學好數學,通過勤奮,長大後在數學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再比如牛頓,他少時愛做小工具,成績平平,結果被好同學挖苦了一頓,於是他便下定決心要刻苦努力,用實際行動回擊那些傲慢的學生,功夫不負有心人,牛頓最終成為了一名偉大的科學巨人,還有張衡、王安石……
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從小就要像農民伯伯那樣去播去種去耕耘,否則將來拿什麼去回報社會?同學們,趁我們還青春年少,趕快去播種理想的種子吧,它會帶給我們信念和動力,為之奮鬥,我們一定會有一個碩果纍纍的明天!
讀憫農這個故事讀後感(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3歲孩童也會朗朗誦讀的古詩是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詩人李紳所寫。
每當我讀著這首唐詩《憫農》,我腦海就浮現出這樣的一幕情景:農民們頂著火辣辣的太陽,辛勤地在田地里耕作,豆大的汗水一滴滴地落在莊稼地里……原來,我們吃下的每一顆米飯,都包含著農民的千辛萬苦!
可是,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這些現象:在餐廳里,我們吃著大魚大肉,不管吃飽喝醉,拍拍屁股走後,桌上還剩餘了一大堆的美食;飯堂的垃圾桶里,人們每天往裡面倒掉了大量的飯菜……每當我看到這些現象,就會想起那些貧困的家庭,山區的小朋友們,他們一雙雙渴望的眼睛,他們倦縮著身子挨餓的樣子,他們躺在媽媽的懷裡張著小嘴,好像在說:「我餓了,給我點吃的吧!」他們渴望一餐簡單而又豐盛的午餐。相比,我們的生活比較富裕,從小到大,爸爸媽媽給我們吃最香的,用最好的,從不知道餓的滋味。因而身邊很多小朋友都普遍存在浪費糧食的壞習慣,我想,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這首古詩的意義,學會珍惜糧食,珍惜資源!
如果我們在細細想一想:我們國家有十幾億人,全世界就有幾十億人,如果每人浪費一粒米,那麼就會浪費下幾十億粒米,這可以換多少滴農民伯伯的汗水和養活多少個貧苦人民啊!所以,我們以後在生活中,從小事做起,節約每一粒來之不易的糧食。
讀憫農這個故事讀後感(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是我媽媽和老師教我學的一首古詩。
四歲時,我對古詩的意思只是一知半解。吃飯時總會在餐桌上撒下些許飯粒,媽媽常說我的嘴是「漏鬥嘴」,家裡人哈哈大笑,我偶爾也會傻笑。
七歲了,我在一年級的課文里讀到了《憫農》,()經過老師繪聲繪聲的分析講解,親眼所見讓我感受到農民伯伯在炎炎烈日下勞作的辛苦,知道顆顆粒粒都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我懂得了要珍惜糧食,對浪費糧食的行為產生了反感。有一天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位叔叔抱著一位大約四五歲小女孩走過燒烤店,女孩吵著要吃烤鴨腿,叔叔毫不猶豫從口袋裡拿出錢包付了五元錢。小女孩剛吃一口,就皺著皺頭說:「不好吃!」「不好吃就扔了吧!」叔叔也很乾脆地說了一句話。小女孩手把鴨腿一扔,叔叔急忙抬起腳狠勁地把鴨腿踢入路旁的水溝里,親了親小女孩紅撲撲的臉蛋,「走啦!」說完話揚長而去。
此時此刻,我真想上前勸說叔叔:不要浪費那個鴨腿!可是看到那位叔叔不屑一顧的神情,他還在乎一個鴨腿嗎?還在乎那五元錢嗎?我想到《金色的魚鉤》中餓死在草地上的紅軍老班長,想到了在大年夜餓死在街頭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想到中國西部的孩子們忍飢挨餓的情景,想到海地這個國家的窮人用黃泥和麵粉做餅乾……滿嘴流油的人怎能理解飢腸轆轆的人對糧食渴望的焦灼心情?我的眼圈紅了。
前天晚上,我上網得知:中國人一年浪費的糧食相當於2億位貧困同胞的口糧。我要呼籲:讓我們共同珍惜糧食,伸出援手助貧困地區的人們一臂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