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龍應台雨兒讀後感

龍應台雨兒讀後感(一)

最近我讀了《雨兒》,使我內心始終難以平靜。在《雨兒》中,她年邁的、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親是個老小孩。因為老年痴呆,所以吐字不清並伴有失憶症,以至於把女兒說成了「雨兒」,以至於至親的女兒都不認得了,以至於女兒剛剛對她說過的話,她馬上就不記得了。看似平常,想一想:這在女兒龍應台的心裡是多麼的心疼、難過與無奈啊!當我讀到這裡的時候,心裡真的被深深地刺痛了!是啊,像我們這些臨近中年的人,越來越能感受到父母的衰老,越來越能感受到父母衰老的速度之快。

或許是生活的節奏太快、壓力太大而無暇去顧及父母嗎?還是人到老年時,衰老的速度的確是更快了呢?我在家中排行老大,父母年齡尚不算太大,六十剛剛出頭。但我還是深有感觸:幾個月不見爸爸媽媽,再看到他們的時候,一下子就感覺到他們的銀絲又增加了,臉上的皺紋又加深了,身體的力氣又虛弱了……這種感覺真是只有親身感受,才能體會其中的滋味,也可能正像龍應台在《雨兒》的結尾處所說:「她看著我,微笑了。我這才注意到,她穿著黑衣白領,像一個中學的女生」龍應台多麼希望自己的母親還處在青春年少,永遠不老啊!這句話也道出了女兒不捨母親的漸漸老去、漸行漸遠,是本文的升華之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所以我們即使再忙碌,也不要忘記經常給父母一句體貼的問候;即使再忙碌,也不要忘記經常與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近況,即使再忙碌,也不要忘記常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

龍應台雨兒讀後感(二)

看到了龍應台老師所敘寫的《雨兒》,忍不住感慨萬千,感慨時光的匆匆而逝,使原本熟悉的情感頓時變得陌生,感慨儘管時光的匆匆而逝,也擋不住那一份永久的情,永恆的愛。

」我——是你的女兒「。對!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女性,因為有了母親的寵愛,母親的養育,才有了我後來的感恩,才有了我後來的永不改變的」你的女兒「。反反覆覆地嚼著這句話,想把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讀透,卻無法透徹愛的力量;想把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嚼盡,卻無法嚼完這擺在我面前真真切切的情感。大概有太多的感想想要脫口而出,反而成了阻礙,阻礙地我不能出口成章。就像龍應台老師對待她的母親一樣,想用儘自己的感情來跟母親敘述完自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有趣事心煩事,卻因此成了阻礙,不得不反覆停留於」我——是你的女兒「。

面對那個離我身邊很近很近的女人,用時間編織的幾縷或幾撮銀絲替代了黑髮。面對自己,自以為是的成熟早就已經包囊了原來的稚氣。簡簡單單的六個字」我——是你的女兒「,我很想對她說,自豪地對她說,驕傲地對她說。當真!一切都只是想,想了之後或許會有行動,或許會有」但是「。在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面前,我選擇了」但是「,選擇了去解釋,而她繼我的選擇之後,(m.lz13.cn)她選擇了微笑,選擇了釋然。當我準備說出這六個字時,好像一塊小石子,從心中拱出的小石子卡在了我發聲的部位,只要我一張口或動嘴,小石子就會如刀割般的疼痛割在我的肉體上。疼痛痳痺了我脫口而出的勇氣,使我膽怯地坐在這溫室里,在筆與紙間來回著。寫完也只敢,將本子甩在她的面前,拍屁股走人,狂奔回房間罷了。

面對母親,我怯懦了。面對」我——是你的女兒「,我怯懦了。而龍應台老師選擇的是不管母親是否清晰記得自己,依舊用自己熱血的心靈感化母親已逝的歲月。這種熱血,是讓我敬佩。不,不是敬佩。這種熱血,我可以擁有,只是,我害怕擁有。學著,用最真摯的心來學會、汲取。

龍應台雨兒讀後感(三)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所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仿如微風拂過。早些年我只是零星地讀過龍應台的一些散文,這次有幸閱讀了她推出的思考、家族、人生、情感的作品《目送》。正像前面的幾位老師談過的那樣,龍應台在書中寫了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與脆弱、失落與放手;寫纏綿不捨與絕然的虛無。龍應台的筆觸及到了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哀而不怨。讓我們感受到了濃厚的柔情滋味。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是很難寫出來的,難怪龍應台自己都說《目送》是人過中年才能寫出來的。

中年的龍應台目送了父親的逝去、兒子的遠離,面對母親的衰老,她的內心是蒼涼的。讀了《目送》裡面的《雨兒》,使我內心始終難以平靜。在《雨兒》中,她年邁的、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親是個老小孩。因為老年痴呆,所以吐字不清並伴有失憶症,以至於把女兒說成了「雨兒」,以至於至親的女兒都不認得了,以至於女兒剛剛對她說過的話,她馬上就不記得了。看似平常,想一想:這在女兒龍應台的心裡是多麼的心疼、難過與無奈啊!當我讀到這裡的時候,心裡真的被深深地刺痛了!是啊,像我們這些臨近中年的人,越來越能感受到父母的衰老,越來越能感受到父母衰老的速度之快。或許是生活的節奏太快、壓力太大而無暇去顧及父母嗎?還是人到老年時,衰老的速度的確是更快了呢?()我在家中排行老大,父母年齡尚不算太大,六十剛剛出頭。但我還是深有感觸:幾個月不見爸爸媽媽,再看到他們的時候,一下子就感覺到他們的銀絲又增加了,臉上的皺紋又加深了,身體的力氣又虛弱了……這種感覺真是只有親身感受,才能體會其中的滋味,也可能正像龍應台在《雨兒》的結尾處所說:「她看著我,微笑了。我這才注意到,她穿著黑衣白領,像一個中學的女生」龍應台多麼希望自己的母親還處在青春年少,永遠不老啊!這句話也道出了女兒不捨母親的漸漸老去、漸行漸遠,既是本文的升華之筆,又與《目送》的主題相互照應——「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她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為了讓大家感受一下《雨兒》帶給我們的感受,我請羅老師與我配合一下,讀一讀龍應台母女的對話部分。

這樣簡單的對話,卻能給人最深的感動,她把這份對母親的愛輕描淡寫了,然而卻字字是關切,句句是牽掛。

即使再忙碌,也不要忘記經常給父母一句體貼的問候;即使再忙碌,也不要忘記經常與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近況,即使再忙碌,也不要忘記常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們的父母在一天天漸行漸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