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人生感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誰負責給你好心情

1

很喜歡一個關於樂觀和悲觀的小故事。

有一對性格迥異的孿生兄弟,哥哥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弟弟則是個天生的樂天派。在他們8歲那年的聖誕節前夕,父親希望改變他們極端的性格,為他們準備了不同的禮物:給哥哥的是一輛嶄新的腳踏車,給弟弟的則是滿滿一盒馬糞。拆禮物的時候到了,所有人都等著看他們的反應。

哥哥先拆開盒子,看到禮物竟然哭起來:「你們知道我不會騎腳踏車!外面還下著這麼大的雪!」正當父母手忙腳亂地哄他高興時,弟弟好奇地打開了屬於他的那個盒子——房間裡頓時充滿馬糞味兒。出乎意料地,弟弟歡呼了一聲,興致勃勃地東張西望:「快告訴我,你們把馬藏哪兒了?」

有人天生是樂天派,凡事往好處想,像故事裡的弟弟;有人則天生是悲觀者,「為月憂雲、為書憂蠹、為花憂風雨、為才子佳人憂命薄」,像故事裡的哥哥。倒不一定「真是菩薩心腸」,只是性格、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方式存在差異。

大部分的人,還是希望自己是那個弟弟吧?畢竟當個樂天派,哪怕有點二,悅己亦悅人。

2

樂觀和悲觀沒有絕對的對和錯,每種性格都有優劣勢,有優缺點。

錢鍾書先生有段非常經典、形象的描述,他說:「天下只有兩種人,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葡萄裡面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為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葡萄裡面最壞的。不過事實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

我應該不是一個天生的樂觀派。作為一個「文學青年」, 年少時也喜歡林黛玉,「為賦新詞強說愁」,也曾憂慮自己的前途,就是 「誰的青春不迷茫」的狀態。不過,我吃葡萄時總是先挑最好的吃,那又算是樂觀者了,我常這樣安慰自己。

即便這樣,因為性格使然,也難免常常庸人自擾。前段時間遇到一件非常不開心的事,內心煩躁,五味雜陳。我馬上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裡,就做了一件事情——我建了個微信群,命名為「每天尋找一件開心的事」,發朋友圈,有幾十個人加入。這個群的規則是,每天24點前至少發1條「快樂的事」跟群友分享。

「每天尋找一件開心的事」的做法,是多年前偶然看一篇文章得到的啟示。日本的一位學者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決定每天尋找一件令自己快樂的事。

剛開始時,他覺得很難。後來情況有所改善了,例如,他記載道:「今天早上搭電車時,幸運地坐在一個靠窗的位子,看著窗外飛逝而過的美麗風景,覺得相當地開心!」

當快樂落實到比較容易實現的層次時,生活一下子就豐富起來了。換句話說,快樂是件無處不在的事情,你要有一雙善於發現快樂的眼睛。

3

群里有個朋友說,他有段時間整夜整夜地睡不好覺,就經常跑去醫院,在急診室門口坐上一兩個小時,思考人生……看看有那麼多人被病痛傷殘折磨,命懸一線,想想自己至少擁有健康的身體,又有什麼理由不快樂呢!然後,抖擻一下精神,又重新投入到眼前一地雞毛的生活中。

群里有個小朋友常常不快樂,說自己找不到開心的事情,即使有開心的事也會被不開心掩蓋過去,怎麼努力都不行……她加入這個群,大概也是為了找到開心的鑰匙吧?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誰負責給我們好心情?答案當然是——自己!如何經常擁有好心情呢?作為一個有過青春迷茫、偶爾玻璃心、情緒化的人,我想來個現身說法。你可以——

靠近一個正能量的人。如果你身邊都是些陽光燦爛、熱愛美食、熱愛逛街買衣服、有一定敬業精神的人,你肯定會受到他們的影響,你都不好意思不開心,不好意思向別人「倒垃圾」、發牢騷。

假裝開心。即便每天都不開心,也要假裝開心,假裝一下,也許就真的開心了呢!只要你想,一定會找到哪怕一丁點兒快樂的事。心理學上說,「注意力等於事實」。當你經常假裝開心,經常把注意力放在追尋開心的事上,就沒有時間想那些不開心的事了。

走出去、動起來、別閒著。有一次我真的感覺很不開心,特別想砸東西的那種。後來,我把家裡的音響打開,找了支很勁爆、很嗨的舞曲,跳了幾遍,然後 「累成狗」。真的很神奇,之後就沒那麼鬱悶和不開心了。

快樂是需要學習的。人在江湖,要培養自己感知幸福和快樂的能力。我特別喜歡作家柏邦妮的一句話,「不是沒有看見黑暗,而是願意去見好」。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快樂本由心生,如空氣存在,只要願意感知,小小的快樂無處不在。

作者:丁是丁,簡書籤約作者,微博讀書書評人。《你與更好僅一步之遙》熱銷中。公眾號:丁是丁(ID:dsd555555)|主播:郭珮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