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魯迅的作品的讀後感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

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

魯迅的作品的讀後感(二)

《故鄉》是魯迅的名篇。魯迅年輕時便逃離故鄉,「走異路,逃異地,尋別樣的人們」。中年時回故鄉,體會最深的不是什麼年味變淡,也並非什麼道德淪喪,而是自己與故鄉人的「隔膜」。同樣是人,但「我」和他們已無法交流了。先前的好哥們兒,卻成了「老爺」,魯迅從這司空見慣的身份等級裡,覺察到令人窒息的悲愴。至今,筆者把「銀項圈的小英雄」與「石像」「木偶人」一般的中年閏土放在一起體會,仍禁不住落淚。這是多麼震撼人心的景象。

筆者此前曾感嘆,自己與父輩(父輩與故鄉亦多有重疊)的距離,比明清到秦漢還要遠。親情、鄉情誠然可以把我們聯繫起來,但我們之間的對立卻並不因此緩解。我很難融入他們,他們也並不理解我,這就是「隔膜」,似銅牆鐵壁。

魯迅返鄉,兒時水靈的的玩伴變得痳木,我們回鄉呢,見到童年玩伴,還有共同語言嗎?街坊鄰居(如豆腐西施一類)過來打聽是不是當了大官發了大財娶了三房姨太太。這並非關心你,而只是無聊,打聽些閒話,也不忘說說別人家的閒話:閏土偷你家東西喔……一到故鄉,既有親情的溫暖,也有隔膜的悲涼。

今天當然也有些內容與魯迅的時代有所不同。比如故鄉的建築樣貌已經大變,還比如童年吃喝的水果、冰棒早已不是兒時的味道,也比如人際關係變得原子化……我們幼年的玩伴,或許也不再如閏土般痳木呆滯,卻很可能多了些西門慶式的流氓、縱慾氣息。

但魯迅覺察到的歷史難題,恐怕至今沒變:你和故鄉的人,你和父母,你和街坊鄰居,你和曾經非常親密的玩伴……隔膜依舊宏大。你拿什麼克服,這千年的對立?

魯迅的作品的讀後感(三)

魯迅經典文集讀後感

在你有關的名人的記憶里,是否存在他的身影?消瘦挺拔的身軀拿著他那用了不知多少年的筆,在文場裡戰鬥。在你的記憶里是否有過一兩句,那令人心顫的話語,「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用一生來證明了這句話的真實性,而你又可曾記那場精彩絕倫的《社戲》,當然這一切都是出自他手。

童年時的回憶定在了那篇故鄉,一個孩子在()瓜田裡捉猹的畫面,而現在所飄迷的卻是那床上一窩孩子吃著羅漢豆的香氣,那青山綠水的秀景,仿佛讓人不想離去般地沉迷於那夜晚美麗。所謂身臨其境,載客能努斯尹先生的文章後,便是明悟了,最有趣的倒是一篇正傳?不知你是否還記得那讓你捧腹大笑的,一個名為阿Q的人,但是他終究是死的糊裡糊塗,在那之前,他看到了一個令他恐懼而由顫抖不已的東西,那是一雙雙如同惡狼般的——人眼,也是可憐了。

只見那個孔乙己便是魯鎮酒店唯一的笑料,結果死後卻沒幾人記得他,可悲的人啊!從未想過人世竟是這般無情,這樣令人膽戰心驚,倒不是怕那豺狼虎豹,只是那人心冷的讓人發抖罷了,好笑的是人,可憐的是人,可惡的也是人。又曾想起《狂人日記》中人吃人的事,世態便是從未變過,依舊唯有弱肉強食。

而在一片黑暗中,似乎,唯一的發光處便是那些童真的孩子了。圍著兔子的一個個「小蘿蔔頭」,死死的瞅著那不及他們一半大的一團「白毛」,嚇得兔子到處亂竄,還有那幾個賊溜溜捧著豆子的「小猴子」,倒是令人歡快不已。

生活依然彷徨,野草依舊生長,花朵拾去了夕陽的一抹紅光,只留下那本魯迅之作,在等待你翻開的那一刻,才能閃閃發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