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專著讀後感(一)
一段時間以來,我認真拜讀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專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其中,最受啟發的是陶行知先生的兩段名言:
(一)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新課程標準下的教科書與以往傳統教科書有很大改變,多以學生生活、活動為主,但是每個學校每個年級的學生認知情況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選用上也不同。教材內容是死的,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情況來創新教材,自主創新「活教材」,以實現創新教育。
(二)「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學生的頭腦,就是要鼓勵學生敢想、善想,敢於動腦,善於動腦;二是解放學生的雙手,就是要鼓勵學生敢幹、善乾,敢於動手,善於動手;三是解放學生的眼睛,就是鼓勵學生敢於觀察、善於觀察,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學生的嘴巴,就是鼓勵學生敢說、善說,敢於提問、善於提問;五是解放學生的空間,就是要擴大學生的活動領域,不把他們局限在狹小的課堂里,也不局限在學校中;六是解放學生的時間,就是要保證學生有時間去獨立學習、活動和創造,不要把課程排得滿滿的,也不要讓課外作業多得做不完。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個世紀後的今天,它仍歷久彌新。他的思想與我們今天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觀點可謂不謀而合。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切體會到,認真學習並努力實踐陶先生「六大解放」的思想,有助於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思維,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鬆的環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目的。陶先生說:『有了這六大解放,創造力才可以儘量及揮出來『。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課程改革的大形勢下,我們只有改變自己的觀念,樹立創造意識,實施創新教育。徹底的解放學生,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發展創造能力。讓我們的學生走上創造之路,也只有這樣我們的素質教育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謂極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著極大的指導意義。他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理論,無不閃爍著創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在新課改中的滲透與運用,會讓課程改革更好地發揮出實效,促進新課改的推進。
陶行知專著讀後感(二)
陶行知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實意義。「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為了孩子,甘為駱駝。於人有益,牛馬也做。」是陶先生的辦學心愿。
教育需要愛心,兒童渴望得到愛。當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後,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愛奉獻給孩子,用愛來灌注自己的事業,才是我們能真正給予學生的最好的東西。如今的孩子看得多,聽得也不少,想激趣,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有時真的很困惑:「孩子們,我該拿什麼來吸引你們呢?」沒有興趣就不會有積極的學習態度,高漲的學習熱情。如何讓課堂變得有吸引力?如何讓課真正被孩子們的心靈所接納?在教學實踐中,我努力地尋找答案,終於體會到:愛,是我和孩子們快樂學習、和睦相處的源泉。課堂常規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保證。然而,當我走進教室,看到每個孩子都在不亦樂乎地說著、做著其它事時,我想:如果我大聲吼叫,一定會有很多學生被我震住,但是還有一些還是會繼續的。如果你認為通過默默地注視,就讓他們乖乖停下來的話,那你要失望的。看你不說,不動,他們便會再次玩下去的,直到很久。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學生。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看到這種情景,我會微笑地對他們說:「今天你們不想上課,如果你們能把自己管好,我就邀請你們一起來學習。」好奇讓他們很快靜下來了。在精心設計的一個個遊戲裡,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從中感受到課堂的美,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
記得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當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提醒教師要做到「有教無類」,在教師的心靈天平上,給每一位學生應是同樣重的砝碼。也就是說,我們對每一位學生都應一視同仁,不能因為有些學生的個別差異而對他們「另眼相待」。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幾年的教學使我發現,幾乎每個班級都有幾個好動的學生,為了讓這些學生在課堂上不傷自尊心、學有所得,我讓他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鼓勵他們積極參班級管里,但是他們具有表演的才能,此時我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讓他們在課堂上大膽表演。這樣使這些學生有了收穫,而且對學習也有了興趣。
教師要熱愛、尊重每一個學生。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教師應該做一個和氣的人,一個嚴謹的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還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真正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做學生喜歡的老師,並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仍是我努力的目標。
陶行知專著讀後感(三)
假期里我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受益匪淺,本書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創造的教育」、「創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合一」以及「創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對於我們的教育事業具有許多現實意義。
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頭腦解放、手腳解放、身體解放、感官解放、時間解放、語言解放;二是「勞力的基礎上勞心」;三是「學做合一」;四是「實驗即創造」,創造的本質是活鮮鮮的生命,是活生生的願望,是在於火一樣的熱情,是在於探究的興趣,創造來源於生活的活力、來源於生命的本身。
在「創造的教育」一文中寫到魯濱孫漂流到荒島上去,白天到海邊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沒水喝,他想出了用軟土製成的瓶子,再用火燒成,可以裝水,這是由行動而發生思想,由思想產生了新價值。當今的學校教育,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不很多,教師的教法不新,學生學法不新。因此,現在的教育需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創造力,需要充分的營養,適宜的土壤,良好的環境,還需要建立良好的習慣,需要因材施教。我們也要像利波老闆那樣寬容法拉第,讓法拉第在電學上取得輝煌的功績。
在讀到「創造兒童的教育」,首先要為兒童爭取時間解放,現今有許多學校還是靠犧牲兒童的時間為代價來換取所謂的「成績」,這就使兒童失去了學習人生的機會,養成無意創造的傾向,到成人時,即使有時間,也不知道怎樣下手去發揮他的創造力了。創造兒童的教育,還在於解放兒童的頭腦,讓他們從頭腦里解放出來的創造力,才能創造出輝煌的成就。
教育創新並非標新立異,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的能力,如果說教學內容已經體現了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採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的話,就無所謂能力的培養了。因此,新時代的教學就是創新的教學,創新的學習。陶行知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於教,不在於教學,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應該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動腦,經過不斷反覆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讓學生像「無頭的蒼蠅」似的盲目亂撞,教師應精心的設計好一系列程式,指導學生用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並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由此我們體會到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的真諦。
我們想要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關鍵要有適宜的氣候、一定的土壤、而這些條件要靠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去力行。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引導學生手腦並用,學會過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每一位學生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實際教學中,我將從書上學到的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認真對待每一名學生,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以真正的創新理念去開拓自己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