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父母的格局》讀後感

  讀完這本書後,感覺自己少了一份焦慮,多了一份責任感。

  自從上五年級後,在學習上督促的比原來多了很多,在寫作業的問題上,還是會經常和孩子發生一些衝突。作為父母,我確實沒有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太多的顧慮,從小看著長大,明白他是個記憶力和專注力都很好的孩子,對於學習來講,應該不會有太大壓力。唯一讓我和爸爸覺得頭痛的就是每天回家寫作業戰線拉得太長。管理時間的能力和自制力一直是我特別要求的,雖然這學期在時間意識上有了些進步,但還是不盡如人意。讀完《父母的格局》後,我發現自己的視野太小了,對孩子關心和關注的內容遠遠不夠。

  《父母的格局》第一次讓我明白,孩子不單是要學習好,而且要在綜合素質和能力以及價值觀上特別塑造。興趣愛好可以引領一個人自主自願的參與並付出,通過實踐建立自己的自信心、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在成長的道路上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體現自我價值的同時,找到自己的方向,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習力、溝通力、想像力、行動力、領導力和凝聚力等等。

  「第三種力量」這個概念是第一次從這本書接觸到,它包含但不僅僅限於親情和友情,詮釋了愛的力量,點出了除了父母之愛之外的各種給予孩子內心的力量。一個親人、一個朋友、一個榜樣、一本好書、一個號召、甚至是一個小寵物、一個自然現象,都可能喚起孩子的責任心、愛心、方向感,甚至是信仰。「自我醒悟」是一個人的第三種力量;一個人可以找到自己人生的輔導員;匯集榜樣的優點與長處,用他人的優秀挑戰自己。

  「幫助他人」「參與公益活動」的理念讓我聯想到了學校每年冬天的衣物捐贈活動。通過這本書,我了解到國際性環保組織「根與芽」,他們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這個世界的環保問題影響和帶動著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更多的人明白,熱愛環境就是熱愛自己。一旦參與其中,還可以激發一個孩子的熱情,甚至置入夢想的版圖,成為孩子追求發展的原動力之一,這種感覺真的很神奇。

  「允許犯錯」這個說法讓我重新審視和調整了一下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如果長大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插入一些犯錯的過程,希望孩子能及早發現自己的錯誤,然後靠自己的力量去糾正錯誤。這對於父母來講是一個痛點,明明知道是一個錯誤卻沒辦法阻止或改變的時候,要眼睜睜看著孩子在錯誤中摸索、掙扎、成長。那麼,作為父母要做的就是學會讓孩子為自己的言行和決定做主,讓他們在學習承擔後果的同時學習對自己負責。如果不能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苦甜自擔,那就暫時沒有獨立自由可言。

  「閒暇時間」體會生活的快樂和學習的意義。比如籃球、足球、網球各種球類運動或游泳、輪滑、爬山、擊劍、美術、音樂以及各種戶外活動、親子遊戲、課外閱讀、創意寫作、家庭活動等等,它們能磨練一個孩子的意志力,提升融入集體的速度,學會大膽自如的表達自己的願望,找到生活的樂趣,同時可以鍛鍊自己的自控能力、協作能力、思辨能力,提升五項重要的認知領域:自我認識、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同理心和社交能力。所以,閒暇時間的安排是不可忽視的成長因素。

  下面是對我很有觸動的幾句話,

  「我是誰?我對誰負有責任?我要感恩和尊重的人是誰?」;

  比學習和工作更重要的是做一個對家庭有責任感的人,做他人的榜樣,用別人的優秀挑戰自己;

  以樂觀的態度和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的苦難和磨練,能在失敗時有能力自我療傷,然後重新出發。

  作為父母,要學習和調整的內容很多,跟孩子一起成長,多努力吧。

  非常感謝老師和學校的用心良苦,謝謝給我這種不懂得怎麼更好的做父母的人提供書籍和學習的機會,希望翰林國小和祖國的教育事業越來越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