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書評(一)
這部書的名字叫作《平凡的世界》,可在我看來,路遙筆下刻畫出社會的各階層的人卻是不平凡的。小說以陝北黃土高原雙水村孫田金三家的命運為中心。反映了從「文革」後期到改革初期廣闊的社會面貌。
在整部小說中,我最欣賞孫少平和少安兄弟倆。
文中少平從小學習勤奮,在讀高中時,由於家境貧苦,只好只吃乾饅頭,從不曾去飯堂吃過菜。高考以後,他落榜了,可給他並沒有倒下,他終於在做攬工漢後,變成了煤礦工人。在文革後,少平又因救人被砸成了重傷。但傷好了的少平,並沒有被困難所壓倒,他又回到煤井去了。
孫少平的哥哥少安跟弟弟的遭遇有著驚人的相似。他從小幫家裡種地,長大後曾幫忙拉磚,後來學會了記憶自己開始建了燒磚窯。經過一段的經營,他又買了新機器,擴大了生產,不料請來的技師並不會燒制磚瓦,迫使磚窯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但他沒有被失利所擊倒,他在他人的幫助下又開始了燒磚。
文中這對兄弟共有的特點就是毅力和不放棄的決心。他們在各種困難、挫折面前毫無畏懼。他們在被挫折擊倒後,又勇敢地爬了起來,去面對全新的挑戰,甚至是危關生死的挑戰,還是他們的這種不嚴放棄,堅強讓我敬佩他們。認為他們是不平凡的。
這部小說將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生動地展現了普通人在大時代進程中所走過的不平凡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書評(二)
書的開頭,孫少平是個連「丙」菜都吃不起的窮困的農村學生;書的結尾,孫少平是個身有殘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礦工人。從頭至尾,孫少平都沒有能夠脫離所謂的「社會底層」。可是時至今日,每每想起《平凡的世界》,想起孫少平這個平凡的人,這個人物身上的自尊都令我汗顏。
國中時在讀者上面看到了《早晨從中午開始》。工農兵大學生出身的父親對這句話無限感慨,認為它概括了他們那一代人的人生軌跡。我卻被這文章中記錄的作者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時的各種準備工作所吸引。頭一次知道,原來為了寫一本長篇小說,要在一個荒郊野外獨居數年;要通讀十年間的報紙,記錄各種事件(後來知道,這也就是所謂的「doing research」),翻閱報紙到手指被磨得露出毛細血管。這些聽起來艱苦以至於荒謬的事情,對我卻有著巨大的感染力。直到今天,我仍然對這種被王小波描述為「反熵過程」的,人對於某一事物不合常理的執著,有著莫名其妙的好感。
高中時終於讀了這本書。
坦率的說,這本書有很多我不喜歡的地方:作者強加在人物身上的褒貶之辭;書中沒有一段善終的感情;孫少平和田曉霞好的莫名其妙;田曉霞的死和孫少平的尿失禁;外星人;等等。甚至每一個人物的身上,都能找到不討我喜歡的性格。
可是這本書卻最終吸引著我,也改變了我。這是因為它有個引人入勝的開頭;更重要的是,它教我認識了一個平凡人的自尊。
孫少平在物質生活上是窘迫的,在精神上是寂寞的(田曉霞只是作者的一廂情願)——但我從來沒有在生活中見到任何一個人,能夠像他這樣認真的對待自己的精神世界。
這些年來,我莫名奇妙的來到一個高尚的地方,作著深奧的學問,身邊充滿著各種或者聰明、或者自命不凡、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的人。偶爾回到故鄉的親人中,短暫的享受著由於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莫名的崇敬和優越感,似乎自己很有成就。但一想起孫少平,就如夢醒一樣驚悟到自己精神家園的荒蕪和貧乏。
我心中的孫少平,是個「講究」人,在平凡的人生境遇中,對自己的精神世界仍一絲不苟。和他相比,那些盛氣凌人的「成功人士」們卻大多活得像個動物。
儒家講「慎獨」,是在沒有監督時的道德自律。而孫少平的精神追求,也是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的個人的選擇。()他的周圍不是一個能夠欣賞和獎勵他的這種追求的環境;他也沒有如許多「愛書之人」那樣如孔雀般陶醉於自己的才情,展示自己的品味;他甚至不是因為專業上的純粹的熱愛而去學習。他對精神世界的一絲不苟,僅僅是因為他把自己作為一個高貴的人,來由衷地尊敬和愛戴;而不是把自己當成個動物,潦草的對待;或者當成某個社會角色:「白領」、「x總」,從這些角色中尋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成就感。
這樣的態度比任何話語都有力量,這樣一個高貴的普通人比任何社會角色都更令人誠服。社會上流行著用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來判斷他的質量;我身邊也不乏動輒對他人的「成就」或「品味」作褒貶之辭的朋友。我總覺得我無法與他們為伍,無法接受這樣的價值,因為我見識了孫少平這樣的人,我更願意相信這樣的人的存在。人可以獨立於成敗,獨立於世俗的價值評判,獨立於他人的褒貶臧否,而自己尊重自己,做個高貴的人。
我對自己的種種一直都不甚滿意。但《平凡的世界》教給我的,是為數不多讓我為自己感到驕傲的地方。《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我願意讓我以後的孩子讀的書。不是為了讓我的孩子更像他爸爸(我不是古人,不覺得「不肖」有什麼不好),而是希望他將來能夠成為一個讓我由衷欽佩的人。
平凡的世界書評(三)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很棒的書。我很感動。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沒有門當戶對的門檻,沒有勾心鬥角的糾纏。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有著默默堅守的愛情,有著貧富互助的溫暖,有時候也會有單純的心與單純的心的摩擦。
我敬佩田曉霞。她雖然家世很好,不像孫少平出身在貧困家庭。但她並不高傲,總是能與人和平相處。她不嫌棄孫少平的工作、家庭,用心溫暖他。後來,她為了在洪水中救一個小女孩而離開了人世。這也可看出她有多麼善良。可以為了一個不曾相識的、在洪水中即將奄奄一息的小女孩而送掉了她珍貴的生命。別人都沒這麼做。只有她做了,一個出身在富裕家庭的女記者。我深深為她感動!
《平凡的世界》告訴了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
還有一個令我敬佩的是孫少安。
6歲開始乾農活,13歲輟學幫助父親支撐起貧窮的家,18歲憑藉著「精明強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選為生產隊長,成為雙水村的「能人」。正是在他的庇護下,弟弟和妹妹才得以完成學業,姐姐一家才能夠勉強度日。弟弟孫少平之所以敢放心到外面「闖世事」,前提也是有哥哥在,他的「後方」就平安無事。
就是這樣一個青年,從13歲——才比我們大1歲的年齡就開始幫助父親負擔家庭。這樣一個堅強的孩子願意為兄弟姐妹和親人付出,那是要多少的成熟啊!他對全家老少所表現出來的責任感令人肅然起敬,而難能可貴的是,他能將對家庭之愛擴展到對全村村民的愛!後來潤葉說願意和他過一輩子。但他自己覺得家裡太窮,潤葉家世又好,他沒有那個錢把她娶過來。雖然自己也對潤也有好感,但是他為了讓潤葉死心,以後尋個比他更好的人家嫁,娶了個不要嫁妝的媳婦,也斷送了自己和潤葉之間的愛。值得敬佩。
《平凡的世界》告訴我們:哪怕在平凡的人也應為其所生活的世界奮鬥!就像孫少安和孫少平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