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電影《秋菊打官司》觀後感

昨晚看了電影《秋菊打官司》,這是一部很老的電影,幾乎和我年齡一樣大。這也是一部很有名的電影,印象最深的還是以前在司法考試培訓班上,行政法老師講解行政複議程式時以秋菊的複議程式為例便於講解,順帶還以陝西方言說了秋菊的經典台詞,「我不是要錢,我就是圖個說法」,當時班上同學都哄堂大笑。笑歸笑,鞏俐飾演的「秋菊」一角成功塑造了一個倔強不服輸的農村婦女形象。

這部電影非常紀實,它以十分寫實的視角,記錄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中國農村、鄉鎮、縣城和城市的不同風貌。在那個時候,中國的農村要比現在閉塞、落後的多,無論是在交通、基礎設施、居住條件,還是人的觀念認識、精神風貌上。

秋菊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和時代背景中長成的村婦,她文化程度不高,只念到國中畢業,但她秉承了農村人的淳樸、善良,並且她為人耿直、能幹、有主見。因此,家裡的很多決斷由她做主。

在那樣一個農村的熟人社會裡,維持秩序更多是依靠宗族權威、社會輿論以及儒家文化推崇的情和理。因此,在秋菊丈夫被村長踢傷後,秋菊反覆提到,「要個說法」,她認為自己丈夫不能平白無故被踢下身,村長的行為站不住理。但在村長看來,他踢人是因為秋菊丈夫首先中傷他生不出兒子引起的,而且,作為村裡的權威,他不可能向村民低頭服軟,最多只是在物質上賠償下。

於是,兩個犟人碰到了一塊。

儘管在這個問題上,這兩人的矛盾不可調和。但是,令人感到驚奇又溫暖的是,他們沒有像通常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那樣,這兩戶人家見了面一樣的寒暄和噓寒問暖,甚至可以做到該幫忙時一樣的幫忙,幫忙之後還告訴對方,你要打官司就繼續打,這和我幫你沒關係。言外之意,就是一碼歸一碼,幫你不是有其他意圖。在胸襟上可謂非常開闊,做到了對事不對人,體現了西北人民的忠厚和實在。

在秋菊的觀念里,其實她只是要個說法,類似於賠禮道歉的形式,她根本不懂也不知道如何藉助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但她卻藉助於法律的手段,因此最後的結果超出了她的想像,影片最後以秋菊一個近鏡頭作為結尾,鏡頭中秋菊滿臉的舉足無措,簡潔有力的刻畫出了她的內心活動,也凸顯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矛盾和尷尬。

法理和情理的矛盾並不鮮見,無論是執法者,還是當事人,二者在衝突時,在思想上可能都會些不知所措。在善良淳樸的秋菊心中,法律不是最重要的,物質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活得有尊嚴和骨氣。某種程度上,我理解和認同秋菊的觀點,法律是武器,是有力的工具,但千萬不要認為法律是萬能的,「手裡握著這一錘子就把任何東西都看成是釘子」。其實,人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但是,礙於秋菊法律方面的認知水平,她雖然藉助了法律這個工具,但她並不知道可能的結果,所以,最終她苦苦爭取的結果變成了她並不想要的結果。()

這部電影非常真實,它體現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人的真實面貌——淳樸、向上、忠厚、老實,而真實的東西往往就是生命力本身,最能打動人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