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澄沙之味》觀後感

  人生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感覺是件很讓人迷茫的事。

  看到電影裡德江那麼認真地做紅豆沙,真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立刻就煮的話太失禮了,要讓豆子慢慢適應這些糖。」

  ——「豆子們大老遠地從地里過來,我們要好好招待他們啊。」

  後來慢慢看到後面,才突然明白:

  啊,也許只有經歷過某種很難擺脫的現狀,才會這麼細緻入微地去體會其間的百味吧。

  因為無法擺脫現在的困境,或者無法成就更大的夢想,因為被困住又不想被困住,所以才會拚命去體會那些細碎到不能再分裂的細節,以此將斷節、破碎的人生再次填滿、黏牢,以此來度過人生的難關,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治癒吧。

  所以啊,某種程度上來講,德江婆婆、若菜、千太郎,他們三個其實都是「囚徒」:德江婆婆永遠囚禁於飽受歧視的疾病和墳墓一般寂靜的療養院;千太郎囚禁於終身的債務和那間狹小的「銅鑼之春」;若菜大約是囚禁於對現實生活的淡漠,是內心的枷鎖。而三個囚徒,最終卻都成為了打開對方牢房門鎖的一把鑰匙。就像若菜一直養著的那隻小鳥,它囿於籠子,但最終被老人放飛。

  德江的氣質像極了外婆,看的時候一度想起了外婆的樣子,很沒出息的就哭了。尤其是德江意識到沒有客人可能是大家得知她有痲風病,所以都不來光顧,那種很抱歉又勉強笑著,卻又無可奈何的樣子,讓人心疼極了。

  世間的好人大都是這樣的結局,並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卻仍然勸慰自己隱忍地接受,有時還露出安慰他人的笑容。世界如此殘酷,卻總有人試圖散發出一些溫暖,無論多麼微弱。

  我還很喜歡德江的一句話

  「滿月說,我想要你看得到,所以在發光。」

  所以我們又還有什麼理由不拚命炙燃自己呢?

  因為,我們被生到這個世界上,去看,去聽,因為如此,我們不用去成為某個人,我們自己有自己生存的意義。     我們慢慢地、慢慢地就會體會到,人生其實真的還挺喪的,十之八九可能都是不如意。想要卻沒有得到尚且小之又小的事情,更多地是失去和無法挽留;那些不知不覺、習以為常的平淡竟然也會在不經意間失去,更不要提那些得而復失的苦痛。所以才會有寄情山水、草木吧,因為這些始終是平和無爭的,大抵也是不會輕易改變和辜負的吧。

  故事最後,千太郎在影片結尾吆喝——「銅鑼燒……來嘗一嘗吧。」

  平靜,堅實的語調,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曾經被雲層遮住光芒的月亮,為了讓人看到自己,慢慢堅強地掙脫雲層的束縛……終於,它變成了自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