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丫
1
鎮中心有個街邊水果攤,夫婦倆露天賣水果已經幾十年,下雨下雪偶爾不出攤,妻子正常守攤,丈夫幫忙進貨並且自己在家裡面紙糊農村祭祀的用品。
春天秋天還好些,夏天烈日炎炎,無處可躲。
冬天寒風呼嘯,臉手皸裂。
夫妻倆都是早早穿上軍大衣、戴上口罩、帽子、圍巾。
儘管兩人都穿得像企鵝樣,凍得瑟瑟發抖,但是仍然會堅守在攤邊等候零星顧客。
因為這是一家生計的主要來源。
他們家的兒子我是看著長大的,白白淨淨,知書達理,非常優秀。
先是考取市一高,然後考取蘇州大學,再繼續讀研。
畢業後考取蘇州公務員,目前已經準備結婚,兒媳婦在蘇州某醫院。
夫妻倆耗盡畢生積蓄為兒子在蘇州買了一套房,230萬,首付75萬。
農村老家的兩層小洋樓也花了20多萬裝修一新。
和攤主大姐聊天時,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縫,雖苦猶甜。
我跟她開玩笑說,她可以不要這麼風裡來雨里去的辛苦了,半百的人啦,要注意休息,也要學會適當享受了。
她笑著爽朗地回答:"再吃苦5年,等兒子結了婚,債務還清了,便不再出攤了。"
其實我們都知道,她這個五年遙遙無期,說不定真的可以不出攤,但她肯定閒不下來,一定還要繼續幫著兒子帶孫子,幫著操持家務。
因為農村人的本色,大多數父母的天性,不到真的萬不得已,只要身體允許,絕對不會坐等兒女給自己養老。
聊天到最後,她長嘆一聲感慨:「二丫老師,你知道麼,我從國中畢業那年17歲開始就守攤賣水果,忙了大半輩子,這一次把所有的錢都掏空了!但是,忙得開心呀!」
是的,忙得開心呀,因為兒子上進,越忙越有勁頭呀。
縱然身體受累,但心不累。
因為日子越過越敞亮,美好的未來指日可待。
2
一位朋友,年近半百,先是做泥瓦匠,然後自己積累經驗,做包工頭,承包了不大不小几個工程後,掘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做瓦工也好,包工頭也好,終日日曬夜露,餐風露宿。然後改行,投資了一個小加工廠。
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但即使在他最繁忙的出貨結賬的那些天,他每天晚上再遲都會到城裡陪伴上高中的兒子。
在教育上從不吝嗇投資。
對於兒子的日常教育更是事必躬親,經常和我們交流教育心得,對於兒子的陪伴不僅有心,更用心、耐心。
寬嚴相濟,寵而不溺。
因為父母的細緻陪伴與正確引導,孩子的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最後考取廈門大學。
在兒子高考升學宴上,國小畢業但現在是二百來人的工廠的老闆的父親喜極而泣,當著一眾親朋好友,借著酒勁說出了多少年想對兒子說的話:
「兒子,我用盡全力培養你,就是為了讓你和我過不一樣的生活,就是為了讓你過得比我好,活得沒有我這麼機械與低層。
我雖然從泥瓦匠一步一步走到現在,不一定缺錢,但是你不知道為了談成一筆生意我得陪多少小心;
為了趕一批貨,我得日不眠夜不休熬多少夜;為了籠絡客戶,我得戰戰兢兢陪多少笑臉。
兒子,你大學畢業後,自己從事一份職業,至少比我有尊嚴有閒情有自由;至少比我活得更安穩;比我活得更輕鬆。」
人逢喜事千杯少,喝著喝著真的喝高了,最後又細數他一路走來的創業的艱辛與不易,受盡的委屈與冷眼,這麼多年的堅持與煎熬。
3
是啊,天下父母,用盡全力培養子女,誰不是期望子女比自己過得更容易,過得更精緻,過得更輕鬆?
父母是農民,指望孩子走出農村,脫離祖輩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父母在三線四線城市的,指望孩子到更廣闊的大都市發展;
父母在國內大都市的,經濟條件允許,更指望孩子走出國門,開闊眼界,接受國際間的更先進的理念與教育。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無可厚非。
父母這一輩子可能囿於某個小地方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但是我們更希望我們的子女能有所改變,更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真的不是父母在攀比、真的不是父母拿你的成功做炫耀的談資。
父母最樸素的願望便是:只要你過得比我好。
所有的父母,窮盡一生努力,把孩子送出去以後,其實還是在原地過著自己原來的日子,做小生意的繼續做小生意,做瓦工的繼續做瓦工,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他們多少年來積累的人脈和生活圈子,他們固執得不肯改變。
何況,只要身體允許,他們是不會跟隨子女,坐等子女給他們養老的。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父母來說,期望孩子反哺的真的不是太多,孩子出息了、發達了;
孩子在自己的城市過著自己有能力想要的生活,而父母終究是沿著自己一輩子的生活方式終老。
他們唯一的祈盼只要孩子一生健康、平安、幸福、自食其力、自得其樂、事業有成。
再換一個角度看,但凡老年生活過得相對灑落、輕鬆、無羈無絆的父母,大多數都是因為兒女出息、事業上進、日子穩定。
正如龍應台所說: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願天下孩子能懂。父母是所有人中最最迫切希望你們過得比他們好的人!
來源:二丫陪你來嘮嗑(ID:erya6165)